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5注册-无极5测速官网

无极五【Q21149162】平台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登录网站_甘肃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原标题:甘肃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编者按】   时间的航船,即将载着你我进入2021年。   蓦然回首,2020年注定在历史上留下令人难忘的印记,而那些日升月沉中的攻坚克难、四季更迭中的奔跑奋斗犹在眼前。   回顾这一年,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惠民举措,实实在在地出现在了群众的生活中。甘肃省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在全国减贫事业和脱贫攻坚战役中留下了甘肃印迹;兰州市成功获评“文明城市”,举市同庆;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机场为主体,我省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黄河健身步道、白塔山隧道等惠民工程一步步落实……今日本报盘点2020年甘肃省重要民生新闻,带您回顾那些解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大事。   2020年11月21日,甘肃省政府宣布最后8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省7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在全国减贫事业和脱贫攻坚战役中留下了甘肃印迹。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贯彻精准方略,聚焦目标标准,组织数十万帮扶工作队员,以临夏州、甘南州、天祝县“两州一县”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困难群体为重点,以实施“一户一策”为抓手,全面夯实精准帮扶、产业扶贫、各方责任、基层队伍、工作作风“五个基础”,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扶贫攻坚大决战。   到2019年底,全省有67个县陆续摘帽退出,剩余8个县未退出,未脱贫人口减少到10.14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2%。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将8个未摘帽县作为全省攻克贫困最后“堡垒”的重中之重,从攻坚、巩固、提升、兜底、整改5个方面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实施“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用“过筛子”的办法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查漏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实现动态清零。组织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村组道路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及兜底保障“5+1”专项提升行动,不断夯实脱贫基础。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动态监测和针对性帮扶,防范返贫致贫风险。对75个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检视整改成效。慎终如始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 梁峡林

无极五测速

无极5注册平台_河水清了,白鹭回来了 陇南市民兵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本报讯 程洪玺、董亚雄报道:“快看,白鹭又回来了!”深冬时节,在甘肃省陇南市康县燕子河岸边,正带领民兵巡河的康县岸门口镇民兵分队队长苏平智指着远处河心的滩涂处,兴奋地说。据了解,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对生态环境非常挑剔,被世界环保组织称为“空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   近年来,陇南军分区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将“两山”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常态化开展植树造林、巡江护堤、打击滥采乱挖、宣传环保知识等活动,加强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积极恢复昔日的青山绿水。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家园更美丽了,多年不见的白鹭等珍稀鸟类也飞回来了。   “因为颜值过硬,2020年‘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于12月21日至23日在陇南举办。”康县岸门口镇武装部部长丁华自豪地说。   多年前,由于人们大肆砍伐山上树木,开采矿山,在河流沿岸随意开挖河道、采石采砂,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美丽的燕子河也因此水量减少、水质变差,野生鱼类资源急剧减少,白鹭等珍稀鸟类也不见了踪影。   为留住“陇南蓝”,该军分区组织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主动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中,持续开展“植绿、清河、净土、打非”行动;全域性发动乡镇、社区民兵参与植树造林活动,誓为荒山披上绿装。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他们连续多年开展春秋季植树造林会战,争取一年补出一片新绿;把沿江沿河基干民兵纳入河长制机制,常态组织巡江护堤、整治河道、清理垃圾,协助公安部门打击违规开采、非法捕猎、乱砍滥伐等不法行为。如今,陇南城区绿化面积超过600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4%,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1.98%,林木绿化率达61.65%,位居甘肃之首。   站在观鸟平台一眼望去,蓝天高远,河流两岸山上的树木密密匝匝,燕子河似一条碧绿的玉带逶迤东去,河边苇絮随风摇曳,一阵阵鸟群不时掠过水面、在山腰盘旋。   “那是白鹭!”一起巡河的民兵朱辉激动不已。笔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见两只全身洁白,身体纤瘦而修长的鸟儿正立在河心,时而翩翩起舞,时而低头觅食,姿态十分优雅。“如今,燕子河野生鱼类资源丰富,已成为白鹭、白天鹅、白骨顶鸡、红嘴蓝鹊等珍稀鸟类的天堂。”苏平智接着说。   在此基础上,该市民兵分队还在江边建立了野生鸟类重点栖息地,定期投放食物,建立健全巡护观测网,确保白鹭在此更好繁衍生息,成为人类的好朋友。

无极五测速

无极5首页_2020,“萌”出没,请注意!

