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5注册-无极5测速官网

无极五【Q21149162】平台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注册开户_坚定信心不动摇——甘肃省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原标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系列报道之一】   坚定信心不动摇   ——我省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开栏的话   去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就脱贫攻坚强调指出,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   一年多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拼搏的干劲,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确保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报道”专栏,反映陇原儿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全面夺取精准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的实际行动和成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范海瑞 徐锦涛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去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让甘肃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更添信心和干劲。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春去夏来,甘肃大地宛如一把绿色的如意,深深嵌在祖国西北的大地上。时钟滴答作响,从陇东到陇中,从河西到甘南,陇原儿女斗志高昂,正以坚定的信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坚定信心谋发展   “我们前进村跟华西村相比,以前只能说是人家的‘九牛一毛’,现在可以说是‘九牛一腿’,未来,我们要力争成为‘九牛一牛’。”在近日举办的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前进村党委书记马志祥讲完这番话后,台下掌声雷动。   马志祥的这番豪言壮语,要是搁在几年前,台下的村民们都会觉得这是说大话,然而如今,村民们用掌声对此表示了认同和期待。   前进村,曾经是并不富裕的一个小村子。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这里已成为河西走廊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脱贫攻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事情,能不能脱贫、能不能致富,信心很重要。”在马志祥看来,只要踏实肯干,努力奋斗,就一定可以实现脱贫致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张掖实现脱贫致富的村子比比皆是。   来到甘州区花寨乡柏杨树村,村党支部书记鞠兴用朴实生动的语言道出了柏杨树村的今昔对比——“以前,我们村是贫困村,现在,成为示范村;以前,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柏油路通到家门口,路灯照亮房前屋后;以前村干部说种菜,村民笑侃‘如果能种出菜,公鸡都能下蛋’,现在村干部说种菜,村民二话不说立刻行动……”   在鞠兴看来,柏杨树村之所以能够旧貌换新颜,关键就在于坚定信心,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抓党建促活力、抓基地促产业、抓“三变”促增收,扎实走好“支部+基地+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的脱贫路子,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现在我们正在扎实细致开展巩固工作,确保已脱贫群众真脱贫、不返贫。”鞠兴说。   观念一变天地宽   入夏的兰州高温已到摄氏30度,街头巷尾不乏穿着短袖的市民。来到榆中县马坡乡,不远处马衔山高高耸立,山脊上一道洁白的雪线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领略到别样的风景。   “我们这里海拔高、温差大、紫外线强,以前相当一段时间都属于榆中县贫困地区,但自从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坡乡党委书记高辉民说。   变化缘于观念的转变。   榆中县是高原夏菜的主产区之一。凭借水土适宜、生长周期长,马坡乡高原夏菜的品质在全县位居前列。但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都是等着菜贩子上门收购蔬菜,价格往往上不去,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并不高。   在脱贫攻坚行动中,马坡乡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支撑高原夏菜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鼓励农民借助互联网,打造特色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提高蔬菜产业附加值。   “全乡已成立了10多家电商合作社,现在大量的鲜菜及加工品都实现线上销售,去年的电商营业总额超过了1000万元,其中有一家超过了500万元。”高辉民说,以前是大家蹲在地头等收购,而现在目光已经转向了全国大市场。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马坡乡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全乡“造血”能力持续增强,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产业帮扶,全乡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实现稳定脱贫,有信心在年内全面实现‘清零’。”高辉民说。   观念转变,信心愈坚。   在形成“高原夏菜+电子商务”产业格局的基础上,马坡乡已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后续动力。   “马坡乡环境优美,去年抵达或过境的人数超过了100万人次,具备一产、三产协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信心十足。”高辉民说。   绿色相伴底气足   在甘南州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村民高吉庆是卓尼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脱贫攻坚走深走实的受益者之一。   高吉庆有两个孩子,都在上学。2016年,由于妻子突然生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各级帮扶干部陆续来到了他的家中。   博峪村与大峪沟风景区毗邻,旅游资源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在当地逐步深入人心,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   在各级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高吉庆开办了一家农家乐。几年下来,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日子越过越红火。   “去年收入了十二三万元,今年自上个月重新开张以来,已收入了2万多元。”高吉庆说,今年卓尼县要对博裕村旅游环境再次改造提升,相信今年的收入一定会比去年好。   在博峪村,这几年,通过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脱贫的贫困户不在少数。   “目前,全村一共开办26家农家乐,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带动了36户贫困户走向富裕。”木耳镇镇长陈继荣说,通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博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清零。   博峪村的嬗变只是卓尼县近年来夯实产业基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这几年,卓尼县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方面深挖“牛羊菜薯药”等传统产业优势,着力拓展产业链条、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瞄准乡村旅游、光伏和特色种养等适宜产业重点培育,在壮大规模、强化带动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稳定增收难题。   “通过打造全域无垃圾治理升级,推动‘生态文明小康村’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卓尼县乡村面貌发生喜人的变化。”卓尼县委书记杨武说,有信心一鼓作气,确保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测速注册_【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甘肃岷县:从合作社到联合社的“晋级”之路

