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在北京市东城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参观展览。本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贾绍斌在为患者做手术。光明图片 王云兵在实验室内工作。光明图片 【获奖者讲述】 编者按 海内外侨界人才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资源,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一大批侨居海外的游子回归祖国,奋斗在科研一线,活跃在产业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汕头市考察时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建设事业同大批心系桑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华侨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爱国爱乡。 面向“十四五”,广大侨界人才展现出什么样的奋斗之姿?在爱国情怀感召之下,他们怎样积极创新,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我们特邀不久前中国侨联评出的5位“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得者讲述亲身经历,并请专家就如何更好发挥侨界人才作用点评建言。 把好钢用在祖国需要的“刀刃”上 讲述人:重庆钢铁集团首席技术专家、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肖勇 31年前,我还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作。当时,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但许多工程技术问题都需要咨询国外机构和专家。我由此萌生了出国深造的想法,便来到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土木工程专业博士。 读博期间,我提出了钢结构节点新设计理论。工作后,在参加南安普敦索伦特大学综合大楼设计工作时,我设想能不能把自己的理论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使结构同样安全可靠,材料消耗却大幅降低?说干就干。我很快拿出了设计方案,并被采用。随着这座欧洲第一栋半连接节点组合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拔地而起,我获得了英国皇家工程院杰出工业成就奖。这让我很振奋,也开始思考:好钢用在刀刃上。既然学有所成,能否让它在祖国释放价值? 2016年9月,我舍弃了在英国近30年的工作和生活,回国担任重庆钢结构产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侨居海外多年,我一直与钢结构打交道,一心想着把这些先进理念、管理方式、前沿技术带回家乡。然而,回国伊始,很多实际问题接踵而至。当时,国内钢结构还没有大规模市场应用,钢结构领域人才匮乏、技术体系缺失、产业链分散、研发投入偏低,严重阻碍着产业发展。而作为重庆市钢结构行业的龙头企业,重庆钢构必须在全市钢结构产业的全链条上率先做出示范。 办法总比困难多。回国三年多来,在各级领导支持下,我主持成立了涵盖装配式建筑、工业、现代化桥梁、综合管廊、智能停车库等领域的钢结构研发团队;带领团队在装配式建筑、智能停车库、钢制综合管廊等新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成果。在技术管理上,主持了长寿创新园、优顺标准厂房共2项国家示范工程。 随着国家发展,重庆市钢结构产业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势头不可估量。我将倾尽所学,带领团队研发核心技术,把“重庆钢构”品牌擦得更亮。 这里是我奉献所学、实现理想的最好地方 讲述人: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院长、心脏中心主任、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贾绍斌 自1984年进入临床工作至今,我从医已有30多年。多年来,定居国外的亲眷多次邀请我去加拿大、美国发展,但身为侨眷的我还是坚持留在国内。国外也许有更大平台、更高的薪水,但脚下这片土地才是我奉献所学、实现理想的最好地方。 20世纪末,我主持开展了宁夏全区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宁夏地区的心血管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救治水平却在全国垫底。那次调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后数年,心血管病的预防救治成为我学习攻关的重点。 1994年,我带领团队在宁夏率先开展了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刚开始,医疗设备不足、防护条件较差,每个手术日都要连续做十多台手术。每次做介入手术时,都要穿着近20斤重的铅衣,长时间在台上“吃”射线。有一段时间,我感觉筋疲力尽、不思饮食,血小板降到了4万/mm3,不及常人一半。家人“勒令”我休息一段时间,但心血管病人大多情况危急,不马上手术就有生命危险,我无法坐视不理,便咬牙坚持工作,慢慢调养身体。 为了及时了解国内外心血管医学发展的新动向,作为宁夏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我积极组织开展各种讲座和学习班。2010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11届宁夏国际心血管病论坛暨宁夏心血管专科年会。我还将中华医学会的大型学术会议引进宁夏,使这里的心血管医师就近学到国际先进的医疗技术、前沿进展,并精心选送优秀医生到国外进修学习。2014年开始,我带领团队为建立“宁夏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而努力,建起市、县、乡(村)三级救治模式和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宁夏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能力和水平。此外,我积极发挥侨联优势资源,在研修学习、科研攻关等方面,联系侨胞侨眷为家乡服务,促进宁夏和国内发达地区、国外医疗机构进行合作交流。 从最初开展一台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介入术需要8个小时到现在不到1小时,从只能接诊宁夏地区患者到服务宁夏和周边省区近2000万居民,这些改变都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我们多年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架好“侨”梁,让学院成为人才强磁场 讲述人: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常毅 我曾在美国硅谷高科技企业工作12年,虽然有着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与多位全世界顶尖科学家共事,但我却始终向往着回到祖国。