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5注册-无极5测速官网

无极五【Q21149162】平台
无极五测速

无极5网站_甘肃省6部门下发《紧急通知》 9项措施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管控

  原标题:我省6部门下发《紧急通知》 9项措施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管控   根据当前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疫情防控特殊形势,为有效防范秋冬季新冠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播风险,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11月15日,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省卫健委、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兰州海关6部门联合召开会议,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出9项具体措施。   1 实行提前报备制度   从即日起,凡从省外购进进口冷链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食品预计到达24小时前,向目的地县级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报备。备案包括生产经营者名称(姓名)、食品名称、报关信息、承运企业等。各县级市场监管部门通过部门网站等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本部门报备电话、传真、邮箱等联系方式。   2 设立“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   商务部门根据各地实际需要设立“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以下简称总仓),指导督促完善总仓设施设备,所有进入省内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全部进入指定总仓。总仓只能存放进口冷链食品,不得与其他食品混放混存。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查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和进口冷链食品货物业经消毒的证明,对不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一律不得放入总仓。各海关部门积极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协助核查食品入关手续。   3 建立健全通报制度   对进入总仓的进口冷链食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有关信息及时通报商务、卫生健康、交通运输、公安和海关等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和协查机制。   4 全面实施消杀制度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指导总仓经营单位按规定做好食品存放转运区域、运输工具、货物外包装及其他相关用品用具的清洁和消毒,强化风险排查和环境整治。   消毒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进行。总仓管理者对新进员工和返工人员14日内行程与健康状况进行登记,每班上岗员工必须落实登记、测温、消毒、查验健康码等防控措施,严禁“带疫”上岗。直接接触冷链食品及包装物的员工要做好个人防护。   5 实行抽样核酸检测全覆盖   按照“首接检、批覆盖、抽样查”的原则,各级卫生健康部门根据市场监管部门的通报,对进入总仓的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包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抽样检测,抽样检测尽量延伸到单体产品。   相关环境、食品、人员做到“应检尽检”,确保第一时间排查发现疫情风险、第一时间管控处置疫情风险。发现核酸检测阳性的,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操作规程要求处置。   6 严格物流运输监管   各级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对运输冷链食品车辆和人员的监管,各承运进口冷链食品的物流企业、车辆经营者和驾驶员,在承运进口冷链食品前必须查验进口冷链食品海关通关单证和预防性消毒证明,对不能提供消杀和食品相关证明材料的,不得承接货物运输。   司机和随从人员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擅自开箱,不得随意打开冷链食品包装直接接触冷链食品。运输车辆载运进口冷链食品时不得同车运输其他物品,每承运一车冷链食品装货前和卸货后要对车厢内外进行彻底消毒。   7 全面加强追溯管理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督促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运用“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严格执行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和甘肃省商务厅《关于进口冷藏冷冻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应用“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的通告》,如实填写上传进口冷链食品品种、规格、批次、数量、产地、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报告等信息,索取“电子一票通”(食品购销凭证),并将“电子一票通”展示在销售场所,对不能提供“电子一票通”的,不得采购、销售和使用其产品。   8 严格组织执法检查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冷冻冷藏贮存企业、食品生产经营者自建自备冷库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无缝隙、不间断执法检查,对不符合相关规定存储、购进、销售和使用进口冷链食品的一律下架封存、果断查处、坚决杜绝流入市场。   9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各级公安机关严格履行职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拒不执行冷链食品疫情防控要求的经营者依法处置,对检测呈阳性的环境场所做好现场封控、治安秩序维护等工作,并根据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的指令积极开展相关人员的落地查找等工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袁文波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注册网站_任振鹤在宕昌调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情况看望慰问帮扶户

  在宕昌县调研的省委副书记、代省长任振鹤1月5日上午来到山背罗湾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地了解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并走进帮扶户杨国安、豆安才、严贵安、豆强霞家中,与大家亲切交谈,细致询问务工就业、土地流转、收入来源、医疗保障等情况,鼓励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省政府秘书长李志勋一同看望慰问。(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鑫)

无极五测速

无极5注册_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0年兰州市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预计兰州市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

