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5注册-无极5测速官网

无极五【Q21149162】平台
无极五测速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天水市互联网党工委全程指导甘肃易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支部成立并召开选举大会

  8月6日,甘肃易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正式成立并召开选举大会,天水市委网信办、天水市互联网企业党工委有关负责同志和相关人员到会全程指导。天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网信办主任、市互联网行业党工委书记刘越高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大会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会上宣读了市互联网行业党工委《关于同意成立中共甘肃易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支部的批复》《中共天水市互联网行业工作委员会关于同意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的批复》。会议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选举产生了中共甘肃易辰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有5名企业员工同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会在国际歌声中闭幕。

无极五测速

无极登录平台_港澳青年兰州学做“一碗面” 以面为源探美食品牌年轻化

  原标题:港澳青年兰州学做“一碗面” 以面为源探美食品牌年轻化   8月5日,为期20天的“文化遗产友好使者丝绸之路研习营”活动正在甘肃进行。图为港澳青少年学做牛肉面。 蒋煜 摄   中新网兰州8月5日电 (闻豪 蒋煜)“做兰州牛肉面真得很不简单!”体验了兰州牛肉面制作工艺后,来自香港的叶堡琛感叹道,和面要三次加水、九次揉捏,拉面时还讲究推、拉、扯、叠、拽等,可能正因为这样的讲究,兰州牛肉面才誉满天下,成为国家级非遗。 两岸四地高校多名青少年走进兰州牛肉面研学研习基地,体验制面工艺、品味正宗牛肉面。 蒋煜 摄   5日,由两岸四地高校124名青少年组成,为期20天的“文化遗产友好使者丝绸之路研习营”活动正在甘肃进行。学子们走进兰州牛肉面研学研习基地,了解兰州牛肉面历史故事、参观食材仿古厨具、体验制面工艺、品味正宗牛肉面,透过一碗牛肉面交流传统美食文化。   “发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的制作特点享誉世界。”兰州牛肉面研学研习基地的讲解员向该研习营团员介绍说,历经数个发展阶段,兰州牛肉面不仅是兰州人必不可少的风味小吃,更成为中华传统美食文化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之一。 图为兰州牛肉面研学研习基地的牛肉面技师教授学子拉面技艺。 蒋煜 摄   期间,该研习营团员们穿戴好厨师帽服,在牛肉面技师的指导下,学习制面。经过和面、饧面、溜条、拉面等一系列操作后,学子们将属于自己的一碗兰州牛肉面下锅。   “今天学到很多。一碗面不仅是吃到嘴里的面条,而且还有传承百余年的技艺,最终凝练为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叶堡琛说,希望将最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介绍给香港的同学朋友们。   来自澳门旅游学院的大学生虞智轶和小组成员以牛肉面发端,以此分享全国各地的传统面食。从山西的刀削面到香港常吃的“虾子捞面”,还有澳门人喜爱的“竹升面”……学子们从面食起源,从制面技艺聊到儿时回忆、家乡老字号、面食品牌“年轻化”等话题,深度交流了中华传统美食文化。   虞智轶说,“兰州牛肉面制面体验的过程,让我们不仅关注面是否好吃,而且还认识到制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她希望有更多类似的研学课程,让年轻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得更近。   “文化遗产友好使者丝绸之路研习营”由教育部港澳与内地大中学校师生交流计划立项支持,兰州大学港澳台办公室、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文化行者研学研习计划共同举办,旨在支持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青年学子走进丝绸之路沿线,参访重要文化遗产地,体验特色民族风情,共促中华文化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学习课程是今年研习活动的重点。”据项目领队陈静介绍,除了兰州牛肉面制面体验课程之外,该届研习营还为港澳与内地青年开设了藏医药学习及标本识别、裕固族传统游戏项目比赛、岷县当归种植调研等研学活动。“希望透过西北非遗体验学习课程,让港澳与内地青年对丝绸之路和大西北有更多面的观察和理解。”(完)