2018年,我决定全职回国的消息传开,很多朋友都非常惊讶。其实,作出这个选择,特别要感谢我的硕士导师、博士导师,他们也是两位侨居美国的优秀学者——时任卡耐基梅隆大学教授、现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总监的杨杰教授,总是鼓励我不要放弃自己成为大学教授的职业目标;执教南加州大学的刘燕教授,总是鞭策我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并建议我在选择中国高校时不要只盯着北上广等发达地区。 2017年,国家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机会来了,我便积极向国内谋求发展。第二年,时任吉林大学校长的李元元院士将我引回母校,学校破格任命我为新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院长,目标是在祖国东北组建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人工智能队伍。我深感责任重大,全身心地投入学院组建工作中。2019年,吉林大学校长张希院士鼓励我们大胆探索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在他的支持下,我们把国际先进的准长聘制度引入吉林大学,不仅充分释放了青年学者的潜力,也大大增强了学院对国外高水平人才的吸引力。 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特别是侨居国外的高水平人才,是我过去两年的第一要务。出国宣讲、网络招聘、专家推荐,我们打出了组合拳。如今,学院已经成为吸引世界一流大学年轻学者的强磁场,已引进的人才也开始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并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好成绩。 “十四五”时期,如何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和团队一直在思考。我想,我们会更好地发挥“侨”梁作用,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为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贡献力量。 深耕生物制药领域,打破欧美绝对垄断 讲述人:甘肃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 罗顺 细胞培养基是生物制药的关键原材料,与终端药品紧密相关。长期以来,我国90%以上的培养基依赖进口,价格远高于美国市场价,使得国内中下游生物药品失去竞争优势,制约着国内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 2011年,我结束了近30年侨居海外的生活,从美国回到中国,为的就是一件事——创办甘肃健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打破欧美企业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绝对垄断。 公司成立之初,中国细胞培养基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在兰州,更是没有现成可用的人才。于是,我们先后引进了10多位高层次海外专家,通过海外专家传帮带,培养了一支超过50人的本土专业技术人才团队。 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刚开始几年,从投资方到合作方,都会不断向我发问:“怎么还没赚到钱?”“怎么还要投入资金维持经营?”然而,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些。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药企和科研机构用的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培养基,总觉得中国公司的技术和产品不如美国公司。改变这种误解,只有用行动。 埋头耕耘,终有收获。经过9年的行业积淀和市场检验,如今健顺已成长为中国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研发技术水平比肩欧美,工业化产能最大的培养基领军企业,在细胞培养基行业已形成强有力的技术、质量、价格、供货期等综合优势,已与国内外逾200家生物药企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颇让我们自豪的是,我们终于打破了欧美企业在生物制药领域的绝对垄断,改变了细胞培养基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有力助推了生物制药国产化进程,提高了中国生物制药和疫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将带领健顺,为提升本土生物药企的市场综合竞争力和核心技术优势不断努力,造福于民。 为祖国做出国际一流产品 讲述人:四川大学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王云兵 20世纪90年代,国内生物材料及器械领域刚刚起步,身在异国的我,心却一直牵挂着家乡。10年前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我偶然结识了我国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泰斗张兴栋院士,短暂的交流后,便坚定了回国奉献的信念。回国后,侨居美国近14年的我很快发现,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骨科生物材料及器械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地位,但在心血管生物材料及器械等研究领域尚属空白。我始终坚信,“中国人在国外做出一流的产品,回国后也一定能做出国际一流的产品”。于是,抱着这样的信念,我组建团队,建立起了目前国内领先、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心血管医用材料及器械创新研究平台。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下,我们研发出全球第一款预装介入瓣膜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开发的中国首个微创介入心脏瓣膜产品已在300多家医院展开临床应用;成功研发的全球首款微创介入自膨式肺动脉瓣膜系统,已在中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学中心进行临床应用,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挽救了大量危重患者的生命。近年来,我们开发的国内首款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已在100多家医院大规模临床使用,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制造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我还受邀参与并完成多个国家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的战略发展规划与咨询工作。浓厚的好奇心、严格的自律和强烈的报国使命感,在我看来,至关重要。前路还很长,我将不忘初心,为实现我国生物材料及医疗器械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无极5平台网址_脱贫故事
