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三十六次会议 中国甘肃网1月1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12日举行第三十六次会议。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马廷礼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胡焯、马青林、陈克恭、吴明明、俞成辉,秘书长李德新及委员42人出席会议。 会议举行两次全体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了关于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筹备情况的报告;听取了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听取了有关拟任命人选情况介绍。会后进行了分组审议。 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稿);表决通过了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表决通过了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和秘书长名单(草案)、主席团常务主席名单(草案)、全体会议执行主席分组名单(草案)、副秘书长名单(草案);表决通过了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及日程(草案);表决通过了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列席范围;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张海波辞去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职务的请求的决定;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朱玉辞去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会议经表决,决定任命李刚、雷思维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任命王中明为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决定代理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任命沈涧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决定代理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会议还表决通过了其他人事任免事项。 副省长张世珍,省监察委员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省人大各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各工作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会后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本次会议决定任命和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体宣誓。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甘快说】本台评论:锚定目标真抓实干 团结奋斗富民兴陇
凝聚前行力量,吹响奋进号角。今天(1月19日)下午,省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真务实、提振信心、催人奋进的大会。代表委员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为新时代新甘肃谋发展。共识在会场内外凝聚,信心在陇原大地升腾。 时代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2022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经济承压而上、逆势而进,主要指标好于预期,经济总量再上历史新台阶,在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021年跨过万亿的基础上,2022年迈上了11201.6亿元的新台阶,比上年增长4.5%,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3位,高质量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振奋人心的新成就。 宏图已绘就,重在抓落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各项工作的“纲”和“魂”,我们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铆足干劲把该办的事办好,增强冲劲把能做的事做实,保持闯劲把定下的事干成。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大事,做好群众切身有感的小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崭新业绩。
无极5登录_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2022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的决议
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2022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的决议 (2023年1月19日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甘肃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2022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和202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同意省十四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关于2022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3年省级财政预算。
无极五注册平台_【甘快看】甘肃临夏:冰雪运动闹新春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请更新您的浏览器! 新春佳节,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的冰雪游乐场地热闹非凡。游客尽享丰富多样的冰雪游乐项目,在浓浓年味中感受别样的冰雪运动乐趣。
无极五登录测速_张永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凝心聚力
原标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凝心聚力 作者:甘肃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张永霞 党的二十大是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甘肃宣传思想战线自觉担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个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坚决扛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陇原大地深入人心、落地见效。 坚持凝心铸魂,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 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新时代十年,甘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作为全部工作的总方针总纲领总遵循,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负重自强、顽强拼搏,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长足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凝心聚魂作用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各族人民群众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甘肃发展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为甘肃把脉定向、指路领航,甘肃各族人民深切感恩、倍加珍惜。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作出重大部署,为加强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推进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工作创新,引导党员干部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持之以恒强化学习教育,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组织开展研讨班、读书班,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课,引导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深入把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着力强化宣讲阐释,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健全理论宣讲普及工作体系,构建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体理论传播矩阵,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分层次、多渠道、立体化宣传普及,讲好党的创新理论的学理哲理道理情理,扎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让广大干部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把理想信念教育同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广泛运用学习经典、体会情怀、参观研学、瞻仰革命遗址等方式,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定信仰信念、深厚人民情怀、强烈历史担当、求真务实作风,切实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服务大局,唱响团结奋斗主旋律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十年,甘肃宣传思想战线牢牢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原则不动摇,推动形成全媒体立体化传播体系,着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高度统一思想、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广泛深入宣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甘肃脱贫攻坚、民族团结、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等的生动实践,深入讲好领袖关怀故事、发展巨变故事、人民幸福故事,各族人民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更加自觉坚定,甘肃知名度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展示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贡献了甘肃力量。 主流思想舆论越强大,人民为理想和梦想而奋斗的信仰、信念、信心也就越坚定。