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民勤人的多年治理,昔日的风沙口长出了成片的梭梭林。 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
东边是沙,西边是沙,北边还是沙——从卫星地图上看,位于甘肃省武威市的民勤县就像一把绿色的楔子,钉在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之间。
这枚楔子不大,却少不得。若是丢了这道屏障,腾格里与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将连成一片,对于河西走廊甚至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来说,后果不堪设想。
2020年初,记者来到民勤县时,在宾馆、饭店和公共厕所,到处都能看到“节约用水”的标语。节水是刻在民勤人骨子里的基因,因为缺水造成的危机,至今令民勤人痛彻心扉。
2004年夏天,民勤县唯一的地表水调蓄工程——红崖山水库彻底干涸,库底朝天。同时,县境内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植被严重退化。专家预测,民勤的地下水将在17年内开采完,到时民勤绿洲将完全消失。
“央视《新闻调查》为此专门出了一期节目,叫《无水的绿洲》,当时我正在昆明工作。”当记者采访甘肃青梭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马俊河时,他仍清晰地记得这个14年前的节目。“因为对我的刺激太大了,我生在民勤,从小生活在沙子中间,并不害怕风沙。但那一次,突然发现我的家乡就要被沙漠吞噬了。”
“三趟路口三趟沙,大风一起不见家”,民勤人与黄沙相伴,但他们没想到,因为缺水,因为沙漠,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竟然快要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急剧恶化的自然环境给民勤人敲响了警钟,生态治理刻不容缓。2007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民勤县开展大规模的生态治理行动。哪里有风沙,就去哪里治;加大调水力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不准随意开采地下水,关闭3000多口机井……防沙治沙,注水节水,齐头并进。
先用犁在沙漠上开出一道道笔直的沟槽,再把稻草均匀地铺在刚犁出来的沟上,然后用铁锹铲起沙子压住稻草的中部,这就是“压沙”。每到造林时节,一个个治沙队就穿梭在沙漠,用稻草为浑黄的大漠编织“方格毛衣”,再在每个方格中间栽下梭梭树。红色、粉色、绿色、蓝色……治沙队妇女们的头巾成为沙漠里最美的风景。在民勤,干部群众义务投工投劳,压沙造林渐成全民行动。
青土湖、老虎口、龙王庙、勤锋滩……一个个大的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民勤人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了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牢牢锁住了肆虐的黄龙。
“这其中,青土湖是最难治理的。”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工程师张世虎告诉记者。位于民勤县最北端的青土湖,曾是水草丰美之地。但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因进入民勤境内的地表水大大减少,青土湖完全干涸,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
“青土湖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的地方,东南西北各个风向都有,非常复杂,而且沙丘的形状也不规则。”张世虎说,“我们从2005年开始在青土湖治沙,但常常是春天压沙种树,秋天一场风又给埋掉了,我们只能再压沙,再种树,反复了好几回。”
民勤人发现,治理青土湖,光种树还不够,由于缺水,治理区植被生长缓慢,常常被肆虐的黄沙淹没,功亏一篑。
水对民勤人来说,就像生命一样宝贵。2004年红崖山水库的干涸迫使甘肃省紧急从黄河调水,恢复了水库来水。之后,逐年增加的调水量和上游来水保障了红崖山水库的运行。
为进一步改善青土湖区域的生态环境,促使该区域的植被得到有效恢复,2010年,位于民勤县城南30公里的红崖山水库首次向青土湖注入生态水量1290万立方米,使干涸50多年之久的青土湖形成3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2010年后,青土湖生态配水比例逐年增加,水域面积从3平方公里增加到如今的26.7平方公里。
当记者来到青土湖时,正是隆冬时节,湖面已经结冰,覆盖了厚厚的雪,黄色的芦苇在寒风中摇曳。当地人告诉记者,要是早几个月来,能看到比这更美的景色。芦苇丛生,碧波荡漾,这里已成候鸟的迁徙栖息地。
马俊河在2007年回到了民勤,带着20个朋友在村子东边种下了1万棵梭梭树。这样的志愿活动,马俊河一干就是13年。他从网上招募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来民勤种梭梭,还推出购买认领梭梭树的模式,认领者出钱,他们种。志愿活动越做越大,马俊河的思路也越拓越宽:不单要种绿固沙,还要让当地人分享到生态治理的红利。
2013年,马俊河创办了“梭梭农庄”和“乐活沙宝”特色农产品品牌,帮民勤农民打开了互联网销售渠道。北京一家公司将民勤人治沙种瓜的事情拍成视频,放到网上,一下子就火了,民勤蜜瓜也从之前的五六角一斤一下子涨到一块五六。
民勤蜜瓜的成功是民勤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人的付出和沙漠的产出在民勤越来越相得益彰。为了发展节水设施农业,一个个日光温室大棚建起来了——种人参果的、种蜜瓜的、种沙葱的……比比皆是。在与漫天黄沙的搏斗中,民勤人治沙,也治了穷。
经过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民勤这块越来越大的绿洲,更加牢固地扎根在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呈现出勃勃生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6月24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