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言献策】苏海明代表: 以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苏海明代表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 张富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了具体部署,既有目标任务,又有具体路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全国人大代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苏海明说。 城市更新,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城市长远发展,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 “总体来看,近年来,我省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行业发展规划指标顺利完成,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但仍然存在发展水平较低、质量不高、管理滞后等突出问题。”苏海明说,比如我省各城市(县城)大部分设施建成时间长、年久失修,更新改造不及时,城市内涝、地下管线安全事故等各类“城市病”集中叠加显现,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便利和城市整体品质。进入新发展阶段,宜业、宜居、宜乐、宜游是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总体目标是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苏海明表示,根据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我们将在“十四五”期间从加快存量住宅更新、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城市绿色发展,从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注重城市运行管理、增强城市发展动能四个方面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是临时性、阶段性任务,需要长远发展。”为此,苏海明代表建议,国家层面尽快对城市更新行动进行系统谋划,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保障措施等,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同时,加大对专项工作的支持力度,比如海绵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绿色社区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应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保障。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公布 甘肃27个村(社区)上榜
原标题: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名单公布 甘肃27个村(社区)上榜 人民网兰州3月11日电 (高翔)近日,司法部、民政部印发通知,决定命名北京市朝阳区小红门乡小红门村等1045个村(社区)为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根据名单,甘肃省共有包括兰州新区秦川镇炮台村在内的27个村(社区)上榜。 通知要求,被命名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要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切实发挥榜样表率作用;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教育引导农村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为全面依法治国奠定坚实基础,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甘肃省上榜的27个村(社区)为:兰州市红古区平安镇中和村、永登县武胜驿镇富强堡村、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下寨子村、甘谷县大像山镇西关社区、秦安县西川镇下王峡村、嘉峪关市钢城街道紫轩社区、武威市凉州区双城镇南安村、永昌县南坝乡何家湾村、敦煌市郭家堡镇土塔村、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普家庄村、肃南县红湾寺镇隆畅社区、华池县柔远镇李庄村、合水县段家集乡北头村、平凉市崆峒区东关街道东郊社区、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白银市白银区工农路街道永丰街社区、白银市平川区兴平路街道德政社区、通渭县马营镇赤砂村、临洮县太石镇后地湾村、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徽县伏家镇贺店村、西和县石峡镇高河村、陇南市武都区池坝乡孟家庄村、康乐县八松乡纳沟村、临夏市枹罕镇王坪村、临潭县冶力关镇关街村、兰州新区秦川镇炮台村。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全国人大代表范鹏: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原标题:全国人大代表范鹏: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人大教科文卫工委主任范鹏认为,“应急管理部门承担了更多社会管理职能,人民对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监管能力的期望值更高了。但我国当前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现实保障能力与新时代对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差距还很大”。 他建议,把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救援力量建设作为国家战略予以支持。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设立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救援力量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制定国家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五年规划,明确应急管理力量建设专项支持的方向和重大项目,并向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无极5网站_全国政协委员马全林:建设“森林乡村”促进生态富民
原标题:全国政协委员马全林:建设“森林乡村”促进生态富民 “去年全国两会,我向大会共提交了15份提案,全部收到了答复。”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副所长马全林一直关注生态治理。 马全林委员表示,他今年的提案中有关于支持“森林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容,希望通过聚焦甘肃生态保护,助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开展森林乡村建设不仅能增强森林生态功能效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也能促进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特色产业发展,对实现生态富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能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赵 梅)
无极五注册平台官网_甘肃省出台《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 9月底前实现60种电子证照共享应用
