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大塬窑洞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政府供图 人民网兰州11月8日电 (记者高翔)秋深叶落已立冬,蒲河美景入画来。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为乡村振兴赋能。蒲河川区的特色窑洞民宿既留住了乡愁,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成为庆阳市乡村旅游的新名片。 黄土大塬窑洞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政府供图 黄土大塬窑洞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政府供图 黄土大塬窑洞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政府供图 黄土大塬窑洞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政府供图 黄土大塬窑洞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政府供图 黄土大塬窑洞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政府供图 黄土大塬窑洞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政府供图 黄土大塬窑洞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乡政府供图
无极5平台_【甘快看】敦煌风|山河远阔 奔向热爱——写在第23个记者节来临之际
□吴梦寒 今天,是第23个记者节。在这里,要向依然奔跑在路上的记者们道一声“节日快乐”! 这,必然又是一个最不像节日的“节日”,因为节日的“主角”今天很多都在路上。 新闻在,记者就在。在主题报道的路上,在抗击疫情的战场,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使命在,记者就在。定格,稍纵即逝的瞬间;书写,伟大时代的华章;追寻,真理、事实与真相;致敬,每一个向上生长的力量,每一次义无反顾的付出。 记者的光荣,来自与时代的共振。回首这一年,不论是党的二十大、冬奥会等大型主题报道,还是在全国两会、省党代会等主题宣传;不论是“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走邮路 看新局”的行进式报道,还是深入元古堆、再访祁连山的蹲点式采访;不论是打造百万量级传播的MV,还是现象级刷屏的融媒产品……他们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坚守“媒体担当”,把青春写成组诗,把足迹画成山河,用心用情用力践行“48字方针”,在笔墨光影间描绘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记者的力量,来自与人民的共鸣。作为记者,生于伟大的时代,见证变革与发展,是幸运的。这一年,他们经受大考、逆行出征、践行“四力”,把目光投向基层、对准群众,站稳人民立场,运用群众视角,倾听人民心声,讲述百姓故事。一篇篇来自基层、来自群众,沾着泥土、冒着热气的报道,深刻记录着陇原大地上的历史性巨变,生动讲述最真实的百姓心声,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 记者的坚定,来自对理想的坚守。那是对人民的忠诚、对世界的关心、对真相的渴望、对正义的执着以及对历史的责任。这一年他们始终坚守主流媒体价值与担当,抒发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热点,记录温暖感动,回应民生关切,在风云激荡中发出主流强音,在纷繁复杂中厘清事实真相,在众声喧哗中作出理性判断,始终用有良知的报道推动文明进步、时代前行。 记者的热爱,来自对未来的坚定。新时代、新媒体、新传播环境,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这一年,甘肃媒体融合的步伐依然从容坚定,不断走向深入。广大新闻工作者,紧跟新媒体潮流趋势,在技术带来的“颠覆”中重新校准方位、找到航线。短视频、直播、VR、AI、海报、长图、H5……他们从笔头功夫变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们用前沿的技术手段,记录、传播,展现动人的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好声音。 每一次回望,都是一次新的出发。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再次举杯向理想致敬,向永远朝着理想奔赴的记者们致敬! 山河远阔,奔向热爱。我相信,他们在记录历史的时候,也终将被历史所铭记。
无极五娱乐怎么样?_【甘快看】奔流·创意|原来你是这样的记者
设计丨奔流新闻插画师 陈雅楠
无极五平台注册登录_【甘快看】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甘肃省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工作
我省充分利用好宪法公园这个公共载体,切实走好群众路线,以点带面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良好氛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目标已然锚定,法治中国新征程全面开启。 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压舱石”,法治甘肃建设蹄疾步稳、有力有序,全面依法治省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甘南马背青年宣讲队草原深处送宣讲。 把牢法治航向 扛起政治责任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 省委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面依法治省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从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出发,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对标对表中央“一规划两纲要”,《法治甘肃建设规划(2021—2025年)》《甘肃省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相继出台,勾勒出依法治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甘肃、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施工表”“路线图”,法治甘肃建设驶入“规划引领”快车道。 规划引领逐步完善,稳步落实是关键。我省注重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扭住法治建设各项重点任务,开展法治政府建设专项督察和年度重点任务调研督导,运用“考核+督导”手段,倒逼各地各部门依法行政。 同时,我省通过成立全省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巡回宣讲,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研讨”,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有效促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走深走实。 科学立法 筑牢法治基石 法律是治国重器,良法是善治前提。 