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公安机关3年打掉涉黑组织60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86个 中国甘肃网1月10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尤婷婷)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1月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省公安机关聚全警之智、举全警之力,向各类黑恶势力发起凌厉攻势。三年来,累计打掉涉黑组织60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86个、恶势力团伙407个、“村霸”199个,破获刑事案件719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920人,查扣涉案资金70.41亿元。 围绕专项斗争“时、度、效”,注重整体谋划、统筹推进;专项保障财力、警力和装备资源,夯实攻坚克难的“兵马”“粮草”基础;制定完善宣传发动、线索核查、协同办案等26项工作机制,线索核查“三长负责”,核查负责、签字担责;重点逃犯“一地提请、全国研判”,发起集群会战;重大案件“领导包案、异地用警、提级督办”,背景复杂案件公纪协同、联合法检,确保不留死角、查深打透。 广辟线索来源、畅通举报渠道,累计收转承办各类线索22990条,办结22757条,办结率达98.98%,转化成案率达到27.18%;突出问题导向、民意标准,坚持问题没查清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铁腕重拳、雷霆出击,成功侦办一批部省挂牌督办、长期为害一方的涉黑涉恶典型案件。紧盯歌舞、电玩等治安复杂区域,打掉兰州“9·30”、酒泉“5·20”等一批利用娱乐场所实施“黄赌毒”违法犯罪的黑恶团伙;紧盯农村贫困地区,打掉临夏州黄泥湾侵吞扶贫资金、侵占集体资产、侵蚀脱贫攻坚成果的“马氏兄弟”恶势力犯罪团伙;及时延伸火力覆盖,进军信息网络新战场,成功侦办兰州“2·12”这一全国首例纯线上套路贷涉黑案件,一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69名,冻结人民币10.28亿元、港币2.27亿元,扣押黄金172.12公斤、房产14套。 全省公安机关对涉黑财产“应查尽查、应扣尽扣、应收尽收”,强力断血断根。在全国扫黑办督办“10·29”涉黑专案侦办中,公安机关逐一甄别合法与非法,“浮财”“暗财”一起缴,一案查扣不义之财18.69亿元,一举打掉这一盘踞嘉峪关市长达30年,“以商养黑、以黑护商”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坚持“扫黑”与“治乱”双管齐下、“治标”与“治本”两端用力,发起“陇风”系列集中行动,强力开展十大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捣毁涉黄涉赌窝点841个,打掉涉毒团伙356个,停业整顿娱乐场所577家,缴获各类毒品537.44公斤,收缴管制刀具2.9万把,有力地涤荡社会污垢,挤压违法犯罪生存空间,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发出公安“提示函”1387份,“挂账促改、对账销号”,有效堵塞监管漏洞。
无极登录平台_甘肃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原标题:我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中国甘肃网1月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省级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近日,甘肃省财政厅印发了《甘肃省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6个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办法和规程,为全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和重要依据,这也标志着我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阶段。 据介绍,这6个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和规程涵盖了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等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层面,注重将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决算和监督全过程,构建事前、事中、事后预算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加快促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打造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进一步明确了预算绩效管理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方式方法,使省级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强化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整改和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作为以后年度安排预算、完善政策、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 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这6个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和规程明确了省级预算部门和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预算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明确了省级预算部门(单位)和财政部门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有利于推动各部门按职责分工做好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协调、实施、考核和监督,形成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合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向纵深发展。
无极五网址_甘肃省交通安全监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原标题:我省交通安全监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国甘肃网1月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杜雪琴)记者从2020年12月31日上午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安全暨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领导小组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2020年以来,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全力做好行业安全监管,推进安全隐患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减少杜绝一般性事故,全省交通安全工作形势持续稳定。 省交通运输部门加强与公安、应急、铁路、气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建成全省路网监测指挥中心智能监控数字视频设备系统,整合全省固定视频1.2万路,推动高速公路监测覆盖率达到100%,普通国省道重要节点监测覆盖率达到70%以上。 2020年以来,省交通运输厅统筹开展了“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坚守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红线”“企业本质安全体系建设”等专项行动,挂牌督办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组织开展危险货物运输隐患排查治理,对6881辆公交车安装防护隔离栏,实施公路隧道提质升级29座,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15座,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988公里,县乡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544公里,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无极五平台首页_富民之路越走越宽——甘肃省全力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综述
原标题:【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富民之路越走越宽 ——我省全力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综述 2020年12月8日上午,临夏县漫路乡小沟门村村民吴永芳来到村里自己负责的区域,开始保洁工作。每周一和周二上午,她都要对这段村道进行清扫保洁,通常需要2至3个小时。除此之外,吴永芳也会和村里其他几位公益性岗位的工作人员不定时前往兜底保障群众家中,帮忙打扫卫生、做家务及洗衣服…… 吴永芳家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两位老人、两个孩子,4亩土地种着土豆、玉米等作物,还养着两头牛。由于丈夫常年在建筑工地务工,照顾家人和干农活的担子全部落在吴永芳肩上。 考虑到吴永芳无法外出务工的实际,小沟门村为她提供公益性岗位,鼓励她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贫困状况。 “我每个月能拿到500元的工资,离家又近,日子过得攒劲呢!11月的工资刚打到银行卡上。”吴永芳说。 在我省,像吴永芳这样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有了工作,增加收入的农村贫困户还有很多。近年来,我省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公益事业发展,对特困群众实行兜底帮扶,3年累计开发爱心理发员等公益性岗位10.3万个,帮助“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人员在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亦是脱贫之根,就业扶贫是甘肃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全省人社部门对外以“促”为主,对内以“保”为主,千方百计组织贫困劳动力走出去,想方设法稳定扩大就近就业岗位,扎实开展就业扶贫工作,为贫困劳动力铺就了一条脱贫增收路。 2020年2月29日,甘南州卓尼县又一批农牧民踏上外出务工的班车,此次一共组织了64名务工人员到江苏、上海等地务工。