  原标题: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0年兰州市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预计我市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0年12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0年兰州市经济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2020年,兰州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新进步。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   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   2020年,兰州市及时分析研判疫情形势,聚焦卡口城防、医疗救治、社区管控、物资保障、社会维稳、宣传引导等重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本地37例确诊病例治愈35例、病亡2例,境外输入84例全部治愈。疫情趋稳后,以战时状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面抓好入境人员管控、进口冷链领域检测消杀等重点工作,积极构建“从国门到家门”的全方位防控链条,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同时,着力拓展存量、创造增量,积极对冲疫情影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企稳回升。2020年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9%,降幅较1月至10月收窄1.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   33个大类行业中有20个同比增长,生物医药、能源电力、有色冶金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8.4%、24.2%、5.4%。   累计减税降费47.86亿元   兰州市全面落实支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累计减税降费47.86亿元,办理延期缴纳税款32.29亿元,采取适度下调利率、减免利息费用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成本8.46亿元,清偿民营和中小企业无分歧欠款3.01亿元,新增市场主体4.8万户。着力激活消费潜力,各级财政投入促消费资金1.2亿元,带动商超、家电、汽车等行业直接投入资金5亿元以上,带动社会消费近45亿元。   同时,帮助21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获得银行优惠利率贷款8.22亿元,返还稳岗补贴4.95亿元,先后为中小微企业减免社保、电费、租金等28.3亿元,助力中小企业渡过难关,2020年前11个月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57万户。此外,积极推广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截至2020年12月29日,企业注册量达2.52万户。   235个新签约项目总额1174.64亿元   2020年,我市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新签约项目235个,签约总额1174.64亿元,省外到位资金927.62亿元,同比增长12.51%。 同时,计划投资项目1424个,总投资956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73亿元,续建项目642个,总投资532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30亿元,新建项目782个,总投资42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3亿元。截至2020年底,642个续建项目已全部复工,782个新建项目已开工项目770个,开工率98.5%,已入库697个,开工入库率为90.8%,均创历史新高。2020年1月至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与西北省会城市增速相比,我市位居第2位,较去年同期提高7.3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持续7个月正增长,呈企稳回升态势。   同时,全市共组建项目团队279个,其中,市级团队52个,总投资1156.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7.95亿元;区县级团队227个。建立了服务事项清单,明确完成时间节点、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聚力攻坚,齐心协力,为项目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力促项目及早落地转化。中通道、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七里河安宁污水厂改扩建等一批重大项目快速推进,中川机场三期、G312清傅段公路、白塔山提升改造、科创中心等一批新建项目顺利开工,全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89亿元,增幅20%。   “三大攻坚战”任务顺利完成   2020年,兰州市剩余0.38万贫困人口全部达标退出,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全方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在“2020中国蓝天百强城市榜”综合得分排名第六,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全域无垃圾三年治理行动通过省上考核验收。加强各领域风险排查化解,下功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严控政府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了“三保”特别是保运转风险。   同时,“精致兰州”建设深入推进。不断深化“一心两翼多点”城市发展格局,榆中生态创新城建设全面铺开,5平方公里核心示范区基础骨架加速构建,城市发展空间得到新拓展;全面做好黄河文章,黄河流域兰州白塔山段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读者印象”精品街区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黄河楼建成运营,成功举办“乐动金城、声醉兰州”黄河之滨音乐展演、第十届黄河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黄河之滨也很美”名片效应持续放大;扎实推进文明城市和双拥模范城创建,成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圆了兰州人民15载的“创城梦”,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全面提升,广大市民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幅增强。   连续17个月   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051万元   在办好为民兴办实事方面,兰州市承办的9件省列民生实事和10件市列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千方百计稳就业保就业,城镇新增就业8.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06%;实施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专项行动,新增学位1.6万个,多渠道补充教师1715人;加快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市一院医疗业务综合楼、市三院医养结合项目建成投用,市妇幼保健院、市口腔医院异地新建项目启动建设;全力保障受疫情影响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全市城乡低保标准提高10%,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亿元,连续17个月发放价格临时补贴4051万元,受益人次163.3万人。   商贸带动消费45亿元以上   2020年以来,我市投入资金1.2亿元,促进消费、扩大内需,促消费工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即形成了消费利好政策叠加效应和全社会联动促销的良好氛围,带动社会资本直接投入5亿元以上,带动消费45亿元以上;累计发放各类消费券190.123万张,发放金额7598万元,消费券资金撬动社会消费比例4.5倍以上,投入资金1950万元,举办了购车补车险促消费活动,截至2020年12月29日,已带动汽车销售10332辆,销售额15亿元以上;鼓励引导企业积极推广无接触服务、线上线下融和发展等方式,拓宽促销渠道;举办了兰州首届“进出口商品展销会”,有效促进了内外贸、产供销、上下游高效对接、相互带动,助力畅通“双循环”;全年组织产销对接会5次,签约金额达3.16亿元。其中,在2020年12月26日甘肃省优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上,兰州市签约金额达1.5亿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昕 文/图