原标题:我省出台《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 9月底前实现60种电子证照共享应用 中国甘肃网3月11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甘肃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工作方案》指出,今年6月底前,我市将实现户籍证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跨省通办”;9月底前,实现结婚证、电子社保卡等60种高频电子证照的标准化共享和应用。 1 将为老年人提供更适用的智能服务 《方案》明确,提升“一网通办”能力,形成上下协同、一体推进“放管服”改革的良好格局。其中,我省将推行数据共享责任清单管理,6月底前,统一共享数据信息名称、项目内容、服务方式、提供方式、更新周期,加大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力度;9月底前,按要求共享数据资源,并推行高频电子证照共享应用。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印章和电子证照公共支撑系统,全面推广电子居民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等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等信息技术深度应用。聚焦公安、民政、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市场监管、不动产登记等领域,实现结婚证、电子社保卡等60种高频电子证照的标准化共享和应用。 同时,将加快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6月底前,梳理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事项,建立平台服务清单,实现“一表申请、一网通办”。9月底前,制定全省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办法,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电子档案系统功能,推动省市平台之间、市州平台之间实现评标专家、信息系统等资源跨区域共享、全流程在线交易。12月底前,健全完善各类公共资源电子交易系统,实现以数据电文形式完成公共资源交易全过程。此外,还将持续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12月底前围绕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普遍、适用的智能化服务。 2 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将成立专班 在项目服务中,我省将推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管家式”服务。3月底前,市(州)、县(市、区)在本级政务大厅设立招商引资项目代办中心或代办窗口,对各级招商部门认定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成立专班,提供从企业开办、项目审批到竣工验收全流程全周期“管家式”代办服务;9月底前,推行区域内投资项目免费提供评估评审结果,企业不再单独编制报告,行业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审批;3月底前对市县环境部门承接的审批事权进行全面梳理、列出清单,针对审批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开展针对性培训,对承接能力不足的市县或项目,组织专家开展现场帮扶;加快推进企业对标竞价的“标准地”制度落地实施,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先期开展新增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试点。 同时,依托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服务平台,有条件的地区推动实现政务大厅登记注册、公章刻制、发票申领、职工参保、公积金缴存、银行开户线下大厅“一窗通办”,提高企业注销便利化水平,实现企业注销“一网办”。还将实施企业信用分级分类监管,6月底前,建立全省统一的信用分级分类指标体系。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6月底前公布事项清单,制定办理流程、明确适用对象;12月底前,对清单内各类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进一步解决企业和群众办证多、办事难等问题。 3 惠企便民政策和业务在线办理“不来即享” 6月底前,我省将完成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二期建设和相关涉企优惠政策清单梳理,推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行业技术中心认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认定、工业设计中心认定等事项业务网上办理,实现科技奖补资金、涉企公积金、就业补助等更多惠企便民政策和业务在线办理、“不来即享”。同时,推动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信易贷”平台)、甘肃省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陇信通”平台)、甘肃省保市场主体平台招商“经营贷”、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等平台运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4 实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号响应” 我省将实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一号响应”。3月底前,制定全省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整合建设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6月底前,省级和未建12345热线的市州完成热线平台建设,已建的市州做好升级改造,实现政务服务全省一个号码响应,打造“7×24小时”不断线的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同时,6月底前,由市州政府集中公布乡镇(街道)、村(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统一编制事项实施清单,实现事项名称、类型、编码、申请条件、申报材料等要素在本市州统一规范。9月底前,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及国家秘密等事项外,原则上乡镇(街道)、村(社区)线下办理的事项全部在甘肃政务服务网开通网上办事入口,公布事项目录和办事指南信息,实现网上可办。 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以加快推进异地就医结算备案等73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不动产登记等137项事项“省内通办”为目标,6月底前,以兰州市、兰州新区、定西市、临夏州为试点地区,以务工人员为主要对象,加强与劳务输出重点省份的沟通衔接,通过网上受理和异地代收代办等方式,实现户籍证明、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跨省通办”。9月底前,兰州市与其他市州通过统一标准、建立互认合作协议,推出一批线下线上互认互办事项,实现异地代收代办和无差别受理。 此外,6月底前,我省还将制定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评价标准,形成“一事一评”“一次一评”工作规范,提升办事企业和群众主动评价率,做到“政务服务好不好,让企业和群众说了算”。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昕
无极五注册平台官网_甘肃临夏市举行重点项目开工仪式 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225个总投资639亿元
人民网兰州3月5日电 (高翔)3月5日上午,甘肃省临夏市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在临夏市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举行。当日,临夏市一季度总投资154亿元的46个项目集中开工。 据了解,临夏市论证储备“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591个,总投资达1523亿元。今年临夏市计划实施总投资639亿元的重点项目为225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河州牡丹园、城郊花卉市场基地、枹罕牡丹文化产业园、南龙龙凤山森林文旅景区、折桥树莓种植基地、棚户区及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等第一季度46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54亿元,涵盖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础提升等方面。 临夏州州委书记郭鹤立表示,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为临夏市高质量发展夯基筑台、凝聚势能,让各族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