甘肃西和县——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本报记者 付 文 甘肃省西和县蒿林乡,平均海拔1575米。“乡亲们散居在半山腰,过去只能种点麦子、土豆,效益很低。”蒿林乡乡长郑清辉说。 为改变这一局面,蒿林乡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大面积种植花椒。农户申周稳响应号召,把家里5亩地改种花椒。“一棵树能产四五斤干花椒,一斤能卖五六十块!”有了申周稳这样的榜样,大伙也都纷纷改种花椒。现在,全乡花椒种植面积已达1.4万亩。 西和县委副书记杜宏程介绍,当地立足不同乡(镇)气候特点、资源禀赋,选择效益高、覆盖面广、市场前景好的优势产业。223个贫困村结合村情实际发展主导产业,通过产业脱贫12481户57328人。凭借着大力发展扶贫特色产业,今年全县22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减贫3.57万户16.2万人,整县高质量脱贫摘帽。 四川昭觉县署觉洼五村—— 修路养羊,做好旅游生意 本报记者 王永战 郑阿英所在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署觉洼五村,海拔3300多米。高山高寒的自然气候条件,让乡民们过去只能以种土豆、荞麦为生。2013年底全村还有贫困人口23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8.3%。今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5000多元,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这一变化得益于当地推进基础设施改造,发展产业。村干部们争取到修路资金,贯通村里的道路很快便建成。路修通了,住进了新房子,没有产业怎么行? 碰巧,赶上了凉山州和昭觉县支持开发旅游景区。随后,乡里和村里鼓励村民成立养羊合作社,筹集资金建设烧烤木屋,让有意愿的村民发展羊肉烧烤。今年仅7月,郑阿英卖烧烤的收入就超过了5万元。“多亏修了道路、建了旅游景区,引来这么多游客。” 建档立卡户凌小连—— 学习刺绣,做起电商主播 本报记者 张云河 今年2月间,建档立卡贫困户凌小连搬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干部到家里走访,建议凌小连去搬迁点里的扶贫车间——仫佬民族服装厂工作。到了服装厂,老师傅手把手地教凌小连马尾绣。做线、刺绣、配色,好学的凌小连上手很快。 脱贫路上,越干越有精气神。仫佬家园社区要组建电商主播团队“仫佬十姐妹”,凌小连立即报了名。为了把当地特产推介出去,她学会了直播技术,背熟了一条条产品台本。凌小连说:“每卖出去一件,幸福的滋味就多一分。” 喜事一件接一件。凌小连还走上公益性扶贫岗位,当上社区保洁员,每月能赚1500元。几个月前,儿子中专毕业,被安排在公益岗上班。女儿一年内给家里捧回6张奖状,乐得凌小连合不拢嘴……前不久,凌小连脱贫了。和她一起脱贫的,还有整个仫佬家园社区。
无极5平台_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
原标题: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 中国甘肃网12月24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省委常委会23日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工作。省委书记林铎主持会议并讲话。 省领导任振鹤、欧阳坚、孙伟、李荣灿、马廷礼、刘昌林、胡焯、宋亮、李元平、王嘉毅、石谋军、蒲永能及其他在兰副省级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在“十三五”即将收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面概括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系统部署明年经济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李克强总理对明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全省各级各方面要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会议指出,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作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最根本的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运筹帷幄和定向把舵,在于党中央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在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会议强调,明年是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要充分认识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五个根本”的规律性认识,把这些宝贵经验贯穿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一以贯之地坚持好落实好。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用系统观念谋划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准确把握党中央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安排部署,找准甘肃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比较优势,抢抓难得机遇加快发展步伐。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要求,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解放思想作为先导,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努力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家里手。 会议对做好岁末年初工作作出部署。会议强调,要确保“两节”期间农副产品充足供应,排查化解安全生产隐患,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和群众冬季取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要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巩固和保持良好发展局面。
