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永霞在定西陇南传达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时强调 迅速全面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 汇聚现代化建设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甘肃网11月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杨唯伟 陈多)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永霞近日深入定西市、陇南市宣传文化单位和乡村,传达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她强调,要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以高度政治自觉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凝聚团结奋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 张永霞先后深入渭源县元古堆村、武都区坪垭藏族乡以及县区融媒体中心、革命纪念馆、文明实践中心,向党员干部群众传达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她强调,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扛牢重大政治责任,扎实抓好学习培训,深入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传宣讲,紧密联系新时代十年历史性成就、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安排部署和干部群众思想实际,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要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认真谋划文化建设思路举措机制,推动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无极登录平台_交通有效投资发力稳增长——前三季度甘肃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综述
原标题:交通有效投资发力稳增长 ——前三季度我省交通运输业发展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刘健 交通运输是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今年以来,甘肃交通运输行业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工作,扎实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全省交通项目建设加速赶超,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交通运输保通保畅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前三季度,全省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99.3亿元,同比增长10.5%,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交通运输促投资、稳增长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抢抓政策机遇 全面用好金融工具 近期,G109线水泉至范家窑段项目先导工程水泉隧道项目开工建设,成为我省又一利用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开工建设的重大公路项目。 今年6月30日,国务院出台运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决定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3000亿元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 为抢抓政策机遇,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专班机制,及时开展政策辅导,建立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审计等机制,推动相关公路项目获得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 “审批过程特别快,仅用4天就完成了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的审批报送,比常规项目审批时间缩短了近1个月,抓住了政策红利。”提起公司申报水泉至范家窑段项目基金的过程,省交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截至9月底,甘肃上报的4批次拟申请使用基金项目中,已有24个公路项目被审核通过,总投资约1209亿元,拟申请基金约107亿元。其中,省交通运输厅负责申报的共有18个,总投资675亿元,拟申请基金额为58亿元。 与此同时,我省交通运输部门还全力以赴加快纳入基金支持范围的公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倒排工期、压茬推进,助力项目跑出开工加速度。截至目前,9个基金投放到位的收费公路项目均已启动建设,到位基金达到78.78亿元。 加快项目建设 稳步提升交通投资 “9月底,我们已实际完成投资额1.9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6%,承建的路基、桥梁、隧道等主体工程施工任务全部完成,项目全面转入路面工程施工阶段。”中铁十五局天庄高速公路项目部项目经理张政伟说。 天庄高速公路建设的有序推进,也是甘肃稳步推进交通投资,努力实现全年投资目标的缩影。 今年年初,我省确定了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的目标任务。为加快形成实物工程量和有效投资,前三季度,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以交通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重点项目能开尽开、续建工程加快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省已建成二十里沟口至车路崾岘、七墩至瓜州、马鬃山至桥湾等高速(一级)公路558公里,占年度计划建成里程700公里的80%;中川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年度计划的70%。 与此同时,省交通运输厅先后与甘南、兰州、张掖、庆阳等11个市州政府签署了“十四五”交通基础设施共建协议,加强省市共建、政企联合的合作力度,努力提升各地交通运输条件,促进地方高质量发展。 在此基础上,省交通运输厅还锚定甘肃确定的“十四五”交通运输“聚焦两通冲千亿”,围绕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助推实施“四强”行动,开始提前谋划2023年的投资目标任务,启动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形成“成熟一批、申报一批、投放一批、效益发挥一批”的良性循环。 强化服务意识 保障货运物流畅通 保产业链供应链,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基础。 前三季度,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全力畅通物资运输渠道,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通行证”办理、发挥“白名单”制度政策工具效力、开辟重点物资运输绿色通道、强化重点部位和路段督导检查和动态监测、与周边省区建立联合疫情防控机制…… 一系列硬举措,有力地确保了各种物资能够运得出、进得来。 同时,为了帮助交通物流业纾困解难,省交通运输厅还充分发挥行业引领作用,灵活运用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及政银企对接机制,助力交通物流业纾困解难,确保交通物流企业(个人)愿享尽享、应享尽享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53家企业(个人)获得专项贷款3.5亿多元。 既采取硬举措,还注重软服务—— 新建成投运15个高速公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司机之家”,全省81对联网收费公路服务区建成投运的“司机之家”增至51个,货车司机在甘肃境内停车休息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平庆、酒嘉等区域的高速公路主通道服务区增设免费核酸检测点,方便过往货车司机、邮政快递车辆司乘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消除了广大司乘人员的后顾之忧; 继续推广“车货无忧”公众责任险,免费为进入全省联网收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货车司机提供财物、人员损失保障,并将保障范围扩大到收费站车道及广场,货车司机在甘肃境内行车更加放心。 抗疫情、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甘肃交通运输行业正朝着全面完成全年既定目标奋力前行。
无极五平台首页_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 任振鹤出席并讲话
原标题: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 任振鹤出席并讲话 中国甘肃网11月14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13日在兰州召开,省长、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组长任振鹤出席并讲话。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甘肃工作组组长徐克明到会指导。朱天舒及李志勋参加,何伟主持。 任振鹤强调,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局部地区发生了聚集性疫情,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立足于防、立足于早,科学精准、以快制快,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坚决防止疫情规模性反弹。 任振鹤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定不移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清醒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充分认识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不是放松、更不是“躺平”,以更坚决、更果断、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的措施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要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完整、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与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相结合、同发力,把“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的问题搞清楚,把“要干什么、怎么干”的路径把握准,把“科学精准、与时俱进”的精髓领会透,加强解读、强化培训、结合实际,在学习掌握上下功夫、在细化实化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实上下功夫。要全力以赴打赢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对发生聚集性疫情地区,要省市一体、同心同向,抓主抓重、攻坚拔寨,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快筛查、快追阳、快转运、快隔离,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其他地区要认真落实“四早”要求,不观望、不等待,处置要快、露头就打,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各高校要进一步巩固成果,“一校一策”、实事求是,把好校门关,加强重点场所、重点岗位人员监测和管理,及时回应、妥善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要持续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水平,适应病毒快速传播特点,总结经验、研判形势,汲取教训、夯基补短,强化思想准备、基础准备、力量准备、作风准备,不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坚决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 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县一级。
无极5登录_【甘快看】“踢”上热搜的甘肃泾川 原来还有这么多“出圈宝藏”!
