中国甘肃网9月1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9月16日,1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放归大自然。当日放归的动物共3种12只,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雕鸮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耳鸮2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红隼8只。 此次野生动物放归活动由兰州野生动物救护管理中心主办,兰州野生动物救护管理中心对符合放归野外条件的野生动物,按照及时、就地、就近、科学的原则实施放归,并联合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2只红隼佩戴卫星追踪器,持续追踪其活动轨迹。 在放归前,兰州野生动物救护管理中心做足了前期准备,包括对放归地的选择、放归前动物的评估、放归检疫等。兰州野生动物救护管理中心饲养队副队长吴俊峰说:“根据放归动物的地理分布、气候环境、生活习性,要尽可能在相似的适宜环境中放归。放归前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保护区放归地进行分析筛选,最终确定连城自然保护区为放归地点。救护野生动物能否放归野外,必须通过体况评估及行为评估,两者缺一不可。我们组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对拟放归动物的飞行能力、飞行技巧、羽毛完整性等健康状况以及野外种群行为进行了评估。所有被救助的野生动物已经经过7天的隔离期,完成疫苗免疫和驱虫等防疫工作。” 据了解,兰州野生动物救护管理中心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工作以来,先后在白水江、天水、酒泉等地及兰州周边地区救护了梅花鹿、岩羊、豹猫、狼、猕猴及鹳、鹤、雕、鸮、隼、雉鸡类等野生动物2000余头(只),依法依规实施了诊疗救治、康复饲养、野化放归、繁育研究等工作。与此同时,积极开展野生动物科学普及和保护教育宣传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无极五注册平台官网_这所高校不得了 武术赛场逞威风
在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赛场上,有这样一支队伍,在省运会群众组武术套路比赛赛场威震武林。这是一支以“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为指引,以7金5银6铜的战绩傲立所有参赛队金牌榜首位的队伍,这支队伍就是兰州大学高水平武术队。 兰州大学高水平武术队组建于2001年,二十多年来,在学校领导和体育教研部的大力支持下,队伍屡获佳绩,累计获得奖牌569枚,其中金牌282枚;11项世界冠军、4项洲际冠军;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国大学生武术套路锦标赛冠军62名。特别是在2017年第二十九届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由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李绍成教授担任的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武术队领队获得7枚金牌,该校管理学院李孟南同学一人斩获男子长拳和刀术、棍术全能两枚金牌,创造了中国大学生体育和兰州大学体育在世界大学生体育舞台新的历史,为祖国、为学校争得了巨大荣誉。 二十多年来,从兰大走出去的武术人才们,有在国内外继续读博深造的,有在省市专业队、体校任教练的,有在高等院校、中学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的,也有自立门户开设武馆武校的,都在为推动中国武术的发展尽心尽力。 从建队时的步履维艰,到如今成绩斐然的“冠军之师”,带着金牌执着与冠军梦想,兰大高水平武术队并肩遍尝酸甜苦辣,诠释“居西北而雄天下”的深刻意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文艳
无极登录平台_第十五届“山花奖”揭晓 我省两部作品荣获优秀奖
中国甘肃网9月1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9月15日晚,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浙江省文联等联合主办的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传来喜讯,由甘肃省民协组织报送的民间广场鼓舞凉州攻鼓子、哈萨克族民歌《牧羊马》双双斩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奖,这是我省民间表演艺术近年来在“山花奖”评选活动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凉州攻鼓子是一种民间鼓乐舞蹈,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四坝镇的杨家寨。历史上,四坝镇自汉初至唐、五代时期都是北方众多少数民族的居住地,明朝以后又有山西、江浙等地汉人迁入,所以,此地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地。可以说,攻鼓子是西域乐舞与中原乐舞交融并蓄而生的独特西部鼓舞艺术。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周琪曾称赞,“攻鼓子整个鼓舞过程,你看到的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战斗场面。” 《牧羊马》以哈萨克族传统民歌为基础,用传统乐器库布孜、冬不拉等对其进行重新创编,通过多声部人声演唱,使传统民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同时也歌颂了哈萨克族向往美好生活和爱情。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联合主办的全国性民间文艺奖项。第十五届“山花奖”共举办各类评选活动12次、153个作品入围,最终20个作品获得本届“山花奖”优秀作品奖。
无极五娱乐怎么样?_甘肃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奥运动会将于明日在兰开赛
中国甘肃网9月1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甘肃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五届特奥运动会将于9月18日在兰州开赛,本届省残运会由省政府主办,兰州市政府承办。我市高度重视此次赛季的组织筹备工作,将市“残运会”和甘肃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纳入2022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提早研究,全面部署,随时研判,组建了兰州市筹备委员会,下设17个工作部,各部门工作方案、运动会场地准备、后勤保障、志愿服务、安全保卫顺利推进,已全部达到各项比赛的工作要求。 本届省残运会设立田径、自行车、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中国象棋、飞镖、盲人跳绳、聋人篮球等9个大项318个小项,特奥会设立田径、轮滑、足球、篮球等4个大项105个小项。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和第五届特奥运动会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9月18日至9月23日,在市体育运动学校举办特奥运动会;第二阶段,9月25日至9月30日,在奥体中心举办残运会赛事。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孟雨
