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刘长根在金昌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强调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社会治理生动实践 中国甘肃网11月22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谢晓玲)近日,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刘长根深入金昌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和基层政法单位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强调,要落实落细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维护安全稳定和社会治理的战略部署,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建设的生动实践。 刘长根强调,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机制。要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社区管理和网格管理相融合,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从城市和农村的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划分网格,优化网格员配置,做实做细做强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米”。要推行社区(村组)干部和网格员工作“一肩挑”,完善考核评价和待遇保障制度,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等工作能力水平。要准确把握职能定位,规范有效推进模块化、信息化、实战化建设,做到风险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无极5平台网址_【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组织书记专访】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新部署 引领推动区域新发展——访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组织书记专访】 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新部署 引领推动区域新发展 ——访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董文龙 连日来,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从党员到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涌动酒泉。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方向在哪里?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路径在哪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抓手在哪里?带着这样的思考,记者专访了党的二十大代表、酒泉市委书记王立奇。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酒泉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王立奇:我们将紧密结合省委赋予酒泉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不断对标对表,着力提升在河西走廊城市群中的经济首位度,增强辐射带动功能,推动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建强新能源产业大基地。充分发挥酒泉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坚持大基地建设、大电网外送、全产业链发展,统筹推进调峰电源、外送通道、大型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持续扩大新能源发电规模,做强风电、光伏、光热、储能、氢能、智慧电网六大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力争“十四五”末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总量达到4000万千瓦,建成辐射西北、全国领先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大基地。 二是打造辐射甘蒙青新的大枢纽。酒泉作为丝路节点城市,地处甘蒙青新四省交界。我们要加快建设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化全域交通布局,加大连接新疆、青海、内蒙古及河西走廊其他城市的公路、铁路干线建设力度,深入推进敦煌国际空港建设,打造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大枢纽。 三是高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积极顺应区域协同发展大势,以更宽视野推动核心功能承载区建设,科学规划引领,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对标一流打造肃州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和敦煌文化旅游核心功能承载区,集聚资源要素,强化聚合效应,切实提升城市群发展能级,不断增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入新时代,酒泉在国家和全省大局中作为生态安全屏障的作用愈加凸显,今后将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体现绿色发展? 王立奇: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部署,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酒泉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我们将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的政治责任扛好、扛牢。 一方面,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大祁连山国家公园在内的14个自然保护区管护修复力度,构建环境监测、预警长效机制,保持各类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抓好重点风沙口治理,阻止巴丹吉林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前移。针对极度干旱缺水的实际,实施深度节水、极限节水,不断优化用水结构,积极推进各类水利工程,优化水资源时空分布,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量相均衡。 另一方面,深入落实“双碳”战略。发挥新能源大基地优势,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强度双控,加快绿电园区建设,培育绿电制造业产业集群,吸引更高质量、绿色环保的项目落地,推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酒泉将如何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落脚点放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上? 王立奇: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我们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火热实践中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一是高水平打造群众生活环境。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不断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补齐生活性服务业短板,持续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同时,统筹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巩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成果,为群众创造更为安全的生活环境。 二是高水平打造区域教育中心。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从提高公办幼儿园入园比例到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不断深化高中教育改革到建设区域职业教育中心,打造区域内教育资源最具吸引力的城市。 三是高水平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借助市人民医院搬迁的契机,与一线城市重点医院深度合作,全方位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着力培育医疗水平高、救治能力强的特色专科和医师团队,打造医疗能力、医疗服务、医疗水平一流的区域医疗中心,更好服务毗邻地区及各大基地。
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_王赋在兰州调研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
原标题:王赋在兰州调研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 中国甘肃网11月22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甘纪)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赋21日在兰州调研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要持续筑牢疫情防线,从严从细精准防控,千方百计守护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王赋先后来到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兰州工商学院、兰州财经大学,详细了解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生活物资保供、医疗服务保障、师生人文关怀、教育教学等情况。他强调,要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完善校地协同机制,提高疫情防控科学化、精准化水平,提升学校疫情应急处置能力,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 王赋强调,要盯紧关键点位,细化实化防控措施,及时做好健康监测,严防疫情输入扩散。要强化物资保供,保障食品安全,尤其对疫情期间集中供餐企业加大监管力度。要畅通投诉平台和热线电话,主动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加强人文关怀,凝聚抗疫合力。要用心用情、充满温度,杜绝一刀切、简单化。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紧盯重点环节跟进监督、全程监督,下沉一线、督战结合,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推动疫情防控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
无极平台网站_【贯彻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书记马玉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守正创新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书记马玉萍表示,我们继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在前一阶段广泛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宣传宣讲等工作基础上,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鼓舞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团结奋斗。 11月18日,合水县固城镇组织小分队进村入户,以快板词和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马玉萍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的工作思路和落实举措。 一是高举思想旗帜,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我们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内容安排、学习管理、督促检查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巡学旁听和季度通报。组织各级宣讲团开展灵活多样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统筹线上线下,把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讲清楚、说明白。加快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分领域建设省级重点智库队伍,聚焦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重大举措推出一批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11月20日,玛曲县齐哈玛镇充分发挥“女子马背宣讲队”基层宣讲作用,深入冬牧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二是保持舆论强势,广泛汇聚磅礴力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我们持续做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道,办好精品专题专栏,组织全省各级媒体开展“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高质量推进“党组织书记专访”“二十大代表在基层”等专题采访报道,广泛宣传全省贯彻落实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守牢各类阵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把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融媒体汇集、向移动端倾斜,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三是培育价值之魂,不断提升文明程度。