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伟文深入基层慰问春节期间坚守一线工作者时强调 立足本职工作 加强值班值守 确保全市人民过一个幸福祥和的新春佳节 中国甘肃网1月22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1月2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深入基层一线,看望慰问春节期间仍将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生产建设工人、环卫工人和执勤交警,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及新春的祝福。 每到一处,张伟文都会亲切慰问值班值守人员,并为他们送上慰问品。“过去一年,每个人都不容易,特别是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在疫情期间用无私与汗水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他说,我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大家一年来的努力与付出,也祝你们和家人在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张伟文还叮嘱在节日期间仍然坚守在一线的干部职工,要立足本职工作,牢记目标使命,加强值班值守,扎实做好春节期间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全市人民过上一个平安、祥和、幸福的新春佳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超
无极五测速注册_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2年1月—12月全省14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情况
2022年1月—12月,全省14个地级城市优良天数比例为90.2%;PM2.5浓度均值为26微克/立方米;PM10浓度均值为57微克/立方米;SO2浓度均值为12微克/立方米;NO2浓度均值为22微克/立方米;CO浓度均值为1.1毫克/立方米;O3浓度均值为134微克/立方米。 2022年1月—12月,全省14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由好到差分别为:甘南州、陇南市、嘉峪关市、张掖市、庆阳市、酒泉市、金昌市、天水市、定西市、临夏州、武威市、白银市、平凉市、兰州市。 2022年1月—12月,全省14个地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排名由好到差分别为:陇南市、兰州市、天水市、临夏州、白银市、张掖市、酒泉市、武威市、甘南州、定西市、嘉峪关市、庆阳市、金昌市、平凉市。 说明: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是综合考虑了PM10、PM2.5、SO2、NO2、CO、O3六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越靠前,该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越好。3.主要污染物项目名称越靠前,该污染物在当月为主要污染物占比高。“/”表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
无极五登录网站_省生态环境厅发布2022年1月—12月全省14个地级城市及兰州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
2022年1月—12月,全省74个国控断面优良(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体比例为95.9%,劣V类水体比例为2.7%。 2022年1月—12月,全省14个地级城市及兰州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由优至劣分别为:张掖市、嘉峪关市、金昌市、酒泉市、兰州新区、武威市、陇南市、兰州市、甘南州、临夏州、天水市、白银市、定西市、平凉市、庆阳市。 说明:城市水质指数越小,说明地表水环境质量越好。
无极5网站_2018年以来省检察院党建工作综述
原标题:党建引领聚合力 固本强基阔步行 ——2018年以来省检察院党建工作综述 2022年11月,甘肃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党支部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大新修订的《党章》。 石丹丹 2018年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2019年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2020年开展“一活动两行动”并接受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巡视、2021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及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五年来,省检察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引导机关干部在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工作方法上紧跟新时代党建步伐,为高质量检察履职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 加强理论学习 筑牢思想政治根基 组织是“形”,思想是“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既要“造形”,更要“铸魂”。 五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教育引导机关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省检察院制定《省检察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暨省检察院机关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突出“关键少数”、突出全员覆盖、突出研讨交流,结合实际及时下发学习宣传贯彻通知,抓深抓细抓实理论武装。认真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充分发挥省检察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学作用。2018年以来,共组织召开院党组理论学习147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24次,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同时,省检察院以“五个一”工作机制为抓手,通过强化组织推动、拓展平台载体、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提升实效等措施扎实推进年轻干部学习研究小组工作。多次组织党员干警赴张一悟纪念馆、两当兵变纪念馆、八步沙六老汉治沙纪念馆、白银市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兰州烈士陵园等地,开展多种主题、多种层次的活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夯实基层党组织 锻造坚强战斗堡垒 检察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延伸到哪里。过去五年,省检察院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以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从组织、队伍、阵地等重点领域发力,推动机关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优化设置,严密党的组织体系。按照《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召开省检察院第六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机关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对兰铁、林区、矿区三个分院的党建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和跟踪问效。同时,针对内设机构改革和人员变动情况以及换届期限要求,及时制定换届改选实施方案,严格改选程序和标准。2018年以来,共完成91个(次)基层党组织换届改选。 ——抓小抓细,强化日常监督。省检察院始终把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党的基本生活制度摆在突出位置,严格遵守执行。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使用甘肃党建信息化平台的通知》,对学习使用“甘肃党建”APP情况进行检查通报。2020年以来,先后8批次对所有支部进行了督促检查。目前共有10个支部被省直机关工委树为标准化党支部。 ——选优配强,建设过硬干部队伍。2018年以来新发展党员68名;出台机关党支部阵地建设方案,制发《党支部工作挂图》,建成3个高标准党员活动阵地;激励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强党性铸就忠诚干净担当之魂。 持续改进作风 推动机关党建提质增效 五年来,省检察院始终坚持严的总基调,不断加强机关纪律作风建设。积极实施《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党组与派驻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纪检监察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协调暂行办法》,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检向纵深发展;持续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基层减负专项检查,重点精简的三大类文件压减69%,会议数量大幅减少。 强化党风廉政教育。建立领导班子成员主体责任清单和检察人员廉政档案,坚决执行“三个规定”,做到“逢问必录”,决不让“零报告”架空好规定。坚持“刀刃向内”,借助第二批检察队伍教育整顿,着力整治政令不畅、执行不力问题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机关作风顽疾。 强化正面引导。举办《检察心向党,奋进新征程》新时代检察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集中观看各类专题教育片;举办以“弘扬英模精神 铸就忠诚检魂”为主题的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邀请检察英模讲述先进事迹和从检感悟;举办献身检察事业“老检察人”讲优良传统活动,通过“面对面”“融入式”的聆听感悟,让干警思想受洗礼、灵魂受触动。 新发展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呼唤新作为。省检察院将持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持续推动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发展,为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_全省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会议召开
中国甘肃网1月2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全省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会议近日在兰州召开。 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研究把握新形势新征程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部署和推动全省党校(行政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系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充分发挥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作用、研究阐释的主阵地作用、宣传宣讲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走深走实。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精神,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将所学所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办学治校水平,持续提高新时代党校(行政学院)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要坚持党校姓党、从严治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提升办学治校水平,切实发挥好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职能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更大贡献。
无极5登录_我省14个地方和单位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称号
中国甘肃网1月2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近日,国家民委发布《关于命名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的决定》,命名283个地区、单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我省张掖市、武威市、嘉峪关市和兰州市城关区、平凉市华亭市、武威市凉州区、酒泉市敦煌市、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天水市秦州区中城街道、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张掖中学、兰州民族中学、天水市教育局、甘肃省民族歌舞团等14个地方和单位榜上有名。 近年来,我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为抓手,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有力促进了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涌现出一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群众认可度高、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为各族干部群众树立了榜样,增进了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已成为民族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71个地方和单位获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命名,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深根植陇原各族儿女心灵深处,汇聚起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