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林铎在皋兰五中调研并看望慰问教职工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9月10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富贵)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今天上午来到皋兰县第五中学,亲切看望慰问教职工,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问候。 林铎首先查看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听取学校整体情况介绍,随后走进教学楼,调研学校教学工作。在一年级教研组,林铎同老师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并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省领导李荣灿、石谋军一同看望慰问。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唐仁健会见吴富林一行
原标题:唐仁健会见吴富林一行 中国甘肃网8月14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日前在兰州会见了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吴富林一行。 唐仁健首先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吴富林一行表示欢迎。他说,当前我们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有信心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坚持不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省经济发展企稳向好。进出口银行发挥优势服务地方,在金融支持抗疫、助力复工复产、稳外贸促发展等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希望继续加大对甘肃产业、就业、企业扶持力度,在十大生态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打造上提供专项金融服务,给予更多支持。 吴富林表示,将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在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上发挥积极作用,全力以赴支持好甘肃脱贫攻坚事业,为甘肃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副省长程晓波,省政府秘书长李志勋参加会见。
无极5首页_陇南等重点地区应急救灾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宋亮主持并讲话 程晓波出席
原标题:陇南等重点地区应急救灾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 宋亮主持并讲话 程晓波出席 中国甘肃网8月25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24日下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陇南等重点地区应急救灾指挥部总指挥宋亮主持召开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宣布指挥部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明确工作要求,部署当前任务。 副省长、指挥部副总指挥程晓波出席会议。 宋亮强调,要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续保持战时状态,按照轻重缓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细化抢险救灾措施。要按照省级统筹、条块结合、到边到底的原则,明确各级工作职责。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专项工作组人员要尽快到位,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具体标准和完成时限。各专项工作组和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协同,既各尽其职,又互相配合。要切实做好灾情数据核查,部门之间要相互校核,确保数据真实准确,特别要尽快掌握受灾贫困户、边缘户、监测户的情况,分类给予相关扶持措施,尽可能减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要处理好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与灾后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要多渠道筹集救灾资金,提升资金使用效果。要认真研究恢复重建中灾害设防标准,科学制定重建规划,进一步提升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无极五注册开户_林铎唐仁健会见参加全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分企业家
原标题:林铎唐仁健会见参加全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部分企业家 中国甘肃网8月25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24日下午在兰州会见了参加全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的部分企业家。 林铎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位企业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甘肃历史文化厚重、区位优势独特、资源能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面临“一带一路”建设和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重大机遇,市场潜力巨大,合作空间十分广阔。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定不移抓好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两大底线性任务,加快培育十大生态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全省经济发展企稳向好、稳中有进。我们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发展的着力重点,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下功夫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营造重商、亲商、爱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希望各位企业家通过这次大会进一步加深对甘肃的了解,增强在甘投资信心,深化拓展合作领域,更好实现地企互利共赢。我们将积极主动做好工作,创造更加优质的环境,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让各类企业在甘舒心安心发展。 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海亮集团董事局主席曹建国等企业家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甘寻求更多合作机遇、布局更多优质项目,为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省领导李荣灿、马廷礼、宋亮、石谋军、李沛兴、程晓波及省政府秘书长李志勋一同会见。