  熊猫遛弯、岩羊巡园、藏野驴狂奔……2020年,生活在甘肃的野生动物频繁“出镜”,一不小心就被“偷拍”了。昔日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们,之所以能够屡屡现身和人类偶遇,得益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向好。盘点这一年镜头中的野生动物,“萌”到你了吗?   甘肃永靖:黄河水岸 鸥鸟翔集   红嘴鸥、渔鸥、斑头雁等多种水鸟“相约”在甘肃省永靖县黄河水岸。   敦煌西湖保护区野骆驼群频现   这是红外相机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的珍稀野生动物野骆驼种群。   甘肃阿克塞:救助野生动物   在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野生动物救助站拍摄的被救助的猞猁。   红外相机捕捉到野生大熊猫母子活动画面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近日在整理今年第一季度的红外相机资料时,发现一对野生大熊猫母子活动的珍贵画面。   鹅喉羚“现身”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是红外相机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的珍稀野生动物鹅喉羚种群。   藏原羚在哈尔腾草原悠闲觅食   在哈尔腾草原上觅食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藏原羚。   赤狐“背影”   这是红外相机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的珍稀野生动物赤狐。   金丝猴与羚牛罕见“同框”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资料时,发现一段两只金丝猴与一只羚牛“同框”的珍贵画面。   鹤舞湿地   金秋时节,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丹顶鹤园里油菜花一片金黄,栖息在这里的丹顶鹤时而翩翩起舞,时而嬉戏觅食,成为秋日湿地一道独特风景。   红外相机拍到珍稀野生动物雪豹   这是红外相机在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到的珍稀野生动物雪豹(5月13日摄)。   野生大熊猫“倒立撒尿”留下“求爱”标记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布的红外相机拍摄资料显示,今年前两季度,该保护区拍摄到多段野生大熊猫“倒立撒尿”的视频。   祁连山区现成群白唇鹿   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发现200头左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成群的白唇鹿在山边觅食。   黑鹳起舞黑河湿地   秋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旖旎,上百只黑鹳在这里或悠闲觅食,或展翅飞翔,呈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   沙漠湿地喜迎“远方的朋友”   甘肃省民勤县石羊河国家湿地公园近日迎来大批“远方的朋友”。暖阳下,它们或盘旋,或嬉戏,或觅食……给冬日的沙漠湿地带来了盎然生机。   祁连山国家公园内近距离拍到雪豹攀岩场景   大熊猫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省管理局张掖分局工作人员用手机近距离拍到雪豹攀岩视频。   大批白天鹅“打卡”黑河湿地   初冬时节,一大批白天鹅来到甘肃省张掖黑河湿地觅食越冬,成为靓丽风景。   祁连山拍到百余只西藏野驴雪地奔跑场景   当地牧民在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内拍到百余只西藏野驴在雪地上奔跑、觅食的视频。   甘肃张掖:岩羊峭壁“巡园”   十二月份,在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张掖肃南段活跃的岩羊进入交配季节。雌雄岩羊开始混群,随时可以偶遇上百只的岩羊种群。它们时而在崖壁间漫步觅食,时而追逐交配。   甘肃崇信:锦鸡踏雪冬趣生   在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新窑镇黄庄村,野生动物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红腹锦鸡在雪后山林里嬉戏觅食,悠然漫步。   冬日黑河迎候鸟   随着气候逐渐转冷,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的大部分湿地、库区逐渐封冻。黑河河道由于流急河宽,冬季常有开阔水面,再加上两岸茂密的树林和连片的滩涂,为候鸟越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环境。每年冬季都会有大批赤麻鸭、天鹅等候鸟在这里越冬。