  原标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甘肃岷县:从合作社到联合社的“晋级”之路    新华网兰州5月18日电(杨晓晶)走进定西市岷县茶埠镇大竜村的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48岁的陈金芳正在院子里晾晒黄芪。   陈金芳在晾晒黄芪。新华网发(杨晓晶 摄)   陈金芳是大竜村村民,一直以来她的收入都靠种植药材,在来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上班前,她除了种好自家的四亩地外,还在县城帮别人打工种地。   “之前帮别人种地的时候,凌晨四点就要起床,晚了就找不到活。来这里上班后,走路八分钟就可以到,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到家里。”陈金芳笑呵呵地说。   陈金芳就职的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8月,由大竜村村委会牵头,村内致富能人和贫困户自愿参与构成,主要种植黄芪、当归、党参等药材。   合作社采用“党支部+合作社+电商+贫困户”“制药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和“统一采购、统一培训、统一购销、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的“七统一”经营模式,通过资金入股、订单农业、吸纳就业、产品入股、代购代销等多种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员工正在将黄芪切片。新华网发(杨晓晶 摄)   目前,合作社共吸纳了周边两个乡镇11个行政村包含286户贫困户在内的456户农户。2019年,合作社销售中药材160吨,销售收入共560万元,为社内贫困户共分红15.092万元。   近年来,岷县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以中药材产业为主的扶贫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一个个以中药材为主的合作社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三年后,大竜村党支部书记、益农中药材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邱富文有了成立联合社的想法:“成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就是想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2019年3月,岷县茶埠益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成立。   邱富文在整理当归。新华网发(杨晓晶 摄)   “联合社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比如说有一个10吨的大单,光靠我们一家合作社是无法供给的,但如果是五家合作社一起,那就比较容易了。”邱富文说。   目前,岷县茶埠益农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已步入正轨,谈及未来发展,邱富文希望可以吸纳更多的合作社加入,带动岷县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岷县2013年贫困发生率高达39.64%,截至2019年底,贫困人口已经从17.31万下降到1.43万,贫困发生率降至3.21%。(完)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登陆地址_【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甘肃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从“苦甲天下”到“蝶变新生”——定西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综述

  原标题:从“苦甲天下”到“蝶变新生”   定西曾因“苦甲天下”闻名,是全省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近40年来,定西市先后经历了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综合式扶贫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19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4.1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8%。全市1101个贫困村有982个脱贫摘帽,安定、陇西、临洮等5个县区实现脱贫,通渭县、岷县将于今年实现脱贫。   构建产业体系 筑牢脱贫之本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之策。定西市把产业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聚力精准施策,总结推广产业扶贫模式,全面构建产业覆盖体系,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支撑。   通渭县常家河镇便是全市以产业促脱贫的一个缩影。   该镇位于通渭县最南端,距县城约47公里,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过去,全镇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   选准产业,是产业扶贫最关键的一步。根据当地的自然和气候条件,近年来,经甘肃和山东两地农业专家考察,常家河镇大力引进山楂、花椒、樱桃等经济作物,建设千亩山楂基地、樱桃采摘园等种植基地。   据常家河镇党委书记穆维强介绍,全镇通过引进企业带动投资,培育促进产业;通过基地建设,发展壮大产业。以千亩山楂基地为例,最初建园时流转了当地1200亩土地,这些土地按照每年每亩400元给村民支付流转费用。此外,山楂挂果后合作社与农户按照7∶3的比例进行分红,预计带动42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500元以上,实现农户与合作社双赢。   据统计,2014年以来,定西市有75%以上的农户依靠发展产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其中59万余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种养产业实现稳定脱贫,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近七成,实现了特色产业对贫困村、脱贫人口的全覆盖。   保障饮水安全 润泽陇中群众   曾几何时,陇中群众望天祈雨。能畅快地喝上一碗干净水,是定西人民的夙愿。   渭源县西南部农村供水中心负责人文书龙说,以前当地群众都是靠天吃水。遇到干旱年份,饮水难以保障。远离水源地的群众,还要用三轮车拉水。有些村子水质不达标,不少人得了粗脖子病或软骨病。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全市兴建集雨水窖,实施人饮解困、氟病改水、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引洮一期农村供水工程,初步解决了全市农村群众吃水难、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2005年,在规划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过程中,经过科学论证,定西市及时转变思路,树立“大水源”理念,按照“一次规划,分批分步实施”的原则,以骨干工程、大中型水库等稳定水源为依托,实施远距离、跨区域、跨流域调水,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   2005年至2015年期间,先后建成渭源北部、临洮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引洮一期四项配套农村供水工程等一大批万人以上规模化供水工程,初步建成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目前,全市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63处,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3%以上,以集中供水工程为主、分散供水工程为辅的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已基本建成。   关注困难群众 强化就业扶贫   在临洮县,有一家按摩中心,按摩师都是盲人,其中不乏建档立卡贫困户。临洮县残联理事长孙碧兰介绍,这家按摩中心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吸纳有视力缺陷的人就业。县残联则积极开展技术培训,让有视力缺陷的人拥有一技之长,靠自己的双手寻求人生的光亮。   临洮县康家集乡中庄村的朱玉萍在17岁那年视网膜脱落。说起往事,朱玉萍的泪水禁不住流下来。命运的转变发生在2019年,在临洮县残联的帮助下,她不仅学会了按摩技术,还有了工作。“我以前在家里待着特别烦,现在在团队里和大家说说笑笑,很快乐。”朱玉萍说,“回到婆家地位也提高了,上次回家我婆婆破天荒地一大早起床给我做馍馍了。”朱玉萍感到自己的生活里有了阳光。   就业扶贫,不仅帮助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还有利于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人生价值。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定西市统筹抓好劳务输转、劳动力培训、扶贫车间建设、公益性岗位开发等4方面重点工作,着力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2018年以来,全市累计创建扶贫车间259家,吸纳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00余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3万余个,帮助1万余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户均年增收6000元。   定西、福州扶贫劳务协作工作还形成具有特色的“福定模式”。2019年10月17日,“通过实施劳动力季节性转移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定西市与福州市劳务合作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案例,也是全国东西部扶贫劳务协作入选的唯一案例。

