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武永明)记者6月12日从省教育厅了解到,2021年我省继续组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全省计划招聘“特岗计划”教师5500名(含2020年已签约农村学校教育硕士88名),聘期3年。 “特岗计划”采取网上报名,报考人员可在6月21日9:00至6月25日18:00登录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www.rst.gansu.gov.cn/),点击“人事考试”栏目,进入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网页,或直接登录省人力资源考试中心网页(http://ks.rst.gansu.gov.cn),点击“网上报名”按要求报名。 经过笔试、资格审查、面试、体检、复审和公示等程序后,设岗县(市、区)与拟聘用的特岗教师签订聘用合同。特岗教师根据设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安排到合同规定的学校上岗任教。 各市县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及时缴纳“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险费用,同等条件下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同等待遇。三年服务期满后由实施县(市、区)教育、人社部门组织进行岗位考核,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不进行其他考试,由实施县(市、区)负责入编并落实工作岗位,连续计算工龄、教龄,不再实行试用期。特岗教师户口和档案关系原则上统一转至工作学校所在地县级人事档案管理部门。 ●目标范围 2021年我省将在以下69个县(市、区)实施“特岗计划”,具体为:七里河区、榆中县、永登县、皋兰县、会宁县、靖远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秦安县、清水县、武山县、张家川县、肃南县、玉门市、民乐县、高台县、山丹县、凉州区、天祝县、安定区、通渭县、陇西县、渭源县、临洮县、漳县、岷县、武都区、宕昌县、成县、康县、文县、西和县、礼县、两当县、徽县、崆峒区、泾川县、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市、庄浪县、静宁县、西峰区、镇原县、宁县、正宁县、合水县、华池县、环县、庆城县、临夏市、积石山县、康乐县、和政县、东乡县、广河县、临夏县、永靖县、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迭部县、夏河县、玛曲县、合作市。 ●报考条件和要求 符合招聘岗位要求,志愿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服从组织安排。以本地户籍为主,现户籍地(户籍迁入截止时间为6月20日)或高考时家庭户籍所在地毕业生均可报名。具体户籍要求由各县(市、区)自定。以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为主,鼓励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应聘,可适当招聘高等师范专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91年6月21日及以后出生)。 报考小学全科岗位的,专业为小学教育,教师资格证任教学科不做限制。 2020年已签约的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免试纳入特岗教师管理。 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参加2018年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且支教合格的考生,凭《甘肃省深度贫困县农村学校支教行动实习支教鉴定表》的复印件面试成绩加10分。
无极5注册_甘肃省帮助1.6万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原标题:我省帮助1.6万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中国甘肃网6月7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顾丽娟)记者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去年以来,全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具体要求,突出落实“四项措施”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目前,已累计帮助1.6万多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不断强化退役军人教育培训,组织2200名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参加适应性培训、1000多名退役军人参加网络教育培训、6800多名退役军人参加“三免一补”职业技能培训,选送28名退役军人接受新型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动员344家高校和优质职业技术院校组建甘肃省退役军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联盟,联合西北师大成立全国首个省级“退役军人培训学院”,拓宽退役军人教育培训渠道。 通过靠实政策扶持,全省统一将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小微企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扶持最高额度由200万元提高至300万元,先后为退役军人贷款1.3亿元。针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并符合条件的,每户每年按12000元上浮20%标准扣减税费,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符合条件的按照每人每年6000元上浮50%标准扣减相关税费。成立甘肃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募集1000多万元资金用于退役军人困难援助和就业帮扶,深化与省内17家银行合作,发放退役军人专属保障卡,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帮助。 着眼疫情防控需要和“六稳”“六保”要求,在全省启动网络常态化招聘和线下招聘活动,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20多场,动员150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参与并提供5.4万多个就业岗位。全面梳理省内外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用工需求,先后向有关部门定向推荐12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 组建全国首个“直招退役军人企业目录库”,及时征集并公布优质就业岗位和退役军人求职需求,形成退役军人直接选岗、企业直接招聘模式。并将军队服役5年(含)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纳入“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民生实事项目人员”专项招录范围。 同时,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时汇编就业创业相关政策规定,结合退役军人返乡报到发放政策解读,在各级退役军人部门网站和信息平台公开政策。积极发挥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团队作用,支持专家解答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方面的问题,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无极5平台网址_兰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暨市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开班把牢前进方向 展示担当作为开创发展新局面
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朱天舒带领市四大班子领导同志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马军摄 中国兰州网6月9日消息 为贯彻落实甘肃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暨省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精神,6月8日,兰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史学习教育暨市级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在庄严肃穆的兰州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开班。 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朱天舒带领市四大班子领导同志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在缅怀革命先烈、追忆红色历史的敬仰氛围中,聆听专家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兰州的革命历史,参观兰州战役纪念馆,在红星照耀中国主题展馆感受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使学员们深深感受到甘肃是一片红色沃土,从这里出发的新中国的兰州来之不易。 读书班将省委尹弘书记在兰州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深刻领会、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尹弘书记的讲话是对兰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一次精准把脉定向,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指明了着力重点,注入了强大动力。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把牢前进方向,强化省会意识,展示担当作为,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实用好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进落实“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补齐短板弱项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兰州发展新局面,努力在全省现代化建设中当好排头兵、发挥辐射力。 读书班还邀请了兰州大学教授倪国良作了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北地区的革命历史”的专题辅导报告。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郭兰英/文 马军/图)
无极五开户_【短视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甘肃:系统谋划创新 做好人才工作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汇聚智慧力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请更新您的浏览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贯彻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我省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改革创新,系统谋划,全省人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呈现持续向好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韩天喜2016年从兰州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后,来到了玉门市工作。 如今,韩天喜已成为部门技术骨干。当地提供的优惠政策,让他每个月能多领1500元的补贴,让他干得更加踏实。 近几年,庆阳市人民医院通过引智工程,引入高端人才,通过引、带、训、聘的人才培养方法,目前医院专业技术队伍的人员结构、数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均得到改善。 截至目前,庆阳市人民医院已累计引进临床、检验、护理等各类急需紧缺类人才150名,重点院校毕业生达29名,硕士研究生达到24名。 近年来,我省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千方百计延揽人才。 2018年以来,省属高校、科研院所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1800多人、年均增长50%以上;各市州引进人才1.1万余人、年均增长40%以上;省属企业引进人才1.4万余人、年均增长近30%。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加强柔性引才,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协同创新基地62个,柔性引进院士专家150余人;建成博士后“两站一基地”100家、引进博士后500多人。2020年遴选确定首批有望入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人才工程的25名拔尖领军人才,连续3年每人每年资助50—300万元进行个性化重点培养扶持。各行业牵头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分别制定各类人才队伍建设3年规划,明确任务目标和培养举措。各类创新平台数量和质量明显增强,进一步发挥集聚创新要素、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王云海 庆阳台 何树安 薛亮 酒泉台 夏艳婷 肖剑英 何明洋
无极五平台首页_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召开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决定 2021年4月22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 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1年4月24日在兰州召开。建议会议议程是:选举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_甘肃7名科学家候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原标题:甘肃7名科学家候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甘肃网4月24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武永明)中国工程院4月23日公布了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我省7名科学家入选,分别是: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得天,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俊彦,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汪宁渤,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研究员王兰民,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俞祁浩、冯起、王涛。 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共确定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577人,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58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74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63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64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65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48人,农业学部70人,医药卫生学部84人,工程管理学部51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及各学部的名额分配,由主席团研究决定,2021年院士增选总名额不超过8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