我省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省委常委会定期研究人大立法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审定重要立法事项。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健全公开征集立法建议项目、法规草案委托起草、法规草案公示、立法顾问、立法联系点、立法研究基地等一系列制度,在全国率先出台《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办法》,目前全省有立法权的人大常委会已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116个、立法研究基地14个,聘请立法顾问313名。 改革发展稳定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平安福祉要靠法治守护。 我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地方立法,积极开展黄河流域立法工作,将《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条例》列入省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立法计划;出台《甘肃省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实施办法》,以立法形式巩固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成效,不断扩大便民利企的深度广度。仅2021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修订与民生保障、生态环保、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35件,全省梳理规章规范性文件2.8万余件。 沐思想之光,循法治之道。 我省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成立省政府决策委员会,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切实防止违法决策、不当决策、拖延决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各级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大行政决策,从源头上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及备案审查,率先在全国实现省市县乡四级行政规范性文件查询、监管全覆盖。 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全覆盖…… 一项项制度措施,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用法治构建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发展“堤坝”。 甘肃建投一建公司在兰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安全防线”主题宣传活动。 严格规范执法 传递法治力量 推行全面依法治省,关键在于各级政府能否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我省紧盯行政执法工作短板不足,建立行政复议与应诉案件被纠错季通报制度,部署开展甘肃省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实施全员培训、“三项制度”全覆盖、柔性执法提质扩面、深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强行政执法监管、提升行政执法形象等“六项工程”,全省11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新修订行政处罚法轮训。 推进全面依法治省,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我省常态化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建立案例指导制度,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探索部门联合执法模式,省司法厅等5部门联合开展涉企涉物业乱收费专项执法监督行动,累计退还各类不合理收费5000余万元,基本实现“目录之外无清单、清单之外无收费”。 充分发挥法治对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 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普法和法律服务各环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加强法治营商环境制度供给,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投诉举报平台。全面推行行政柔性执法,指导32家省级执法部门向社会公布859项“两轻一免”清单,规范引导各级执法单位采用柔性执法方式办理案件21.3万件。 一组组数据,让广大人民群众、市场主体直接触摸法治建设“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面依法治国标定了前进航向。我省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法为纲,崇法善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省各领域全过程,为人民带来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文中图片均为资料图)
无极五注册开户_【甘快看】总投资逾16亿元!甘肃平凉体育运动公园年底建成投运
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项目建设现场(央广网发 吴希会 摄) 央广网兰州11月8日消息(见习记者李红军 通讯员吴希会)近日,在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保丰路以东、双桥路以西的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各个点位抓紧施工,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项目建设现场(央广网发 吴希会 摄) 甘肃省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项目是省、市列重大项目之一,总占地面积450亩,概算总投资16.10亿元,主要包括体育场馆和运动公园两部分。体育场馆包括2万座体育场一座、5000座体育馆一座、1500座游泳馆一座;运动公园包括400米标准操场一座、笼式足球场一座、篮球场六座、网球场二座,以及绿化景观建设、道路及广场铺装、停车场、彩虹景观桥、公厕等附属设施。 工人们正在抓紧施工(央广网发 吴希会 摄)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5.27亿元,占总投资的94.8%。项目主体结构、地下室结构、钢结构网架已全部建成,场馆屋面、装饰装修、运动公园景观及绿化亮化配套工程顺利推进,计划年底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建成后,将集娱乐、休闲、健身、运动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展示平凉城市新形象的标志性建筑。 体育场馆内部(央广网发 吴希会 摄) 工人们为体育场安装座椅(央广网发 吴希会 摄) 体育场馆内部(央广网发 吴希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