无极五测速

无极平台网站_【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报道之一】坚定信心不动摇——甘肃省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原标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报道之一】坚定信心不动摇——甘肃省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开栏的话   去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就脱贫攻坚强调指出,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   一年多来,我省广大干部群众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拼搏的干劲,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确保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列报道”专栏,反映陇原儿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全面夺取精准脱贫攻坚战最后胜利的实际行动和成效。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范海瑞 徐锦涛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去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让甘肃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更添信心和干劲。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春去夏来,甘肃大地宛如一把绿色的如意,深深嵌在祖国西北的大地上。时钟滴答作响,从陇东到陇中,从河西到甘南,陇原儿女斗志高昂,正以坚定的信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坚定信心谋发展   “我们前进村跟华西村相比,以前只能说是人家的‘九牛一毛’,现在可以说是‘九牛一腿’,未来,我们要力争成为‘九牛一牛’。”在近日举办的张掖市甘州区长安镇脱贫攻坚专题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前进村党委书记马志祥讲完这番话后,台下掌声雷动。   马志祥的这番豪言壮语,要是搁在几年前,台下的村民们都会觉得这是说大话,然而如今,村民们用掌声表示了认同和期待。   前进村,曾经并不富裕的一座小村子。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已成为河西走廊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脱贫攻坚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事情,能不能脱贫、能不能致富,信心很重要。”在马志祥看来,只要踏实肯干,努力奋斗,就一定可以实现脱贫致富。   在张掖,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脱贫致富的村子比比皆是。   记者来到甘州区花寨乡柏杨树村,村党支部书记鞠兴用朴实生动的语言道出了柏杨树村的今昔对比——“以前,我们村是贫困村,现在,成为示范村;以前,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柏油路通到家门口,路灯照亮房前屋后;以前村干部说种菜,村民笑侃‘如果能种出菜,公鸡都能下蛋’,现在村干部说种菜,村民二话不说立刻行动……”   在鞠兴看来,柏杨树村之所以能够旧貌换新颜,关键就在于坚定信心,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着力抓党建促活力、抓基地促产业、抓“三变”促增收,扎实走好“支部+基地+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的脱贫路子,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现在我们正在扎实细致开展巩固工作,确保已脱贫群众真脱贫、不返贫。”鞠兴说。   前进村的养牛设施。   观念一变天地宽   入夏的兰州高温已到30摄氏度,街头巷尾不乏穿着短袖的市民。来到榆中县马坡乡,不远处马衔山高高耸立,山脊上一道洁白的雪线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领略到别样的风景。   “我们这里海拔高、温差大、紫外线强,以前相当一段时间都属贫困地区,但从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坡乡党委书记高辉民说。   变化缘于观念的转变。   榆中县是高原夏菜的主产区之一。凭借水土适宜、生长周期长,马坡乡高原夏菜的品质在全县位居前列。但长期以来,这里的农民都是等着菜贩子上门收购蔬菜,价格往往上不去,种植蔬菜的积极性并不高。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马坡乡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支撑高原夏菜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鼓励农民借助互联网,打造特色品牌,拓展销售渠道,提高蔬菜产业附加值。   “全乡成立了10多家电商合作社,现在大量的鲜菜及加工品都实现线上销售,去年的电商营业总额超过了1000万元,其中有一家超过了500万元。”高辉民说,以前是大家蹲在地头等收购,而现在目光已经转向了全国大市场。   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为马坡乡的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全乡“造血”能力持续增强,脱贫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产业帮扶,全乡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稳定脱贫,有信心在年内全面实现‘清零’。”高辉民说。   观念转变,信心愈坚。   在形成“高原夏菜+电子商务”产业格局的基础上,马坡乡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动力。   “马坡乡环境优美,去年抵达或过境的人数超过了100万人次,具备一产、三产协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信心十足。”高辉民说。   高原夏菜成为当地的一张名片。   绿色相伴底气足   在甘南州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村民高吉庆是卓尼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动脱贫攻坚走深走实的受益者之一。   高吉庆有两个孩子,都在上学。2016年,由于妻子突然生病,一家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各级帮扶干部陆续来到了他的家中。   博峪村与大峪沟风景区毗邻,旅游资源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在当地逐步深入人心,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干部群众的共识。   在各级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高吉庆开办了一所农家乐。几年下来,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日子越过越红火。   “去年收入了十二三万元,今年自上个月重新开张以来,已收入了二万多元。”高吉庆说,今年卓尼县要对博裕村旅游环境再次改造提升,相信今年的收入一定会比去年好。   在博峪村,这几年,通过生态休闲旅游产业脱贫的贫困户不在少数。   “目前,全村一共开办26家农家乐,户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带动了36户贫困户走向富裕。”木耳镇镇长陈继荣说,通过几年的脱贫攻坚,博峪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全部清零。   博峪村的嬗变只是卓尼县近年来夯实产业基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这几年,卓尼县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方面深挖“牛羊菜薯药”等传统产业优势,着力拓展产业链条、提质增效;另一方面瞄准乡村旅游、光伏和特色种养等适宜产业重点培育,在壮大规模、强化带动上下功夫,从根本上解决稳定增收难题。   “通过打造全域无垃圾治理升级版,推动‘生态文明小康村’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卓尼县乡村面貌发生喜人的变化。”卓尼县委书记杨武说,有信心一鼓作气,确保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美丽的博峪村。