同时,卓尼县喀尔钦镇组织第二批务工人员赴西藏昌都中铁十五局承建项目工地务工。 劳务输转是就业扶贫的核心,也是脱贫攻坚的有效之策。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6.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16.6亿元,其中,输转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89.9万人,比上年增加15.2万人。 各相关部门联合行动,“点对点、一站式”运送务工人员11万人。与15个省区市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坚持稳东扩西双管齐下,与北京市人社局签订《京甘家政服务劳务协作协议》,向京甘15所家政服务基地授牌,与北京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向天津、青岛、厦门、福州东部四市输转贫困劳动力1.03万人,就近就地就业贫困劳动力6.13万人,输出到第三地就业贫困劳动力5.99万人。 我省立足省情实际,着力打造建筑工、牛肉拉面师等各类劳务品牌,特别是推动了“陇原妹”“礼贤嫂”“镇原护工”等精品家政服务品牌走向全国,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以上。疫情期间,全程护送家政服务人员到北京、天津等地区返岗复工,为许多家庭解了燃眉之急。 为了让更多的求职者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省政府专门制定了提高劳动力技能培训实效的20条措施,以就业为导向,量身定做培训“菜单”,采取“岗位+劳务机构+培训”的方式,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着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截至2020年11月底,培训贫困劳动力40.66万人,培训后就业率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我省坚持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在全国较早出台了稳就业“33条”、保就业“24条”等超常规举措,形成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落实社保费“减免缓返”政策,为企业减负达84.83亿元;加大劳务奖补力度,发放各类务工补贴12.7亿元;优化简化政务服务办理流程,用便利服务打造暖心高效的就业创业环境;大力实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优先使用本地贫困劳动力;实施财政、税收等一揽子优惠政策,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建设扶贫车间2546家,吸纳就业10.3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4万多人,带贫人数居全国第四。同时,加大创业扶持力度,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2.2亿元,吸纳带动就业20.47万人。 临夏县漫路乡养殖户刘永升就是这一系列政策的受益者。漫路乡位于太子山北面山坡地带,距县城18公里,是全县深度贫困乡之一,但是全乡自然资源丰富,具备发展养殖业的先决条件。,2020年3月底,刘永升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很快,他就拿到10万元免息贷款。“这笔贷款解决了我的大问题,当时我就先购买了一车饲料。”刘永升说,他前天刚卖掉了30头猪,赚了12万元。如今,刘永升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他正在筹划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无极5首页_“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在甘肃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原标题:“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温暖人心,充满力量,贺词中提到的“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让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深受鼓舞。大家一致表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只有在新征程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翔第一时间聆听了新年贺词。他说,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国家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让我对国家发展充满信心。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感到责任重大,我们在“仰望星空”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夯实科学研究的基础,为创新提供“澎湃动力”。 读者出版集团宣传部部长葛平说,习近平主席充满深情的话语,令她非常感动、倍感温暖、心中充满了希望和力量。作为读者出版集团的员工、文化企业的从业者,葛平表示,在新的一年里,自己将加倍努力,和大家一起牢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担当,立足岗位、多作贡献,做好书、出精品,在不懈奋斗的漫漫征途中,为建设书香社会、振奋民族精神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和智力支持。 510所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密封封装子系统结构设计师马聪说,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他参与研制的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密封封装子系统在月面严苛的环境下,按照预定程序顺利完成了月球样品的“打包”,作为研制团队的一员,他感到兴奋和自豪。此次月球采样返回也为后续开展火星、小行星等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任务奠定了基础。马聪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指出“征途漫漫,惟有奋斗”,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将勤奋钻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为祖国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健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既对2020年我国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也对2021年我国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寄予了美好期待;既蕴含着一切为了人民的理想信念,也充满着矢志不渝、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新的一年里,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无极五开户_凝聚奋进力量 共创美好未来——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在甘肃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原标题:凝聚奋进力量 共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文洁 刘成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在我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纷纷表示,习主席的话语温暖人心、催人奋进,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勇往直前,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努力奋斗。 省应急管理厅机关党委干部周博超表示,习主席的新年贺词言简意深、温暖厚重,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也彰显了习主席浓浓的民生情怀。展望2021年,要初心如磐,坚定地守护在人民群众身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当好国家和人民安宁的守夜人。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政策法规处处长刘瑞光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启动之年,站在建党100周年的时间节点,我们要一起加油,齐心协力,脚踏实地,以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为依据,为持续做好甘肃退役军人工作而努力奋斗。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习主席的这句话,让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德晟深受感动。“2020年虽然挑战不断、困难重重,但是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心手相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与辉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值得每一个人自豪。”马德晟说,新的一年,自己要继承、学习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祖国贡献才智与力量。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幸运,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更加细心呵护身边的人。”兰州市第二中学青年教师康琪说,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继续用更生动的课堂,更加丰富的课外活动,将爱国主义深深地扎根在每一个学生心中。 “新年将至,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坐在电视机前聆听习主席对人民的诚挚祝福,兰州市民邸爱东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2020年,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惠民政策落实见效,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希望新的一年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