无极五测速

无极5注册平台_甘肃推动“不来即享”举措 新设市场主体和经济增速实现逆势增长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张磊 甘肃台记者乔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甘肃省推动“不来即享”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实现了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新设市场主体和经济增速均实现逆势增长。2020-12-29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00:00   坐落于兰州新区的甘肃荣康医药物流产业园,能够满足至少200家企业与客户的入驻。但客户入驻时,都要从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相应的手续和证件,入驻企业多,办理时间紧。公司招商部负责人王子文说,为了解决企业难题,政府职能部门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采取“容缺受理”,给企业最有力的支持。   王子文: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专门在他们的前台给我们开了一个绿色窗口,来保证我们两天能把80多家营业执照快速办理下来。   在甘肃,让企业“最多跑一趟”只是第一步,“不来即享”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最终目标。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黄欣说,甘肃省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是今年7月上线的,集成了税务、市场监管、融资担保等43个部门政策文件,对纳入系统的近42万户企业分门别类设立标签,精准推送优惠政策,并在线办理各种审批事项。   黄欣:通过精准推送,实现了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转变;从层层申报,到直达直通的转变,极大地便利了企业办事,降低了企业成本,让企业真正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   今年1至11月,甘肃省新设市场主体数量超过25万户,同比增长8.68%,实现逆势增长。而在前三季度,甘肃经济增速也达到2.8%,跃升至全国第三。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表示,下一步,甘肃还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为当地企业当好“服务员”。   林铎:要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做到“企业带着资金项目来,剩下的事情我来办”。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注册平台_“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文物保护”新闻发布会召开 甘肃省为长城文物保护加上双保险

  原标题:“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文物保护”新闻发布会召开   我省为长城文物保护加上双保险   我省境内的历代长城总长度3654千米,占全国总长度近五分之一 ,通过检察公益诉讼方式,长城有了“保护+监督”的“双层”保护。12月29日,“检察公益诉讼、助力文物保护”新闻发布会召开。省检察院、省文物局介绍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有关情况,并发布文物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据介绍,甘肃是文物大省,拥有敦煌莫高窟、长城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2处,文物分布点多线长面广。今年2月份,省检察院与省文物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的实施方案》,采取省级部署、三级联动、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方式在全省开展专项监督活动,聚力保护文物,护佑文化根脉,服务甘肃文物保护传承。行动期间,省检察院对“擅自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改建、添建、迁移、拆除”等8类违法情形作为监督重点,扎实开展精准监督。截至目前,全省检察机关共摸排文物保护案件线索503件,立案471件,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419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件。向省级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1份,向市级政府发出检察建议2份,向县级政府发出检察建议1份,向市县级文物保护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及其他负有文物监管职责的管理部门发出检察建议415份。专项活动期间,通过磋商解决问题14件,99.7%的问题通过诉前程序得到了有效解决。根据文物保护专业性强、整改难度大的特点,检察机关从法律监督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磋商、圆桌会议、检察建议、提起公益诉讼等多种监督方式,与行政机关共同推动问题解决。   同时发布的文物保护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包括: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长城行政公益诉讼案,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下河清墓群行政公益诉讼案,天水市秦州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玉泉观行政公益诉讼案,庆阳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宁县湘乐砖塔行政公益诉讼案,庄浪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古墓葬行政公益诉讼案,敦煌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西云观行政公益诉讼案,天水市麦积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仙人崖石窟行政公益诉讼案,永昌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红色文物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等。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昕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网址_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七届科技文化节开幕 郭天康等出席开幕式

  原标题: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七届科技文化节开幕   郭天康等出席开幕式   中国甘肃网12月31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日前,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七届科技文化节开幕。   省政协副主席郭天康,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校长严纯华,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维民、赖远明等出席开幕式。   兰大一院科技文化节通过组织系列活动和搭建大型展示平台,全方位集中展示医院在临床、教学、科研、文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该项活动自2006年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   本届科技文化节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为主题,将举办活动类、展示类、讲述类3个类别23个项目,包括医院管理研讨会、“创新”主题演讲、医学科学前沿专题技术宣讲会、医学科研成果专家对接专场、临床技能比赛、抗疫图文展示、抗疫日记汇编等内容,将全方位、立体化展示兰大一院医疗科研成果以及医者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