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纪委省监委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刘昌林出席并讲话 中国甘肃网12月24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纪委省监委机关第一次代表大会今天在兰州召开。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昌林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履好职、尽好责,努力开创机关党建工作新局面。 刘昌林强调,党建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崇高,要求越来越严格,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必须提高站位,认清形势,把准任务,切实增强抓好党建的责任感使命感。要聚焦政治建设、严明纪律规矩抓党建,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任务,持续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严格制度执行、促进规范建设抓党建,把制度建设提到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高度,严格执行组织生活制度、严格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严格落实机关党建责任。要坚持开拓创新、激发工作活力抓党建,创新理念思路,改进方式方法,激发队伍活力,不断提升党建质量。要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履职能力抓党建,久久为功、驰而不息,锻造过硬作风,营造团结氛围,努力在机关党建工作上再创新佳绩、再谱新篇章。 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
无极五注册平台官网_任振鹤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原标题:任振鹤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中国甘肃网12月24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省政府党组书记、代省长任振鹤近日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时机和节点极为重要,导向和信号非常鲜明,任务和重点高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政府系统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 会议强调,明年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迈好第一步至关重要。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在夯基固本上保持定力,在扩大有效投资上精准发力,在改善民生上持续用力,在转型发展上统筹用力,在扩大开放上深处加力,扎实做好打基础、强弱项、补短板各项工作。要突出系统化、项目化、具体化工作导向,强化机遇意识、风险意识,把握好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对接好、转化好、运用好政策红利,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庆祝建党100周年。 会议强调,政府系统要做讲规矩、守纪律的表率。要讲规矩,坚决贯彻中央及省委各项决策部署,自觉服从省委统一领导,严格落实政府议事规则,吃透精神、负起责任,找准方位、抓住关键,依法依规、推动落实。要强担当,矛盾面前不绕道、困难面前不回避,敢作敢为、敢抓敢管,把握重点、统筹兼顾,善于化危为机,善于破解难题,善于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要重实效,坚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加强督查督办、跟踪问效问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办实事、求实效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敬业专注、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坚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大力度简政放权,提高办事效率,部门之间勤沟通、善协调、多配合,服从大局、服务全局,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团结一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 会议还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无极平台网站_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研究当前经济形势 部署二〇二一年经济工作
原标题: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研究当前经济形势 部署二〇二一年经济工作 中国甘肃网12月24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省委常委会23日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全省经济工作。省委书记林铎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我们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形势复杂变化、暴洪泥石流灾害影响等严峻挑战和重大困难,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保持政治定力,付出艰苦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省“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即将完成,为如期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甘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明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全省各级各方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落实扩大内需战略,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经济和生态、城镇和乡村、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更加注重生态优先,更加注重培植动能,更加注重拓存创增,更加注重固强补弱,更加注重系统治理,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经济社会问题,真抓实干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安排要求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专业化能力,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努力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 会议听取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稿在一定范围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提请省委十三届十三次全会审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无极5注册平台_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团中央青年宣讲团来甘宣讲
原标题:青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团中央青年宣讲团来甘宣讲 中国甘肃网12月24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 纪敏)12月23日下午,由团中央组织的“青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青年宣讲团在西北师范大学进行宣讲。 5名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以“青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为主题,紧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分别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视角,解读阐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汤杰,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赵才让、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邓小娟以及在兰高校300多名学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当日上午,团中央青年宣讲团在兰州团市委青年之家进行了宣讲,24日上午,宣讲团将在兰州十九中开展宣讲。
无极五网址_打开寄情田园之门 开辟全新美丽之路——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建设论坛侧记
