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甘肃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为甘肃开放发展赋予了重大历史机遇。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一带一路”建设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化为现实、从“大写意”推进到“工笔画”,逐步构建起甘肃开放发展的新格局。为全景展现甘肃“一带一路”建设的立体画卷,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立足‘三新一高’ 筑梦‘一带一路’”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为我省开放发展赋予了重大历史机遇;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再次强调,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为我省准确认识发展历史方位、时空背景和时代坐标指明了着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委、省政府强化最大机遇意识,出台新时代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五个制高点”规划,制定配套实施方案,谋划具体实施路径,全力推进工作落实,努力在积极参与、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上发挥了甘肃功能、体现了甘肃作为、彰显了甘肃担当。
甘肃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坐中联六(省),具有承东启西、南拓北展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我省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有目共睹:文博会、兰洽会、药博会等节会品牌效应持续扩大;兰州铁路口岸、航空口岸和敦煌航空口岸先后建成投运;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以及木材、汽车整车、粮食、肉类等10个指定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成运营;兰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列入第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多式联运项目列入国家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兰州和天水先后获批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一批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临空产业园区和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建成投运。
随着平台建设趋于完善,我省蓄力发展的方向更加聚焦,取得的成效更加凸显。
——文化方面,重点打好历史文化、生态体验、民族风情、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工业科技“六张牌”,打响“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整体品牌,成功举办4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被文旅部誉为文旅融合的典范。《丝路花雨》等多台优秀剧目和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项目赴欧亚非20多个国家举办演出展览活动。积极推动中医中药等优势特色产业走出去,在匈牙利、白俄罗斯等国家设立16家海外中医中心或岐黄中医学院,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迅速生产1.3万付“甘肃方剂”支持白俄罗斯抗疫行动。
——枢纽方面,先后开通“兰州号”“天马号”“嘉峪关号”“金张掖号”国际货运班列,自2014年以来,甘肃共开行中欧、中亚、南亚公铁联运、陆海新通道及“中吉乌”中亚新通道4向5条国际货运班列,累计货运145.6万吨,货值26.4亿美元,为稳定国际贸易供应链发挥了积极作用。甘肃独有的南亚公铁联运特色班列发运325列。
——技术方面,以兰白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积极开展国际技术研究、转移、培训合作,认定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88个,累计实施国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50多项。
——信息方面,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信息港”为抓手,建成投运兰州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金昌紫金云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打造以甘肃为支点,服务西北,面向“一带一路”部分国家的信息通信枢纽。
——生态方面,一方面立足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定位,推进祁连山、黄河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治理,另一方面坚持走绿色发展新路,设立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生态产业占GDP比重达24.2%,“两山理论”深入人心、成效明显。
视野打开,豁然开朗,“朋友圈”不断扩大,合作共建的氛围日益浓厚。我省与四川、重庆、广西、海南、浙江、内蒙古、青海、陕西等相关省份签署经济社会合作协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境外商务代表处13个,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甘肃与40个国家建立了63对友城,其中与“一带一路”沿线18个国家建立了27对友城。全省39家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79个国际营销网点,主要分布在尼泊尔、俄罗斯、泰国、哈萨克斯坦等22个国家和地区。金川公司印尼红土镍矿项目、天水华天科技马来西亚集成电路封装项目等一批“走出去”项目进展顺利。
2014年以来,我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贸易额1074.04亿元,占贸易总额比重达36.2%,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