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5注册-无极5测速官网

无极五【Q21149162】平台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平台首页_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规模和界别设置的决定

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规模和界别设置的决定 (2022年12月30日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   一、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规模为509名,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规模为101名。   二、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设界别30个,分别为: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无党派人士、工商业联合会、工会、共青团和青年联合会、妇女联合会、台湾同胞联谊会、归国华侨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经济界、科学技术界、农业界、教育界、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医药卫生界、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界、体育界、新闻出版界、环境资源界、少数民族界、宗教界、对外友协、特别邀请人士。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测速注册_关于召开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

关于召开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 (2022年12月30日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决定: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中旬在兰州召开。建议会议的主要议程是:   一、听取和审议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二、听取和审议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三、听取中共甘肃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讲话;   四、列席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   五、选举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常务委员;   六、审议通过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政治决议;   七、审议通过关于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八、审议通过政协甘肃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审查委员会关于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开户_2022年度“甘肃银行杯·陇原最美退役军人”候选对象公示

  根据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开展的2022年度“甘肃银行杯·陇原最美退役军人”选树活动安排,经全省各地各单位层层推荐、反复遴选、严格评审,推选出以下集体和个人为“陇原最美退役军人”候选对象。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2022年度“陇原最美退役军人”候选对象予以公示。   一、2022年度“陇原最美退役军人”候选对象   “陇原先锋”兰州市兰州蓝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王 琼,女,汉族,中共党员,1988年11月出生,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敦煌路派出所三级警长。   杨国辉,男,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9月出生,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矿区采矿二工区生产班班长。   “陇原先锋”肃州区退役军人红色宣讲志愿服务队。   任 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12月出生,高台县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甘肃天宇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生兰,男,汉族,中共党员,1974年11月出生,武威市凉州区东关街道武装部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   胡占学,男,汉族,中共党员,1930年8月出生,原靖远矿务局王家山煤矿离休干部。   杨 洋,男,汉族,中共党员,1994年1月出生,天水市麦积区天河消防救援站政治指导员。   孙治岳,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12月出生,平凉市民兵应急营防汛抗洪连连长、中环寰慧甘肃红太阳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怀涛,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6月出生,长庆油田公司第十采油厂安全副总工程师。   刘鸿奎,男,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6月出生,甘肃省刘鸿奎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李 锋,男,汉族,中共党员,1983年10月出生,陇南市徽县银杏树镇罗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徐 波,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9月出生,甘肃省纪委监委办公厅行装处技师。   窦 军,男,汉族,中共党员,1987年8月出生,中共甘肃省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处二级主任科员。   周 栋,男,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2月出生,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陈富银,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7月出生,天水市公安局麦积分局反恐大队大队长。   虎维东,男,汉族,中共党员,1970年9月出生,甘肃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肖 彬,女,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5月出生,甘肃省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一级调研员。   陶 蓉,女,汉族,中共党员,1979年6月出生,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政治部教育处四级调研员。   张 飞,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12月出生,兰州城关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张掖河西事业部总经理。   张晋珲,男,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11月出生,甘肃鸿辉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袁通通,男,汉族,中共党员,1997年11月出生,陇南市蓝天救援中心理事长,陇南市红十字救援队队长。   郭 刚,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2月出生,甘肃电投九甸峡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设备技术部九甸峡检修班副班长。   杜晓月,女,汉族,中共党员,1971年10月出生,甘肃省药物警戒中心医疗器械药物滥用监测科科长。   王殿国,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5月出生,甘南州碌曲县气象局气象台台长。   二、公示和受理反映时间   2023年1月3日至1月9日(共5个工作日)。   三、受理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931—7851380、7852552、7851190   电子邮箱:372346099@qq.com   通讯地址:兰州市城关区雁滩路1666号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402室   邮 编:730030   公示期间欢迎社会各界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议和监督。如发现有影响选树问题的可在公示期内,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函等方式进行反映。我们将认真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反映问题须用本人真实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2022年12月31日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注册网站_真抓实干奋发有为 奋力书写甘肃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答卷