无极五测速

无极5首页_任振鹤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原标题:任振鹤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 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中国甘肃网7月27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省政府党组书记、省长任振鹤26日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在参观“友好往来 命运与共——党和国家领导人外交活动礼品展”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向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致的贺信,安排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上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做足万全准备,坚决打好防汛减灾“主动仗”,以防汛减灾实际成效检验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始终坚持思想防汛、科学防汛、纪律防汛,加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及时会商研判有关情况,配足救援力量,落实物资保障,科学调度、精准施策,切实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铁的纪律抓紧抓实各项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重大险情能够有力、有序、有效处置,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要突出“严”字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折不扣落实外防输入、“人”“物”同防措施,全流程闭环管控入境和解除集中隔离返甘人员,全链条抓好物流环节防控,依法、科学、有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全力支持疫苗生产基地加快建设,努力为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作出甘肃贡献。要突出稳增长增信心、抓项目增后劲、调结构增动力、优环境增活力、保民生增品质,抓住用好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抢抓工作“黄金期”,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的务实行动,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全年红。要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这个最大机遇,做大做强口岸经济、枢纽经济、物流经济;紧紧依托莫高窟这个金字招牌,把“一会一节”办得更有特色、更加务实、更加精彩。   会议强调,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保护能力和水平,持续扩大“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品牌综合影响力,加快打造文化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文化旅游强省。

无极五测速

无极5网站_【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淬炼信仰 勇担使命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原标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   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淬炼信仰 勇担使命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颖   停车难怎么办?收费乱谁来管?管理乱如何解决?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机动车停放“一难两乱”问题,省纪委监委近日启动专项整治监督试点工作,在梳理12315消费者投诉和12345市长热线反映问题台账、实地调研了解、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列出9类具体问题,并确定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白银市白银区、平川区和金昌市金川区为试点地区,试点工作将持续至年底。   这是省纪委监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具体实践,也是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一项新举措。   连日来,全省纪检监察系统通过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开展交流研讨、举办专题读书班等方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学深悟透讲话内容,把握核心要义,汲取奋进力量,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   省纪委监委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立足职责岗位,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等突出问题,重点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监督、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以及常态化扫黑除恶监督和“惩腐打伞”四个方面,综合施策,强力推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群众所想所需所盼所忧,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结合,坚持监督检查和执纪执法相结合,采取有力举措,持续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开展,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兰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海默说,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持续推进学习型、效能型、廉洁型、团队型机关建设,锻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队伍,为推动兰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紧盯民生项目,加大监督力度,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积石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程昌泽表示,要充分利用民主生活会、村民知情大会、干群商讨会等契机,通报典型案例,增强警示教育影响力、渗透力和吸引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无极五测速

无极5登录_“民企武威行”主体活动大会举行 马廷礼出席并讲话

  原标题:“民企武威行”主体活动大会举行   马廷礼出席并讲话   中国甘肃网7月8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干)相约天马故乡,共襄发展盛事。7月7日上午,由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主办,武威市委市政府承办的“民企武威行”主体活动大会在武威市举行。   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马廷礼出席大会并讲话。马廷礼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为企业提供真诚贴心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事、干事、成事。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把实现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国家价值有机统一起来,创造更大辉煌。   本次“民企武威行”活动是“民企陇上行”年度主题活动,是第二十七届兰洽会重要活动,也是武威市年初谋划部署的一项重大招商引资活动。会上,举行了项目签约和捐赠仪式,共达成招商引资项目83项、总投资137.3亿元;天津市甘肃商会等20家企业(组织)与武威市达成消费帮扶项目26项,计划采购3.32亿元的武威特色农产品;天津市甘肃商会、博奥赛斯(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公益组织向武威市捐赠3200万元款物。   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家商会代表、企业家参加活动。