无极五测速

无极5网站_林铎在甘肃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座谈会上强调 弘扬抗疫精神 凝聚强大力量 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原标题:弘扬抗疫精神 凝聚强大力量 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甘肃省援助湖北医疗队座谈会昨天下午在兰州召开,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学习先进楷模,弘扬抗疫精神,凝聚强大力量,努力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出席并讲话,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李元平主持会议,省领导王嘉毅、何伟及省政府秘书长李志勋出席会议。   援助湖北医疗队代表王彦成、王琛、杨建军、刘晓菊、宋霞分别作了发言。   林铎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援助湖北医疗队和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疫情发生后,我省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勇挑重任、无私奉献,不畏艰险、逆行出征,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中坚作用,展现出了良好精神风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学习宣传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优良作风,切实把从先进典型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条件下的疫情防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落实。要牢记使命、扛起责任,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   唐仁健在讲话时说,希望广大医务工作者发挥专业特长和实践优势,推广高效管用的防控措施,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等方面建言献策,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促进我省医疗事业加快发展贡献力量。发扬战“疫”精神,发挥榜样带动作用,为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各相关部门要靠前服务,解决好前线医护人员的难心事、忧心事,做好典型宣传,激励全省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大干快上,努力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无极五测速

无极5网站_今年底甘肃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原标题:我省出台土壤污染防治方案   今年底全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中国甘肃网5月18日讯 据甘肃经济日报报道(记者 燕春丽)记者日前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土壤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近日研究制定的《甘肃省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确保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2020年底,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排放量比2013年下降10%,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等;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类清单,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到2020年底,全省受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面积达到6万亩、严格管控面积不低于1.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地区倾斜,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开展林地、园地产出食用农(林)产品质量检测;全面排查辖区内重点行业遗留地块,对辖区内从事过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制革、医药制造、铅蓄电池、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等行业企业关闭搬迁遗留地块进行再次排查。督促易地迁建、关闭退出的危化品生产企业加强留存废弃装置、危化品的安全管理与处置,确保腾退土地符合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