无极5注册平台_【总书记的话儿记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一周年】化解群众“烦心事”
原标题:【总书记的话儿记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一周年】 化解群众“烦心事” 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习近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按政策应享受的低保和危房改造资金补助,按实际面积核发的退耕还林补贴,我都没有……”临夏州临夏市周某曾多次向当地镇政府等部门反映情况,而当地镇政府则认为“这是历史遗留问题”,新官不理旧账。 为彻底纾解此类“新官不理旧账”导致的信访积案,去年,甘肃省信访局组织调查组深入8个市州及兰州新区,对部分信访积案开展升级调查处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为进一步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我省各级信访部门在实践中不断拓展信访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把工作触角向前端和后台延伸,积极主动妥善化解群众的‘烦心事’。”省委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秦仰贤说。 化解群众“烦心事”,需要有足够高的政治站位,需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为了解开信访当事人的心结,化解矛盾,省信访局经过探索,总结出“三家意识”,即把来访群众当家人、把上访问题当家事、把接访工作当家业,带着爱心接待,带着细心倾听,带着耐心交谈,带着真心处理,让来访群众怀着信任和希望来,带着关怀和满意归。实现这一切需要用责任来护航。 通过升级调查等措施,全省一批信访积案得以妥善处理,化解了纠纷,纾解了民困,凝聚了民心。 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在这些问题背后,体现的是群众心态,蕴藏的是社会趋势,对于助力社会治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省信访局,大家对信访工作的成效不仅仅满足在化解矛盾纠纷上。 省信访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整合基层信访、综治、司法等资源力量,及时发现矛盾、有效化解矛盾。同时,探索总结出“信访代理制”“村民说事室”等甘肃版“枫桥经验”,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把开展好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工作作为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落实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的重要举措,以省级领导干部接访为带动,推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严格落实接待群众信访频次要求,主动到矛盾突出、问题集中的地方下访。 据秦仰贤介绍,省信访局同时把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作为推动群众信访事项及时妥善解决的关键措施。对信访问题解决不力等失职失责行为,按照程序启动追责,以问责强化担当。通过主动深入调查,以问责警醒教育,使责任制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无极五登陆地址_【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这里有座陶瓷小镇
“欢迎你们来到平川陶瓷小镇。” 8月17日,记者跟随中宣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采访团来到位于白银市平川区的陶瓷小镇,探访西北小镇工业遗存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看“窑变”艺术如何在这里绽放光彩。 朴素的红砖墙面、老旧的厂房、废弃的烟囱……走进陶瓷小镇核心区,强烈的后现代工业遗存气息迎面而来,时间倏然倒流。 平川陶瓷小镇核心区占地约200亩,位于白银陇烨陶瓷有限公司厂区内。2018年,陶瓷小镇核心区内陈列馆、博物馆、工业遗址博物馆、咖啡馆等相继建成,属于平川这座西北小城独有的陶瓷记忆自此停留。 在平川陶瓷小镇讲解员王丽丽指引下,记者走进陶瓷小镇陈列馆,看到百余件陶瓷艺术制品被陈放至此,或流光溢彩,或朴素质雅,或高雅别致……每一件陶瓷艺术品都让人为之赞叹。 “摆放在这里的陶瓷艺术品,都是我们工厂自己设计生产的。”平川区陶瓷研究中心主任孙守南介绍说,为适应现代人审美需求,技术人员通过对原有制瓷工艺进行改善,艺术瓷器呈现出了独有纹理和质感,传承千年的制瓷工艺获得新生。 “了解平川陶瓷发展历史,需要从这些陶瓷碎片开始。”在讲解员王丽丽讲述中,记者看到一个个瓷器碎片带着历史痕迹,静静地躺在陶瓷小镇博物馆陈列柜中,演绎着“泥与火”在这片土地上的技艺变迁。 “平川区陶瓷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区境内就开始烧制陶瓷。”孙守南介绍说,平川区境内丰富的煤炭、陶土是当地陶瓷产业延续发展至今的基础。据测算,平川区各类陶土测算储量达40亿吨以上,年原煤产量达1000万吨,能够满足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常见的各种产品类型的生产需求。 在陶瓷小镇的中心位置,有一座形似蒙古包状的砖砌瓷窑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是平川陶瓷产业搬迁至此后的第一代瓷窑,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被称为倒烟窑。”王丽丽继续介绍,由于倒烟窑为间歇式炉窑,窑内温差小,具有生产调节灵活的特点,在当时为生产耐火材料、日用陶瓷作出了重要贡献。 平川陶瓷产业的历史变迁的每一步,都深深烙刻上平川区这座工业小镇的城市转型印记。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成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靖远磁窑陶瓷厂,由于技术单一、管理落后等多种问题叠加,逐渐没落,最终倒闭。 “如何让陶瓷产业工业遗存换一种‘活法’,成为平川区这座工业小镇转型发展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平川区委书记杨恭告诉记者,在最大程度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充分发掘和保护当地陶瓷文化资源,是他们选择打造平川陶瓷小镇的初衷。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规划布局,是让沉寂的工业遗存焕发生机的第一步。”杨恭说,为做好陶瓷小镇规划布局,他们邀请国内知名设计团队,对3600亩陶瓷小镇规划用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分三步逐步完善陶瓷小镇环境艺术及商业配套服务建设,打造集旅游观光、体验休闲为一体的陶瓷特色小镇。 在采访的最后一站,记者来到平川陶瓷小镇非遗传承中心,见到正在体验陶瓷制作的丁馨娟小朋友。“现在几分钟就能做出一个陶瓷碟子!”丁馨娟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来这里体验制作陶瓷艺术品,不仅可以自己动动手,而且每做出一件陶瓷成品都特别有成就感。 据悉,2018年,平川陶瓷小镇核心区建成并对外开放,当年的旅游参观体验人数就达到了近30万人。 谈及下一步陶瓷产业的发展规划,杨恭信心满满。据介绍,下一步,平川区将利用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争取规模以上艺术陶瓷生产企业达到5家以上,工作室及作坊50家以上,产量1000万件,从业人员实现2000人以上,推动艺术陶瓷在特色化、精细化上实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