11月17日下午,中国足坛爆出大冷门!在2022年足协杯第二轮比赛中,一支来自甘肃的县级球队——泾川文汇足球队在常规时间内2:2战平中超豪门球队北京国安,随后点球大战以总比分7:5淘汰对手,进入足协杯第三轮。 从默默无闻到一战成名,这支来自甘肃小县城的球队引发球迷及业界的广泛关注。据了解,2013年,在泾川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直接领导下,当地30多名足球爱好者组建泾川744300足球俱乐部,之后几经更名,于2021年注册成立泾川县文汇足球俱乐部。目前俱乐部注册球员152人,甘肃籍球员50余人。 随着球队获胜,泾川也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个到底是个什么样地方?走,一起去触摸一个真实立体的泾川! 这里发现了3万-5万年前的“泾川人”头盖骨化石 远古神话、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和古迹遗址,都诉说着泾川的辉煌和沧桑。 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泾川人”头盖骨化石,专家初步断定其是3万-5万年前一个20岁左右的人类头骨化石,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属晚期智人,该化石被命名为“泾川人”,是人类已经进化成现代人的证据。 这里被称为“西出长安第一城” 泾川自古便是关中门户,被称为“西出长安第一城”。其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因地处泾河川腹地而得名,建郡置县历时2100多年。 这里西王母文化独具特色 有甘肃东部开凿时间最早的佛教石窟 泾川境内的泾川王母宫山又称回中山,相传古代两位信仰道教的帝王周穆王和汉武帝,都曾到这里游历,道教的最高女神西王母,还曾经在这里设宴招待过两位风流人物。回中山脚下的王母宫石窟,是整个甘肃东部开凿时间最早的佛教石窟之一。南石窟寺始开凿于北魏,是少有的采用“七佛同窟”形制的石窟。此外,根据专家的考证,南石窟寺是从窟顶浮雕开始,一点点向下雕琢。石窟与石像浑然天成,好像工匠不是在雕刻,而只是轻轻拂去石像上的泥土,让它们重见天日。 这里3次出土佛骨舍利轰动海内外 泾川大云寺相继3次出土佛骨舍利,以数量之多,规格之高,被誉为“华夏佛宝圣地”。1964年因发掘出盛装14枚佛祖真身舍利的金棺、银椁等而轰动海内外,被称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1969年大云寺遗址范围内发现北周宝宁寺地宫,再次出土石函、二重鎏金铜函、琉璃瓶供养佛舍利32粒。2013年1月又在佛像窖藏旁发现宋代龙兴寺地宫1处,第三次出土琉璃瓶盛装佛舍利2000余粒,被认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 这里相传是《柳毅传书》的故事发生地 《柳毅传》是唐代文学家李朝威创作的一篇传奇。文章写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传家书至洞庭龙宫,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钱塘君等感念柳毅恩德,即令之与龙女成婚。柳毅因传信乃急人之难,本无私心,且不满钱塘君之蛮横,故严词拒绝,告辞而去。但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自誓不嫁他人,几番波折后二人终成眷属。 《柳毅传》民间称为《柳毅传书》。2004年7月17日,《柳毅传书》邮票首发式在泾川县举行。这次首发式确认泾川是《柳毅传书》的原地之一。 这里自然风光旖旎特色村落聚集 泾川四季有景,春季百花烂漫,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走进泾川,就是打开了一幅山水画卷,穿越了诗画长廊。 位于泾川县城关镇东庵村的田家沟水土保持生态风景区,属泾河水系田家沟流域经过多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泾川县水土保持与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 泾川县城关镇凤凰谷村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示范村、省列“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上打造了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教育体验、特色餐饮、田园养生、非遗传承于一体的泾川锦绣凤凰“田园综合体”。凤凰山下沟水清澈,绕山流入泾河,植被葱绿茂密,春夏秋三季遍山花果。 完颜民俗村坐落于泾川县泾河北岸,共有村民5000余人,绝大部分人姓完颜,相传他们便是南宋时期金国四太子完颜宗弼、即金兀术的后裔。不仅村子以完颜命名,村内及附近还有完颜井、完颜桥、完颜洼、完颜小学、完颜马场等,均以完颜命名。 白家民俗文化村保留了最原始的天然森林公园形式,绿树成荫,溪水潺潺,通过古色古香的建筑、美食特产、传统技艺表演等形式,完美地展现了原始的关中文化,是集生态旅游开发、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无极平台网站_【贯彻二十大精神·党组织书记专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书记马玉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守正创新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委书记马玉萍表示,我们继续在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在前一阶段广泛组织开展理论学习、宣传宣讲等工作基础上,持续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鼓舞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而团结奋斗。 11月18日,合水县固城镇组织小分队进村入户,以快板词和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马玉萍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的工作思路和落实举措。 一是高举思想旗帜,持续强化理论武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我们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内容安排、学习管理、督促检查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巡学旁听和季度通报。组织各级宣讲团开展灵活多样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统筹线上线下,把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讲清楚、说明白。加快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分领域建设省级重点智库队伍,聚焦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重大举措推出一批有深度的研究成果。 11月20日,玛曲县齐哈玛镇充分发挥“女子马背宣讲队”基层宣讲作用,深入冬牧场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二是保持舆论强势,广泛汇聚磅礴力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我们持续做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报道,办好精品专题专栏,组织全省各级媒体开展“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传,高质量推进“党组织书记专访”“二十大代表在基层”等专题采访报道,广泛宣传全省贯彻落实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切实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守牢各类阵地,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以互联网思维优化资源配置,把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向融媒体汇集、向移动端倾斜,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三是培育价值之魂,不断提升文明程度。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对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重大部署。我们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任务,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着力开展“五大文明”创建,广泛弘扬新时代愚公精神、莫高精神,激发全省上下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11月19日,金塔县新华书店设置党的二十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专题图书展台,为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权威、准确的读本。 四是坚定自信自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我们紧扣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用好甘肃丰厚独特的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让文化成为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甘肃标识。