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重大部署。我们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任务,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着力开展“五大文明”创建,广泛弘扬新时代愚公精神、莫高精神,激发全省上下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11月19日,金塔县新华书店设置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专题图书展台,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权威、准确的读本。 四是坚定自信自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我们紧扣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用好甘肃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甘肃标识。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体系,深化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智慧广电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完善引导激励机制,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打造一批甘肃特色文艺精品力作。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陇原号”知名文化品牌和企业集团,推动文化和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文化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共青团阿克塞县委组织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青年之家”活动。 五是深化交流互鉴,讲好如意甘肃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我们统筹推进对外宣传,加强外宣议题设置,用好省、市、县三级外宣平台和各类外宣渠道,组织开展甘肃民族文化交流周等活动,以甘肃题材外宣展示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强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实施“海外传播官”培育工程,制作推出一批符合国际视野的融媒体产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挖掘提炼甘肃特有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大力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全面推动敦煌文化对外传播,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甘肃文化品牌。 “我们将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撑。”马玉萍说。
无极五注册开户_甘肃省政协召开《甘肃政协》编辑发行工作座谈会
原标题:省政协召开《甘肃政协》编辑发行工作座谈会 中国甘肃网11月22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省政协21日召开《甘肃政协》编辑发行工作座谈会,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陈青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主席王锐主持会议。 省政协党组对《甘肃政协》杂志创刊发行3周年表示祝贺。会议强调,政协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协事业的重要内容。《甘肃政协》杂志作为宣传政协理论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窗口,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对人民政协事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落实到办刊工作中。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刊姓党、党刊为党”,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要把握性质定位,注重体现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特色,注重表述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优势,注重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注重反映市县政协履行职能的实践,更好服务全省工作大局、服务政协事业发展、服务政协委员履职。要坚持守正创新,强化精品意识,切实把握时代要求和政协特点,用“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文章吸引读者,努力把杂志打造成全国政协系统有影响力、社会各界人士认可度高的高质量刊物。
无极五注册网站_【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
原标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奋力开创交通运输发展新局面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刘建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纲领性文献,作出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部署,为加快建设法治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同谋划实施“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和“交通强国”甘肃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落实到交通运输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使之成为引领新时期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理论灯塔和思想旗帜。 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性,始终坚持党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标志性的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必须深刻认识其重大政治意义,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能力、强化政治担当,毫不动摇坚持党对交通运输工作和交通运输法治建设的全面领导,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上来,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论述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交通运输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坚持把交通运输工作放到全省发展大局中去谋划、定位和推动。积极谋划和推进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形成全省“三廊六通道”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推动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实施“四强”行动战略部署,牵引带动全省协同联动发展,全方位提高我省综合立体交通协同发展、内畅外联和衔接转换水平。以强烈的政治担当扛起货车司机群体党建试点工作责任,进一步拓展党建工作新的重要阵地。强化对创新理论的学习运用,不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推动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性,着力打造人民满意交通和法治化营商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交通运输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始终牢记服务人民、服务大局、服务基层,坚持共享发展,不断提高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2021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近15.7万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2.5万公里, “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农村交通运输服务网络日趋完善,更好地适应了新时期服务乡村振兴需要。同时,我省交通运输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工作部署,以不断提升“一网通办”能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为落脚点,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切实关注群众呼声,推出22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运用到破解交通发展难题和解决民生问题中去。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优化了交通运输行业干事创业和营商环境,让人民群众成为交通运输治理的参与者、受益者、评判者。 牢牢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性,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系统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 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来源于实践、扎根于实践,为我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突出问题,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首先,坚持法治引领,以制度建设促进执法能力提升。积极推动交通运输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甘肃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甘肃省道路运输条例》已经分别经省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甘肃省公路条例》被列入省人大审议项目。制定《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工作规则》,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的要求贯穿于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印发《关于完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运行机制的指导意见》等规范执法工作的指导意见,并配套制定了26个措施办法,为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聚焦突出问题,持续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集中开展了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对全省4000余名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通过网络授课、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了全员轮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锤炼过硬作风,不断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的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三是严格规范执法,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2021年以来,通过明察暗访等方式进行了7次执法检查,及时下发了《执法监督通知书》,督促规范文明执法。梳理了22项行政处罚事项,在法定权限范围内给予企业容错纠错空间,进行适度有效监管。一年来,全省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共实施“两轻一免”案件3000余件,减少处罚金额280万元。通过柔性执法,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交通执法的“温度”,为民办实事的“热度”。 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要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忠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