无极5注册平台_少年法庭搭配“心理套餐”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中国甘肃网9月17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官微开设“新时代少年法庭”专栏,展现少年法庭工作队伍中先进集体和个人的事迹。兰州市西固法院少年法庭运用“心理咨询+心理矫治+情感修复”的模式,妥善处理一起涉未成年人家事纠纷的典型案例入选。 孩子拒绝选择 父母开始反思 2015年小明父母离异,他被判由母亲抚养,但实际上他却一直和父亲共同生活。2021年7月,小明的父亲来到西固区人民法院福利路法庭(少年法庭),请求变更儿子的抚养权。小明的选择成了决定抚养权归属的关键,但无论法官怎样引导、询问,小明都一言不发。为了解小明的真实想法,法官来到学校,向老师了解他的相关情况。了解到小明的情况后,法官与妇联联系,邀请心理专家为小明进行心理疏导。通过心理专家的诊断,小明患有中度抑郁症。在专家的疏导下,小明渐渐打开心扉。 根据专家提供的心理矫治方案,法官与小明聊他感兴趣的话题,然后慢慢将话题引入家庭生活方面,小明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爸妈一见面就吵架,无论我怎么选,他们都会争吵,也许我的存在就是错误……”小明的回答令人心酸,面对破碎的家庭,孩子要的不是“单项选择”,而是父母共同的陪伴。于是,法官果断再次组织调解,将小明的想法转达给了他的父母。同时邀请心理专家在现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我们从没想过孩子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的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伤害。”小明的父母终于认识到过错,开始站在孩子的角度商量抚养问题。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每周轮流照顾小明的生活。结案后的一天,法官再次来到学校对案件跟踪回访,老师说小明的性格开朗多了。法官还在校门口遇到了小明的父母,他们约好一起接孩子过生日。 创新审判模式 全面保护未成年人 兰州市西固区人民法院福利路法庭自2021年3月挂牌成立少年法庭以来,积极探索“心理咨询+心理矫治+情感修复”的心理疏导模式,在少年家事审判中,精心打造情感观察室、心理咨询室等场所。并聘请心理专家,及时掌握未成年人的心理状况,作为处理案件的重要参考。在刑事审判中,法官将视角从法庭延伸至家庭,面对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法官用庭前调查加强全面了解,用圆桌审判拉近庭审距离,用心理疏导解开思想心结,用法庭教育帮助当事人认识错误,用帮教回访力促孩子走出歧途,用封存记录助力孩子回归社会。 截至2022年6月,该法庭共审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案件558件,审结503件,结案率90.14%;审理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7件。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许沛洁
无极登录平台_【甘快看】“穿越”千年,重现古丝绸之路的文明之旅 ——《“简”述中国》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汉简,作为甘肃省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深藏地下的东方历史,是古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见证。甘肃简牍博物馆所藏简牍数量巨大,内容丰富,涉及政治军事、津关制度、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民族交融及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能够与史书互相印证,补史书记载之疏漏与不足,具有传世文献所不可替代的重要史料价值。 9月15日,由甘肃简牍博物馆出品,甘肃丝路峰声文化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承制的宣传片《“简”述中国》在敦煌影视城正式开机。该片特邀纪录片知名导演朱兰亭作为艺术指导,新锐导演李京峰执导,由甘肃作家孙海芳,金城文化名家赵武明创作。 一枚枚尘封的甘肃简牍,如同时空隧道,开启了人们对历史的探知之门。甘肃是秦皇汉武建立过文治武功的地方,又是丝绸之路和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以甘肃汉简为代表的西北汉简与敦煌文书、明清档案、殷墟甲骨被并称为20世纪中国史学的“四大发现”。该片将聚焦河西走廊场域内“路通”“政通”与“族通”的历史进程,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以及“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丝路万千故事,尽在简牍之上。古战场的狼烟四起、百姓的市井烟火、商旅驼队的贸易往来,这样一些真实鲜活的历史情景再现,将引领大众走进河西走廊,倾听久远历史的回响。让大众能够深入了解到甘肃简牍所承载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的时代意义,对甘肃简牍文化传承弘扬发挥积极作用。 历史纪录片必须要用影像去呈现,而在没有任何当时影像资料保留下来的情形下,选择“情景再现”是完美的表达方式。细节决定真实。在历史纪录片中越是追求场面宏大、造型气派的“情景再现”,越需要更为精细的细节考证,“情景再现”需要独具匠心的镜头设计,才能与徐树结构水乳交融。此次,摄制组团队及演员阵容强大,达到60余人。从前期筹划立项、专家团队历史文化论证、拍摄点位的前期选景等,历时近四个月时间,保证该片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到位。本片特别邀请了我省书法家及非遗文化传承人亲情出演。通过“情景再现”还原历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同时也规避了不像纪录片而像影视剧的诟病,让简牍书法艺术进行最真实还原,让甘肃简牍文化的传承得到最好的表达。 此片以最短篇幅,将展现千年的时间跨越。摄制团队将以唯美的艺术表现手法,再现甘肃简牍的前世今生。呈现古今不同历史时期,展现甘肃简牍的利用、发掘,抢救,保护以及文化传承。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