无极五测速

无极5注册平台_甘肃推动“不来即享”举措 新设市场主体和经济增速实现逆势增长

  央广网北京12月29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张磊 甘肃台记者乔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甘肃省推动“不来即享”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小企业提供贴心服务,实现了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新设市场主体和经济增速均实现逆势增长。2020-12-29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00:00   坐落于兰州新区的甘肃荣康医药物流产业园,能够满足至少200家企业与客户的入驻。但客户入驻时,都要从市场监管部门办理相应的手续和证件,入驻企业多,办理时间紧。公司招商部负责人王子文说,为了解决企业难题,政府职能部门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采取“容缺受理”,给企业最有力的支持。   王子文: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专门在他们的前台给我们开了一个绿色窗口,来保证我们两天能把80多家营业执照快速办理下来。   在甘肃,让企业“最多跑一趟”只是第一步,“不来即享”才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最终目标。   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黄欣说,甘肃省涉企政策精准推送和“不来即享”服务系统是今年7月上线的,集成了税务、市场监管、融资担保等43个部门政策文件,对纳入系统的近42万户企业分门别类设立标签,精准推送优惠政策,并在线办理各种审批事项。   黄欣:通过精准推送,实现了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的转变;从层层申报,到直达直通的转变,极大地便利了企业办事,降低了企业成本,让企业真正享受到了政策的红利。   今年1至11月,甘肃省新设市场主体数量超过25万户,同比增长8.68%,实现逆势增长。而在前三季度,甘肃经济增速也达到2.8%,跃升至全国第三。甘肃省委书记林铎表示,下一步,甘肃还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为当地企业当好“服务员”。   林铎:要坚持“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的理念,做到“企业带着资金项目来,剩下的事情我来办”。

无极五测速

无极5注册平台_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团中央青年宣讲团来甘宣讲

  原标题:青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团中央青年宣讲团来甘宣讲   中国甘肃网12月24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记者 纪敏)12月23日下午,由团中央组织的“青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青年宣讲团在西北师范大学进行宣讲。   5名团中央青年讲师团成员以“青春新征程 奋进‘十四五’”为主题,紧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分别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视角,解读阐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汤杰,共青团甘肃省委副书记赵才让、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邓小娟以及在兰高校300多名学生代表聆听了报告。   当日上午,团中央青年宣讲团在兰州团市委青年之家进行了宣讲,24日上午,宣讲团将在兰州十九中开展宣讲。

无极五测速

无极5注册_甘肃全面开启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原标题:甘肃全面开启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中国甘肃网12月26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12月24日,甘肃首针新冠病毒疫苗在兰州市城关区完成接种,这标志着全省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全面启动。据悉,首批参加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为海关、边检、冷链从业人员,集中隔离点医务人员,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企业外出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   当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内散发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出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增大,优先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搬运、加工和销售人员,出入境检验检疫、海关、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出国务工、学习人员等疾病感染高风险人群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防止疫情传播的有效手段。   为做好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我省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配套技术方案,并开展重点人群摸底调查和接种人员信息登记录入,积极筹措资金采购疫苗,规范疫苗冷链储存及出入库管理。我省将接种点全部设置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疫苗接种工作由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承担。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培训接种工作人员,规范医疗机构接种区域划分,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落实有经验的急救或重症救治人员全程值守等措施,全力保障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置。   从12月24日起到春节前,我省将稳妥、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重点人群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