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体系,深化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智慧广电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繁荣文艺创作生产,完善引导激励机制,实施陇原文艺高峰攀登工程,打造一批甘肃特色文艺精品力作。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加快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打造“陇原号”知名文化品牌和企业集团,推动文化和旅游、科技等融合发展,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文化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共青团阿克塞县委组织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进青年之家”活动。 五是深化交流互鉴,讲好如意甘肃故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我们统筹推进对外宣传,加强外宣议题设置,用好省、市、县三级外宣平台和各类外宣渠道,组织开展甘肃民族文化交流周等活动,以甘肃题材外宣展示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建强甘肃国际传播中心,实施“海外传播官”培育工程,制作推出一批符合国际视野的融媒体产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挖掘提炼甘肃特有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大力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全面推动敦煌文化对外传播,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甘肃文化品牌。 “我们将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学习宣传贯彻,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撑。”马玉萍说。
无极平台网站_【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部署 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访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马剑勇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组织书记专访】 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部署 推动新时代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 ——访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马剑勇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专题论述、专门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厉行法治、奉法强国的坚定决心,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马剑勇近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省法院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决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依法履职尽责,严格公正司法,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省法院落地见效。 马剑勇表示,全省法院要准确领会大会精神,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的热潮。要原原本本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领导干部、支部书记发挥好领学示范作用,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通过支部“三会一课”、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专题报告会等载体形式,做到部门和干警全覆盖,引导广大干警在学思践悟中深刻领会“五个必由之路”“六个必须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等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的道理哲理,真正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统领思想的旗、指导工作的魂、推进发展的纲。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加强理论阐释和研究,深刻理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总体要求和对政法工作体制机制、保障制度、职责任务、运行机制的具体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新时代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保证。”马剑勇说,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根本上讲,在于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全省法院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两个确立”主题教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切实把党章各项规定要求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到工作中。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省委实施细则,结合学习贯彻政法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建设专题研讨班精神,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督查检查,梳理检视,查漏补短,全面加强政法机关党的政治建设,切实把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地落实。要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引导干警知敬畏、明底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驰而不息正风肃纪,确保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马剑勇表示,全省法院要忠实履行审判职责,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时刻牢记“国之大者”,找准法院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司法助力实现国家所需和甘肃所能的更好统筹。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检验标准”理念,进一步创新司法服务理念,以高标准司法保护增强市场主体安全感和活跃度,切实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效能。要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桥头堡”作用,完善司法保障防返贫机制,加大对“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将司法审判深度融入“强县域”行动,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要进一步释放兰州知识产权法庭功能,加大对原始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更好服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要持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主动接受监督,深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突出政治文化,弘扬司法传统,坚持“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构筑新时代人民法院精神文化高地。要加强民生领域司法保障,保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不断健全中国特色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更强。要充分发挥兰州环境资源法庭作用,落实好黄河流域司法共护协议,积极探索建立黄河上游跨省(区)重大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机制,坚决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大对我省新能源及新装备制造司法保护力度,服务走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之路。要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惩各类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推动扫黑除恶长治长效,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