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出重大部署,深刻阐明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重要举措。当前,甘肃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力增信心、鼓干劲、提士气,着力展风采、塑形象、优环境,大力营造昂扬向上的良好舆论环境,充分汇聚全省上下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信心和力量,为甘肃赶上全国现代化建设总体进程提供强大思想舆论支持。持续强化宣传引导,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内外统筹、线上线下联动的“大宣传”格局,深入开展“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等重大主题宣传,推动各级各方面研究把握政策机遇、完善发展思路举措,激励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坚持融为一体、合而为一,打造新型传播平台,建强新型主流媒体,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拓展网上网下同心圆,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让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用心用情讲好故事,紧扣国家所需、甘肃所能,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正能量、大流量、大声量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甘肃故事,提炼展示敦煌文化、伏羲文化等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坚持强基固本,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新时代十年,甘肃宣传思想战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全局谋划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扎实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制定出台《甘肃省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系列法规制度,深入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等群众性主题教育,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大力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格局,全覆盖建成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全国率先建成数字农家书屋,树立樊锦诗、八步沙“六老汉”等一批重大典型,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进伟大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阐明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本质,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重大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指明了方向。我们坚决对标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任务,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筑牢甘肃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强化价值引领,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唱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深入挖掘用好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等宝贵精神财富,深化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教育基地年均接待量近3000万人次。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广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群体新时代愚公精神、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莫高精神。培树先进模范和典型,在全社会形成尊崇英雄、崇尚先进、见贤思齐、奋发作为的浓厚氛围。坚持统筹推动,着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激发全省上下感恩奋进、加快发展的精神力量。 坚持传承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兴盛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自古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战略通道,古丝绸之路贯穿境内1600多公里,有不可移动文物近1.7万处、世界文化遗产7处,始祖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敦煌文化、民俗文化等在这里交相辉映,现代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读者》杂志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新时代十年,甘肃宣传思想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殷殷嘱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把薪火相传同推陈出新结合起来,深入开展探索实践,不断完善工作措施,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序推进长征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大力推动敦煌文化传承弘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敦煌学研究高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甘肃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旅游目的地,全省文化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党的二十大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我们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抢抓文化繁荣发展重大机遇,紧扣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用好甘肃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甘肃标识,为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作出新贡献、展现新作为。守好文化根脉,坚持把加强保护放在首位,依托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强化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重点加强敦煌文化保护传承,加快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典范、敦煌学研究高地,为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贡献甘肃力量。服务基层群众,加快补齐城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短板,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不断完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系,创新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同步提升。推动创新发展,深入挖掘利用厚重文化资源,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扎实推进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不断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无极5平台网址_胡昌升在兰州市城关区调研时强调 加力奔跑赶超进位确保“开门红”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
原标题:胡昌升在兰州市城关区调研时强调 加力奔跑赶超进位确保“开门红” 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 中国甘肃网2月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2日在兰州市城关区调研指导经济发展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抓经济、千方百计促发展,加压奋进、加力奔跑,确保实现“开门红”,着力打造提速进位、动能强劲、充满活力、市场繁荣、魅力精致、富裕幸福、安全安宁的新城关,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当先锋,以城关之强辐射带动兰州乃至全省之强。 胡昌升来到国芳百货商场、兰州科技创新园,调研了消费市场复苏、园区建设、招商引资等情况,之后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工作汇报。他指出,城关区是全省经济第一区,地位举足轻重。要增强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强化危机意识、赶超意识、进位意识,敢于向高的攀、跟强的比、与快的赛,全力跳起摸高、提速增量,做到弯道超车、追赶进位,更好展现全省首强之区和发展支柱的担当作为。要加快产业发展,把准方向施策,聚焦重点发力,强化科技赋能,结合实施强省会行动,按照“优二强三”思路,突出“城市服务型”和“工业主导型”定位,多措并举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培育多元业态、壮大新兴经济,构建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加快改革步伐,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围绕一体服务再减负,围绕招商引资做工作,围绕企业需求强保障,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要加快消费升级,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重要位置,千方百计提振消费信心、挖掘消费空间,积极发展街区经济,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新型消费,加强多层次消费供给,建设全省消费示范区和集聚区。要加快城市更新,注重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精细管理、精美呈现、精准赋能上协同发力,完善各类城市设施和功能,精心描绘城市颜值、塑造城市气质、提升城市品位。要加快普惠共享,坚持就业优先,优化公共服务,办好民生实事,让群众过上更好生活。要加快社会治理,织密织牢治理网络,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加快队伍建设,扎实开展“三抓三促”行动,充分释放干事创业精气神,在现代化建设中蹚出新路,努力创造一流业绩,为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朱天舒、张伟一同调研和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