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行电商扶贫助农直播节既是对金昌市特色农产品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借助电商企业和直播平台带动贫困群众增收、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金昌市网络文化协会、电商企业、电商平台以及网红达人沟通对接,做好农产品的挖掘和推选、网红品牌的培育和打造、直播平台的监督和指导等工作,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加强与种植农户、直播带货网红之间的合作,推动渠道共享、信息互通、品牌共建,让更多的农户和企业享受到电商扶贫带来的便利和红利。 加强宣传推广,相关部门要联合各电商企业、直播平台宣传好、推广好我市特色农产品,提升产品的知晓率、品牌的知名度。要创新直播带货模式,通过领导干部代言、视频连线农产品产出地等方式把更多的好产品销售出去,让消费群体放心满意,让农户少跑路、多卖钱。要加强品牌培育,全方位、多频次开展直播带货,聚力打造“直播电商+扶贫助农”良好品牌形象。要发挥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金子招牌效应,全力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和网货品牌,促进金昌市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要加强与知名电商平台的合作联系,发挥好网红带货作用,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上乘、口碑良好的农产品网络直播基地,不断提高农产品上行效率。
无极5登录_【讲述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东华池塔下的抗大七分校
一所特殊的学校,铸就出一个特殊的群体。1940年,抗战进入最艰苦时期。在晋西北,一座特殊学校悄然成立,这就是抗大七分校。 8月18日,“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网络媒体行”活动走进庆阳市华池县抗大七分校旧址。 抗大七分校院内石窑洞外景。 抗大七分校,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七分校),它的前身是“中国抗日红军大学”。今天,广为传诵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八字方针,就是为抗大写的。校部旧址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现存22孔石箍窑和1处院落。 抗大七分校院内石窑洞外景。 抗大七分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村,也是华池最早的古县址所在地,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抗大七分校是1941年7月26日成立的,起初校址设在黄河东岸的山西省兴县李家湾。1943年春,迁往陇东地区,彭绍辉任校长,杨尚高任政委,喻楚杰任副校长。抗大七分校下辖校部及三个大队和一个女生队,分别驻扎在东华池村及周围的大凤川、豹子川、平定川和校部对面的女生队洼,学员最多时达5200余人。 据介绍,在校部后半山腰上有一座砖塔,此砖塔建于北宋元符二年,共7层,高26米,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华池级别最高的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七层层,八棱棱,二十四个窗门门,还有五十六个风铃铃。”在延安是前有延河水,后有宝塔山,而在今天的东华池是前有葫芦河,后有宋砖塔。因为这一塔一院相映成辉和延安的宝塔山非常相似,所以这里也被誉为“陇上小延安”。 抗大七分校院内石窑洞内景。 抗大七分校院内学员教室。 抗大七分校在战火中诞生,战斗中成长起来的一座革命熔炉。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一批批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千里迢迢来到抗大寻求抗日救国真理,走进抗大学习。 抗大七分校石窑洞内展品。 抗大七分校招生广告。 抗大七分校在华池县办校的三年时间,学员们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亲自动手建立新校舍,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七分校所凝结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抗大精神,却永远留在了华池的每一寸热土之上。1946年7月1日最后一批学员离开华池,奔赴抗日战场,学校停办。
无极5注册平台_甘肃省财政厅、省应急管理厅紧急下拨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资金2亿元
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20年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预算的通知》和省政府第13次省长办公会议决定,经省政府同意,8月21日,省财政厅、省应急管理厅紧急向陇南、定西、庆阳、白银、天水、平凉、临夏、甘南等市(州)受灾地区下拨中央和省级自然灾害救灾补助资金2亿元(中央、省级各1亿元),用于支持受灾地区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无极五平台注册登录_甘肃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省委书记林铎主持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进一步研究提出贯彻措施 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原标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进一步研究提出贯彻措施 安排部署有关工作 甘肃省委常委会8月21日召开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进一步研究提出贯彻落实措施,安排部署有关工作。省委书记林铎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甘肃工作和甘肃发展,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和嘱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和努力方向,提供了思想指引、行动指南和强大精神力量。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一体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2月视察甘肃、2019年3月全国两会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2019年8月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切实做到全面消化、融会贯通。要坚定不移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和主线,一以贯之在抓落实上用力,与时俱进推动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到实处。要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结合起来,坚决扛好底线任务,努力补齐发展短板,切实巩固和谐稳定局面,不断放大贯彻落实成效。要靠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树立鲜明贯彻导向,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医师节致全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祝贺和慰问。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站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补齐短板弱项,巩固和拓展疫情防控成果。要关心关爱医务工作者,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高度重视医师队伍建设,为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七大的贺信。