  原标题:真抓实干奋发有为 奋力书写甘肃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答卷   ——我省干部群众热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2年全省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奋发有为,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奋力书写甘肃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答卷。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赋能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2023年定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重点实行“包联”制度、推行“六必访”、加快“数字化”、做到“亲而清”,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真正同投资者和企业家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   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力落实金融惠企纾困、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全力支持企业纾困恢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和困难群体渡过难关。深入实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信息共享,破解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难题。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等业务,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重大产业创新等领域发展。完善融资对接机制,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我们将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和目标要求,立足职责使命,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进一步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紧盯优惠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努力打造优质税收营商环境,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为促进甘肃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赋能陇税力量。”甘肃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副处长聂磊说。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聚力提升产业实力,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扎实推进强工业行动,加强初级产品保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力新兴产业培育,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担当作为、躬身实干,勇毅担当科技工作新使命,坚持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强科技行动的有效实施为经济发展赋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省科技厅政策处副处长蔡斌表示。   “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将积极塑造统计学学科新动能新优势,充分发挥甘肃省数字经济与社会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作用,深挖数据科学价值,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进程,赋能经济发展,优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做好社会服务。”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甘肃省数字经济与社会计算科学中心主任黄恒君教授表示,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实力,全力以赴、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做好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省科技厅高新处副处长辛水平表示,全省科技工作者将紧紧锚定建设创新型省份这一重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持续为我省优势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赋能;围绕我省传统产业实际,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速提质增效,不断拓展传统产业存量。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甘肃所能”产业,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夯实民生基础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千方百计夯实民生基础,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医疗资源配备,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文旅厅资源规划和乡村旅游处副处长王兴海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谋划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作为全省旅游复苏振兴的突破口和主阵地,深入挖掘乡村风光、民风民俗、遗产遗存、生产生活的特色元素,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把资源价值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全省经济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是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兴祥表示,将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准确把握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千方百计夯实民生基础,将工作重心从“防”转向“治”,优化医疗资源配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三农’、立足乡村文化振兴,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不均等突出问题,重点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负责人薛占平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以标准促进均等,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基本一致、文化产品供需基本对等,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乡村延伸,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全面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凝聚精神力量。   (张燕茹 施秀萍 王睿君 苏家英 曹立萍 杜雪琴)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平台首页_乘势而上开新局——全省经济工作综述(下)