无极五测速

无极五注册平台官网_“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习近平情系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题:“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习近平情系历史文化遗产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 施雨岑、冯源、蒋芳、张玉洁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从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敦煌研究院座谈到云冈石窟考察,从指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到强调“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留下了一段段动人故事。   这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9年6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寻根:“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过怎样的路?”   漫步于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5000多年前先人创造的“神之王国”,其文明的灿烂令观众们发出情不自禁的追问。   浙江余杭良渚,意为“美丽的水中之洲”。千百年来,这里埋藏着古老文明起源的秘密。肩负寻根溯源的历史使命,4代考古学家在这里孜孜以求,探寻文明留下的最初印记。   但是,新世纪之初的良渚遗址,曾一度处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在经济利益面前,许多人并不能理解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揭示文明起源意义何在。   2020年6月6日,小游客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老街的“良渚玉雕馆”内通过电子屏学习玉雕知识。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赴良渚调研,对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阐述。   扎实有效的举措有力开展——设立良渚遗址考古与保护中心,余杭区实行“城市发展反哺遗产保护机制”、将良渚遗址区外城市开发所得的部分财政收入用于遗址的保护……   拼版照片:这是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上排左起)黑陶器、玉琮、木屐、(下排左起)漆器、陶片和玉璧。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2007年,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2009年至2015年,由11条水坝组成、控制范围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显露真容……   这是江苏省扬州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景色(2020年11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2016年,著名考古学家宿白、谢辰生、黄景略、张忠培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对此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   2019年7月,在阿塞拜疆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传来喜讯——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是2021年6月8日拍摄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夜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孟德龙 摄)   没有根,就没有未来。   50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等关键领域考古项目重点实施……“十三五”期间,中国考古重大成果丰硕。   悠久的文明传承,不再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每一块铸就民族血脉的基石上,正深深镌刻下文化自信的印记。   保护:“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2020年11月,江苏扬州。   这是江苏省扬州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雪景(2020年12月1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孟德龙 摄)   运河两岸,绿意盎然,飞鸟翔集,亭台错落,移步换景。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扬州城南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沿着亲水步道一路察看。   “吴城邗,沟通江淮。”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下令修建邗沟,欲以水路沟通江淮、争霸中原。无人料到,这个原本为军事目的落下的第一锹,最终成为一项泽被千秋伟大工程的重要起笔。   “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在码头,习近平总书记同市民群众亲切交流,对大运河的保护念兹在兹。   悠悠岁月中,大运河以水波为曲、桨帆为歌,传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壮歌,积淀了深厚丰富的文化内涵。   2014年,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激动之余,专家们道出担忧:申遗成功的大运河,能否更有尊严地活下去?   这种担忧并非没有根据。   以扬州为例。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运河三湾区域聚集了大量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等企业,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这条曾哺育亿万中华儿女的古老河流,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空间挤占严重等突出问题和困难。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的。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扬州,为了大运河生态而关停“每年能够交税2个多亿”的化工厂;杭州,出台我国首个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河南,建立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大运河水质、水量、环境等情况……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掀开了大运河历史的崭新篇章。   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高度赞赏。大会报告指出,中国为应对遗产保护和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这非常引人瞩目且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期间,我国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2000多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有效实施;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登记,国有可移动文物丰厚“家底”得以摸清;建立文物违法案件督察约谈机制,开展卫星遥感监测,完善违法举报受理机制……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科学理念,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画卷,在中华大地徐徐展开。   传承:“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2020年9月28日,考古,这门略显高冷的学问,走进了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课堂。   讲解人陈星灿,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专家。在6天前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同包括陈星灿在内的发言代表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学习的主题是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陈星灿回忆说,总书记对许多考古项目都十分关注,并对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工作提出要求,其中之一便是“要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   亘古星宇下,敦煌莫高窟静立千年。   游客在敦煌莫高窟参观游览(2019年5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游客们来到洞窟前,拿起手机、打开AR地图,便能看到九色鹿从壁画中“飞身而下”。这种利用科技手段展示文化价值、多渠道感知敦煌文化的做法,让人惊喜又兴奋。   “把莫高窟保护好,把敦煌文化传承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时时回响在敦煌人耳畔。   莫高窟窟外展示游览技术让九色鹿“飞入实景”(线上游览截图)。新华社发(敦煌研究院供图)   2019年初秋,河西走廊金风送爽。   从北京乘机抵达敦煌市,习近平总书记即前往莫高窟,考察了解莫高窟历史沿革和文物保护研究情况。   在敦煌研究院同有关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时,他对“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提出具体要求:“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2016年9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这不仅是对敦煌人的期许,更是对全国文物工作者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物馆热”不断升温,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创新传播吸引着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   “十三五”期间,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2万多个;《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文博类电视节目广受好评,《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一批数字全景展厅项目让观众在家中“漫游”文化遗产地;346万件可移动文物数据信息向社会开放,文创产品引领“国潮”消费新时尚……   敦煌研究院技术人员在莫高窟98窟内对病害壁画进行修复(2014年9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星散在广阔中华大地上、绵延于岁月长河中。这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正为亿万中华儿女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