会议强调,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和思想教育,引导青年始终听党话、跟党走。要把青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为青年成长成才、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要突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青联、学联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把广大青年组织动员起来。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政协召开的“‘十四五’时期巩固我国西部地区脱贫成果”重点提案督办协商会精神。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汪洋同志在督办协商会上的讲话和指示要求,在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加强对巩固脱贫成果、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研究谋划,统筹当前和长远做好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各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点的乡村振兴路子。 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克服疫情灾情影响确保如期全面脱贫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会议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把各种困难估计足,有效应对灾害影响。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抓紧恢复各类基础设施,确保住房、饮水等因灾损毁问题动态清零,为推进脱贫攻坚创造条件。要加大产业和就业帮扶力度,全面落实防止返贫机制和兜底保障措施,坚决完成脱贫目标任务。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无极5注册平台_唐仁健在省政府参事聘任仪式上强调 多建肺腑之言 多献发展之策 努力当好党和政府的高参和智囊
原标题:唐仁健在省政府参事聘任仪式上强调 多建肺腑之言 多献发展之策 努力当好党和政府的高参和智囊 中国甘肃网8月16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鑫)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日前为新受聘的18位省政府参事颁发聘书,并寄语新任参事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多建肺腑之言,多献发展之策,努力当好党和政府的高参和智囊。 唐仁健说,参事工作很重要。这几年,省政府参事室和全省各级各类智囊参谋机构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为全省改革发展提出了很多有分量、有思想、有温度、有实效的意见建议。对此表示感谢。 唐仁健强调,当前,我们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扭住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两大底线任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十四五”时期是甘肃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委和政府非常需要你们一如既往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继续高质高效地参政咨询、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打开更广视角、开辟更多路径,为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唐仁健强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继续对参事工作给予必要支持,为参事履职履责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好服务。 省政府秘书长李志勋主持聘任仪式。
无极五注册平台官网_【总书记的话儿记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一周年】一技在手 就业不愁
原标题:【总书记的话儿记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一周年】 一技在手 就业不愁 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安排,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关心关爱受灾群众和城乡困难群众,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 8月10日,在兰州市城关区皋兰路街道、铁路西村街道合办的中式烹饪职业技能培训班结业仪式上,来自两个街道辖区的50多名学员在欢声笑语中拿到了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 11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刚刚参加完中式烹饪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张克秀。她高兴地说,在这次培训中,自己学到了很多新菜式和新知识,这种实用型职业技能培训对于失业人员非常有意义,有一技傍身,之后再就业就心里有底了。 “有些学员想办小饭桌,有些要做育婴师,这样的培训非常好,而且还是免费的。”今年47岁的张克秀是一名月嫂,在兰州从事月嫂行业已有十多年。“看到社区发通知说皋兰路街道有中式烹饪培训班,我想再多学一门手艺,学习中式菜肴烹饪,刚好7月有空闲时间,就报名参加了。”虽然在月嫂行业已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张克秀还想多学一些职业技能,进一步提升自己。“做月嫂,肯定是会的越多越好,多学一些肯定是好的。” 张克秀告诉记者,培训班采用课堂讲解与现场操作相结合,老师与学员讨论互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学员们非常认真积极,有些学员参加了育婴师培训后又参加了中式烹饪培训。“老师教一道菜,自己回家再练一遍,新学了很多菜品,有些之前不会做的也学会了。” “培训为期15天,这期是中式菜品烹饪,之前一期是育婴师培训,培训内容都是关联或相近的,主要是为提高育婴师的培训范围,帮助他们掌握更多技能。”皋兰路街道劳动保障所负责就业工作的华国婷说,职业技能培训都以实用型技能为主,主要针对辖区失业人员以及“40、50”就业困难人员,目前已经开展两期。 今年以来,为持续提高城镇失业人员和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能力,引导更多女性实现就业创业,皋兰路街道联合铁路西村街道和甘肃巨洋职业培训学校,于6月20日举办了为期15天的育婴师培训班,之后又举办了中式烹饪就业技能培训班,促进上期学员们的职业技能进一步延伸。 “带孩子看起来简单,但要真正成为育婴师,还要多学习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我相信通过这两次学习,以后会找到更适合的工作。”参加了两期培训的学员冯灵丹说。 据皋兰路街道劳动保障所负责人韵晨曦介绍,育婴师培训班结束后,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与街道共同举办了育婴师就业岗位现场对接会,邀请甘肃陇原妹巾帼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用人单位现场与结业学员洽谈交流,为3名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与39名学员初步达成了意向性就业协议30份。 “育婴师是系列工作,不仅要照顾婴幼儿,还要懂得相应的烹饪技术和饮食搭配,越全面越好,第二期培训选择了中式烹饪技术培训。”韵晨曦告诉记者,相关政策规定一年内每个学员只能参加一个工种的一次培训,所以选择了与育婴师相关的技能培训,希望提升学员技能,扩大失业人员就业范围。 “下一期培训是牛肉面技能,也是希望通过相近的培训,让学员更容易上岗就业,目前正在对接。”韵晨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