  展望2023年,我省迎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这是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形势作出的科学研判。   关键之年,我省经济发展怎么干?近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省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牢正确方向,紧盯着力重点,重点围绕为经济发展“赋能”,推动经济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加快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壮大优势产业,培育市场主体   经济要发展,产业是基础。   对甘肃而言,为经济发展赋能,首要任务是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此,省委提出大力深入持续开展产业赋能行动,塑造新的竞争优势。   农业方面,出路在于“特色发展、精深加工”。我省农产品数量多、品质好,大多却“藏在深闺”,农产品精深加工相对滞后。省委提出,必须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坚定不移走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子,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富民产业,做足“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文章,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甘味”品牌,以特色农业产业大发展赋能农业经济快速增长。   工业方面,走放大优势、“拓存创增”的路子。立足禀赋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拓展传统优势产业存量,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煤炭建材等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扩大战略新兴产业增量,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信息等为重点,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和百亿级产业园区,以全产业链助推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服务业方面,针对我省生活性服务业占比高、生产性服务业占比低,传统服务业占比高、现代服务业占比低的现状,加快实施“服务业提升计划”,着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加快推进金融、康养、旅游、文体娱教、电信服务、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加速融合,形成适应市场需要、产业需要、群众需要的服务业发展新体系。   稳定经济增长归根结底要靠广大市场主体;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有高质量的市场主体。就此,国有企业要念好“优”字诀,要按照一流标准,加快国企内部改革,深入推进国企整合重组及混改,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向深化改革要效能、向管理升级要效率、向技术革新要效益;民营企业要念好“敢”字诀,要让民营企业敢干、敢投、敢做大,2023年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做到精准施策、精准问诊、精准帮扶,对民营企业“扶上马再送一程”,让民营企业活力充分迸发;复工复产,要念好“快”字诀,要加力落实金融惠企纾困、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切实为市场主体减负,让市场主体尽快恢复元气。   强化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   我省仍处在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发展阶段,以有效投资撬动经济发展回升提速、整体好转依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省将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研究制定支持民营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拓宽筹资渠道的一整套组合政策,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扩大金融政策覆盖面,吸引更多民营企业放心舒心投资甘肃。加快推进直接融资,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发行公司债等方式再融资,为拟上市企业和已上市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重点辅导备案企业提高上市工作效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消费领域,我省将推进消费模式创新与业态升级,增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持续开展家装建材、特色餐饮、年货大集等促消费活动,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推动数字商贸、电子商务、直播电商等有序发展,发展智慧商店、无接触配送等新业态。   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这是刺激消费的重要一环。我省将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做好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推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激发居民消费积极性。同时,还将培育兰州、天水、酒泉、张掖、庆阳等区域消费中心,完善县乡市场体系和物流体系,搞活“夜间经济”和“商圈经济”,促进消费回暖。推动文旅消费快速恢复,加快组织实施文旅市场营销、文旅产品供给、文旅服务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持续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文旅惠民活动,让文旅市场尽早热起来。   扩大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   借船出海、借鸡生蛋是解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存量不够的有效途径,招商引资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   省委提出,要以扩大招商引资为经济发展赋能,各级各部门对招商引资要迫不及待、如饥似渴,要专门成立招商引资专班,顶格进行部署,迅速开展动员,确保形成大引资引大资、大招商招大商的火热局面。   突出招商重点,坚持把我省确定的14条产业链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数字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招大引强,拿出定制化投资机会清单、产业链招商图谱和招商引资政策清单,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快引进一批高质量、高科技、高环保、高端化的项目。   压实招商责任,建立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的工作模式,对重大招商项目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领导,把任务压到具体人头上;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以招商引资论英雄,引导形成重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招商引资重在优化营商环境。我省提出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赋能,把2023年定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建立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实现全省干部包联企业全覆盖,做到企业创新孵化时必访、经营困难时必访、登记纳统时必访、战略调整时必访、增资扩产时必访、筹备上市时必访等“六必访”制度,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努力使审批事项越来越少、办事效率越来越高、企业获得感越来越强。   高效要素保障,切实真抓实干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高效要素保障为经济发展赋能。加强能源、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五大要素保障,提高要素聚集力、供给力和要素可及率、到位率。   省委要求,发改、电力等部门要加强煤电油气协调调度,为经济运行提供有力保障;金融机构要推出更多特色化金融服务,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科技、工信、国资等部门要聚焦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升企业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土地资源统筹调度,推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等方式,满足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省委要求,要以真抓实干作风为经济发展赋能。组织开展“抓学习促提升、抓执行促落实、抓效能促发展”活动,引导全省广大干部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策、行动有力,在学习上下苦功,在执行上铆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努力成为经济领域的行家里手,保证各项工作快落地、真见效。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平台首页_慰问信

  驻甘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全体指战员,全省烈军属、红军老战士、退役军人: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值此2023年元旦、春节来临之际,省委、省政府谨向你们及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和美好的祝福!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和贯彻“三新一高”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实施“四强”行动为牵引,在科学研判形势、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任务落实上狠下功夫,着力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进步和成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呈现出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向好、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党风政风民风昂扬向上的良好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甘肃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得益于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凝聚着全体驻甘官兵的智慧和汗水。   军民一家,鱼水情深。一年来,驻甘人民解放军和武装警察部队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服从服务党的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安排、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抓政治建设、部队改革和练兵备战,统筹加强各方向各领域军事斗争,强军兴军取得新的重大成果,特别是在抢险救灾、维护稳定、乡村振兴等大战大考中,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听党指挥、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拥政爱民新篇章。全省烈军属、红军老战士和广大退役军人,践行初心使命,永葆军人本色,续写新的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增光添彩。在此,谨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潮涌催奋楫,风正好扬帆。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项工作的“纲”和“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一如既往全力支持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大力弘扬双拥传统,继续巩固和发展新时代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   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军民同心、军地合力,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努力奋斗!   衷心祝愿同志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   2023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