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一次会议在兰州胜利闭幕。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孟捷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1月18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兰州胜利闭幕。 省委书记胡昌升,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十二届省政协主席欧阳坚在主席台就座。 省政协主席庄国泰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政协副主席何伟、马文云、王锐、郭承录、尚勋武、贠建民、郭天康、霍卫平、刘仲奎及秘书长王建太出席闭幕会并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在甘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负责同志,部分正省级老同志,中共甘肃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兰州大学负责同志,省级民主党派、省工商联主要负责同志,十二届省政协领导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应出席委员504名,实到委员455名,符合规定人数。 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第十二届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第十二届省政协常务委员会提案工作情况报告的决议,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 庄国泰指出,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一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委高度重视本次会议,胡昌升同志先后参加了开幕会、专题议政会、界别联组讨论、闭幕会等重要活动并在开幕会上讲话,对十二届省政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新一届政协组织和委员履职提出了新希望新要求,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务必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全体委员怀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大局意识、热忱的民生情怀,通过讨论发言、提案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取得了丰硕成果。会议弘扬团结民主、求真务实的主旋律,是一次共谋发展、开拓进取的大会。 庄国泰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协携手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的起步之年。要以新思想定向领航,在捍卫“两个确立”中坚定政协站位,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与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前进。把全面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实际行动当好“两个确立”的坚定捍卫者、忠实践行者。始终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根本政治原则,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共甘肃省委的各项要求,同中共甘肃省委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政治上团结合作、思想上共同进步、行动上步调一致。 庄国泰强调,要以新担当激励前行,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中展示政协作为,胸怀“国之大者”、扛起“责之重者”,聚焦全面落实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扭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目标任务,围绕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 “四强”行动,就推动转型升级、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协商、民主监督,以及出谋划策、搭桥铺路,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上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求实效。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躬身为民,把人民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问题作为履职尽责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深度调研,积极助力党委政府破解民生难题、增进民生福祉。要做好广泛凝聚共识的文章,创新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着力做好宣传政策、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要以新使命书写答卷,在发扬民主、增进团结中汇聚政协合力,用好统一战线组织平台优势,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旗帜下,用好统一战线的协商平台优势,在包容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汇聚起共襄伟业、共促发展的磅礴力量,用好统一战线的工作平台优势,努力使每一项履职工作都成为团结的载体,每一个界别都成为团结的纽带,每一位政协委员都成为团结的因子。要以新面貌真抓实干,在开拓进取、创新发展中树立政协形象,崇尚实干精神,情牵“大国之重”,心系“万家灯火”,以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努力把“履职作业”写在陇原大地上。在继承中创新,以改革思维创新履职方式,使政协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学习中进步,持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不断开创政协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闭幕。
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_胡昌升当选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任振鹤当选甘肃省省长
新华社兰州1月19日电 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9日选举胡昌升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藏族)、马廷礼(回族)、胡焯、李沛兴、俞成辉、戴超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任振鹤(土家族)为省长,程晓波、张锦刚、赵金云(女)、李刚、雷思维、黄瑞雪、陈得信为副省长;选举王赋为省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王中明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甘快说】本台评论:锚定目标真抓实干 团结奋斗富民兴陇
凝聚前行力量,吹响奋进号角。今天(1月19日)下午,省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真务实、提振信心、催人奋进的大会。代表委员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为新时代新甘肃谋发展。共识在会场内外凝聚,信心在陇原大地升腾。 时代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2022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经济承压而上、逆势而进,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总量再上历史新台阶,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跨过万亿的基础上,2022年迈上了11201.6亿元的新台阶,比上年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高质量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振奋人心的新成就。 宏图已绘就,重在抓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项工作的“纲”和“魂”,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铆足干劲把该办的事办好,增强冲劲把能做的事做实,保持闯劲把定下的事干成。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大事,做好群众切身有感的小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崭新业绩。
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_【甘快看】敦煌风·两会热评|夯基固本 助力基础设施支撑迈上新台阶
任冠青 夯基固本,方能蓄势谋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省长任振鹤指出,今后五年,甘肃将努力实现“基础设施支撑迈上新台阶”,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往往有一种特殊的“魔力”。不管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科学规划的水网布局,还是稳固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智能化驱动的新基建项目,都能够形成不容小觑的“乘数效应”,带来数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可以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投资当下,又是着眼未来。 近年来,甘肃交通、水利、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改善,交出了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单”。随着地图徐徐展开,全省东进西出、南拓北展的公路主骨架逐渐“点亮”。公路总里程、铁路运营里程、高铁里程达到15.7万公里、5765公里和1600公里,分别比2017年增加1.5万公里、730公里和447公里。干支线机场9个,航空运输服务市州覆盖率达到79%。 实施一批骨干水网、民生水利、水生态保护和防洪抗旱减灾工程,建成引洮二期骨干、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总干渠、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一期、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等工程。白龙江引水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兰州、天水告别单一水源历史;新增年供水能力5亿多立方米,全省缺水少水状况有效改善。在城市建设方面,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对供水、排水、供暖、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保护等等,无不体现着精细化管理的治理思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创造着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熟悉甘肃省情的人,都会深知这些成绩的得来不易。就拿交通建设来说,在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山地、高原、河谷、戈壁等多种地貌交错分布,有时哪怕是100米的工程,也要历经自然界的重重考验。据工程师介绍,在被称为“中国罕见、世界难题、地质博物馆”的胡麻岭隧道,每前进不到1米就会遇到塌方,感觉就像在豆腐脑中打洞。打通这173米,他们整整用了6年的时间。纵然至坚至难也要全力攻坚地努力,说到底,都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让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舒适、幸福。 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很快就显现出来,为甘肃带来了一波又一波发展变化和惊喜。 我们看到,在铁路公路的带动作用下,甘肃的优质药材、特色农产品等有机会更顺畅地走出大山,远销千里之外;打通基础设施的梗阻后,旅游、务工、经商者来往通行更为便利,很多地方因此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破局”之路;引洮供水、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等重大工程全面建成后,沿线的村民们告别了传统打水方式,实现了“用水自由”……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未来,我们要让基础设施支撑迈上新台阶,发挥更为强劲的“乘数效应”,最根本的还是要科学规划、精准发力,立足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把资源用在真正有利于民生,能够为当地带来巨大辐射带动作用的地方。 当下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升,新技术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下好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领域的“先手棋”,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更新迭代,才能抓住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发展机遇,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无极5注册平台_【甘快看】两会快评|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张文博 民生支出连年保持在80%左右,每年兴办10件民生实事,城镇新增就业183.3万人……仔细梳理过去五年的民生成绩单,一笔笔民生投入、一组组成果数据,深刻体现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坚定决心。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让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23年,我省将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兜牢基本底线,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省委省政府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办好10件民生实事。 虑民也深,则谋始也精。10件为民实事,事事关乎民生,件件顺应民意,真正想到了群众的心坎里,充分彰显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与责任担当。我省将在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养老服务、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水利、交通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民生项目,既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又打基础、管长远、利全局,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支撑。 一张张民生清单,让我们对2023年有了更多期待。各级各部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件接着一件办,让民生实事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用心用情用力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