原标题:打开寄情田园之门 开辟全新美丽之路 ——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建设论坛侧记 一个个美丽村落掩映在绿水青山之间,一座座青瓦白墙的房舍民居融于自然环境中,展现着余韵悠长的乡居图景,蕴含着诗意栖息的田园风情。 12月22日,参加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的中外嘉宾,观摩了陇南康县的美丽乡村风光。12月23日上午,嘉宾们又汇聚在武都区参加2020“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分论坛——“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建设论坛,紧扣“开发乡村价值、建设美丽乡村”主题,围绕发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村文化等资源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把脉探因,建言献策,共商美丽合作、共建美丽事业、共创美丽未来。 陇南模式 纷纷点赞 美丽乡村是人们对诗意栖息田园的向往,为人们共绘大美画卷备好了笔墨纸砚。 两天来,参会嘉宾在陇南乡村边走边看,对甘肃、对陇南印象深刻,感触颇多,评价为“如诗如画的如意甘肃”“美轮美奂的美丽陇南”。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农业农村部休闲乡村旅游等级评定专家窦文章认为,陇南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尤其是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康县论坛永久会址的设立,不仅能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对于区域发展也带来极大的效益,陇南以康县设立论坛永久会址为契机,必将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美丽乡村”的一颗“璀璨明珠”。 值得一提的是,陇南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中不搞千村一面,不大拆大建,不冒进求洋,不砍树、不挪石、不埋泉、不毁草,尊重自然彰显特色,就地取材变废为宝,让每个乡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我们坚持生态打底、文化塑魂、旅游赋能、网络引领,让2000多个贫困山村变身美丽乡村。”副省长、陇南市委书记孙雪涛表示,陇南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搞大开发,不搞一刀切,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等文化遗存和乞巧节、白马人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开发。 保持村落原貌,并不意味着原始守旧。 陇南市近年来新修农村公路1.3万公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通山外世界;通过提升电力网、架设4G网,一根根网线把空间上的万水千山变为网络里的近在咫尺;通过研发“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网上村庄”,认证村民126万人,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 如今的陇南乡村,网络成了新基建,手机成了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了新农资。 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埃里克·萨尔塞别科维奇认为,“专家们正在编订《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偏远地区最佳案例库(行动计划)》,而陇南的实践,完全能够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和促进农村居民融入现代环境的最佳案例之一。” 中外亮点 精彩纷呈 绘制“一带一路”美丽乡村精彩画卷,需要各方深化交流合作,促进共建共享。 论坛上,中外嘉宾围绕建设美丽乡村,或现场建言,或通过视频发表真知灼见。 “美丽可以转变为财富,”西班牙国家最美乡村协会会长弗朗西斯科·梅斯特通过视频发表演说,西班牙很好地保存了乡村中重要的建筑遗产,也保留着更多的传统建筑,城市化对传统的破坏不明显,还保存了传统文化和美食,这也是西班牙乡村成为国际旅游首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韩国新村运动备受世界关注。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新村运动”的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 韩国首尔市新村运动委员会副会长禹锺昊通过视频向论坛发来祝贺,“今天论坛的主题‘美丽乡村’,让我感到格外亲切。希望韩国的农村和中国的农村能够打造一个互惠的平台,共谋合作发展之路,在更好的环境下发掘创新产业,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的环保体制,为中韩两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厦门是“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的“海上花园”。厦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许龙在论坛上认为,厦门市重规划,精准规划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形成“山、海、村”相融共生的全域美丽乡村格局;强管理,精细管理提升乡村品质内涵,秉持“农村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理念,打造出高颜值的富美乡村。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张旭锋认为,陕西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把“净美三秦”村庄清洁行动任务细化为“八清一改”,经过三年不懈努力,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陕西乡村环境逐渐靓起来、美起来,一幅新时代“秦岭山水画卷”徐徐展开。 甘肃未来 备受关注 甘肃是农业大省,也是传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蕴含独具魅力的“美丽资源”。 此次论坛,中外嘉宾对甘肃建设美丽乡村有更多期许。 “什么是一带一路美丽乡村?如何让一带一路美丽乡村造福甘肃人民,并且让投资伙伴们受益?”法国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主席丹尼斯·岚明发表视频演说时说,美丽乡村应该是有品质的、充满创新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打造精品项目,创造高附加值。高科技创新是经济腾飞的未来。甘肃省遵循这个创新发展的路线,必将一跃成为世界的创新长廊。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吴晓玲则认为,甘肃抢抓机遇,打造中国西部八省美丽乡村“引进来”“走出去”的合作交流平台,很有远见,值得学习借鉴。未来,甘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优化升级,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业增强、农村增美、农民增富,让城乡居民游得欢心、玩得开心。 甘肃相关方面表示,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坚持生态理念、传承历史文脉、突出地方特色、彰显时代精神,示范引领、梯次推进,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扩大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努力建设环境更优美、乡风更醇美、人文更和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让甘肃美丽乡村成为海内外朋友向往的诗和远方。 展望未来,甘肃乡村,不仅是一幅幅山水田园画,还有绿色生态的农特产品、温暖舒适的农家客栈,以及星罗棋布的农村电商,生态有“钱景”,美丽生财富,将锻造美丽乡村经济的“甘肃样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薛砚 陈多
无极五登陆地址_【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变化】甘肃修建7.1万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
原标题:【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变化】 【中央媒体看甘肃】甘肃修建7.1万公里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 新华社兰州电(记者郎兵兵 张百慧)记者近日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获悉,近5年来,甘肃省累计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1万公里,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硬化路。甘肃乡村快速告别山水阻隔,“行路难”渐成历史。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介绍,近5年来,甘肃平均每年建成农村公路1.4万公里以上,截至2019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里程达12.09万公里。预计到今年底,全省农村公路里程将达13万公里。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组为网点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形成。 甘肃省山大沟深,交通基础设施极为落后,长期以来“行路难”是阻碍农村脱贫的一大拦路虎。“十三五”期间,甘肃把破解农村“行路难”,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全力打通了6.93万公里村组道路,这些通村“毛细血管”占甘肃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一半以上。 伴随着农村路网越来越密,农村出行也越来越容易。甘肃大力推进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实现了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的梦想变为现实。 贫困地区的面貌因交通发生巨变。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地处秦巴山区,境内山岭与河谷交错,自古行路难。“出行靠走,运输靠人背马驮。”曾是康县碾坝镇贫困山区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过去交通不便,老百姓到县城办事来回至少得4个小时,现在只需要半个小时。”碾坝镇镇长杨国虎说,要致富先修路,自从路通了以后,7个山区行政村人均收入从“十二五”末的3000元左右,达到目前的7600多元。 便捷的农村路网不仅让贫困山乡的特产走出大山,也让隐藏的美丽不再孤芳自赏。5年来,甘肃省累计建成1890公里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把农村地区的特色产业、旅游资源等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了一大批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