无极五开户_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命名表彰大会在兰召开
12月23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命名表彰大会在兰州召开。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亚明 摄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12月23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亚明 张富贵)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命名表彰大会今天上午在兰州召开。会前,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任振鹤会见了参加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命名表彰大会的受表彰代表,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表示祝贺并合影留念。 省委副书记孙伟参加会见并在表彰大会上讲话。省领导李荣灿、蒲永能、吴明明、何伟、陈青参加会见并出席会议。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嘉毅参加会见并主持会议。省政府秘书长李志勋参加会见。 孙伟指出,近年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甘肃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省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孙伟强调,要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抓实抓好,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坚持学思用贯通、做到知信行统一,用伟大思想旗帜凝聚和激发全体人民紧跟共产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不断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软硬结合、实事求是,总结推广经验、巩固拓展成果,带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阵地平台,坚持守正创新,促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大会为受表彰代表颁奖。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县区、文明村镇、文明校园代表分别在大会上发言。
无极五登录网站_甘肃:学历学位驾驶证公证“跨省通办”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甘肃省司法厅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对学历公证、学位公证、驾驶证公证等公证服务事项实行“跨省通办”。 《通知》明确,“跨省通办”公证事项不再受执业区域限制。自2021年1月1日起,申请办理学历公证、学位公证、驾驶证公证,当事人可以向省内任一公证机构提出,公证机构不得以当事人户籍地、学校或驾驶证领取地不在执业区域内为由拒绝受理;公证书用于国外或港澳台地区的,应当由具备条件和能力的公证机构办理。 《通知》指出,申请人可以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司法部政务服务平台及相关链接,了解公证机构、公证员信息,查阅告知事项,在线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公证机构要建立网络服务平台,能够对学历公证、学位公证、驾驶证公证及其他具备网上申办条件的公证事项实现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反馈,全面落实当事人“最多跑一次”。公证机构能够通过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方式获取学历、学位、驾驶证等权威数据的,当事人可不提供原件。 《通知》要求,公证机构、公证员要通过核查教育、公安部门相关数据信息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当事人身份信息、证明材料的审查核实,确保公证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杜绝出现错证、假证。
无极五注册网站_这10家企业生产的11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新甘肃客户端12月23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干)今天,省药监局发布的2020年第52号药品质量公告显示,经甘南藏族自治州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等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标示为甘肃三陇安康药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生产的11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省药监局指出,标示为甘肃三陇安康药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生产的11批次药品,经抽检质量不符合标准规定。对检验不符合规定的药品,相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采取查封扣押等必要的控制措施,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产品涉及单位已经或正在进行立案查处,将于三个月内公开处理结果。对不合格产品及涉及的相关单位,各市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要加强监管,督促其查明问题原因,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消除风险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