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肃网8月5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7月29日至8月1日,2021国际肉类产业博览会暨牛羊肉产销对接大会在宁夏银川举行。省商务厅组织我省部分企业参加了大会,活动期间,省商务厅被大会组委会评为“最佳组织单位”。 据介绍,本次博览会由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主办,以“提升肉类品质,推动技术创新”为主题,旨在加速推进传统肉类产业转型升级,引领肉类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活动包括开幕式、高峰论坛、肉类新品推介暨牛羊肉产销对接会、餐饮企业家肉类食材采购研讨会,以及“炙·醇”餐酒搭配大讲堂、“庖丁解牛”系列技能展演等多个部分。 据介绍,省商务厅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助力企业达成合作、创新发展。我省泾川县旭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7家参展参会企业得到了活动主办方的大力支持,在展会上积极主动与各地客商洽谈,广泛建立联系,开阔眼界。甘肃中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和新疆瑞祥牧源商贸有限公司现场签订了9000吨、价值5.4亿元的牛羊肉销售协议。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蒋凌 实习生 张文嘉
无极五平台_2021年下半年甘肃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任振鹤出席并宣布开工
原标题:2021年下半年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任振鹤出席并宣布开工 中国甘肃网8月6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2021年下半年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5日在兰州市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出席并宣布开工。 省领导马廷礼、石谋军、朱天舒,陈克恭,张世珍、李沛兴、何伟、余建、孙雪涛、刘长根、张锦刚,郭承录及李志勋出席;副省长程晓波主持。 任振鹤代表省委省政府对各地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工表示热烈祝贺,向奋战在项目一线的建设者致以崇高敬意。他说,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甘肃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三新一高”要求,抢抓重大国家战略机遇,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擎,内育外引促进生产布局调整,从更高层面提升产业发展的集群集聚水平,以更大力度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十四五”开局良好。 任振鹤指出,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对做好我省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以项目建设为引擎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天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就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引领项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项目、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项目,项目建成投运以后,必将为推动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挥标杆作用,必将为打造“一带一路”甘肃枢纽节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有力支撑,必将为建设我国新能源绿色产业基地、助推全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任振鹤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各地各部门要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把重大项目作为对冲疫情影响的主抓手、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围绕项目转、聚焦项目干,以重大项目的“确定性落子”更好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挑战”,努力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先;要主动靠前服务,加强事项联审、问题联办、服务联动,共同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现实难题。市县两级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到贴身服务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实施零障碍,以“人一我十”的甘肃精神抓好项目推进。各项目企业要科学统筹实施,守住安全绿色底线,尽锐出战、全力以赴确保项目早竣工、早投运、早达产、早见效,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无极五测速注册_任振鹤在调研抗旱减灾工作时强调:和衷共济千方百计抗旱情 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保目标
8月9日至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深入定西市、白银市部分旱情较重的乡镇并到省气象局调研指导抗旱减灾工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小龙 新甘肃客户端定西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8月9日至10日,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深入定西市、白银市部分旱情较重的乡镇并到省气象局调研指导抗旱减灾工作。他强调,要深刻认识当前旱情的严峻性和做好抗旱减灾工作的紧迫性,清醒看到缺水干旱仍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难题,坚决防止因连年风调雨顺而产生麻痹松懈思想,立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立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立足稳住农业快速发展势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千方百计抗击旱情,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在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磨石沟村、鲁家沟镇山湾村、白碌乡复兴村和白银市会宁县汉家岔镇细岔村、柴家门镇樊郭村,任振鹤进山区、上塬面、走村落,不时停车深入田间地头,翻开土壤察看苗情墒情,与村民和农技人员交谈交流,共同商讨研究抗旱减灾措施。他指出,7月中旬以来,我省持续高温少雨,部分地区旱情严重。相关地区和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克服“等靠要”、打好主动仗,力量沉到一线、措施上到地头,因地制宜、科学组织,上下联动、合力抗旱,尽最大努力减轻干旱造成的影响。 任振鹤强调,要充分挖掘现有水源潜力,强化水资源管理,首要保障人畜饮水,科学实施调水补水,农村小水利和灌溉设备要切实发挥作用、运转起来,气象部门要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多方位增加抗旱水源。要组织群众进行抗旱自救,加强技术指导、宣传引导,根据受灾程度做好保水保墒、青贮黄贮、补种改种,确保能保尽保、能种尽种、能收尽收、颗粒归仓。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对接、积极组织受灾群众外出务工,加强营销、依托市场推动农产品价稳销畅,加强督导、兑现政策确保农业保险理赔及时足额到位,加强服务、主动跟进帮助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业稳产、农民增收。要深刻领会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积极推进撂荒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打通引洮等重大水利工程“最后一公里”,积极推动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态化种养植,大力推广深松土、高筑垄、广覆膜、精耕作等成熟管用技术,不断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稳产高产能力。 孙雪涛及李志勋一同调研。
无极5平台网址_《甘肃省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印发 黄河兰州城区段发生6500立方米/秒及以上洪水为Ⅰ级响应
中国甘肃网8月25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甘肃省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甘肃省防汛抗洪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根据汛情、险情和灾情程度,将防汛抗洪应急响应由低到高分为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四个等级。黄河兰州城区段发生6500立方米/秒及以上洪水为Ⅰ级应急响应。 《应急预案》明确,防汛抗洪重点包括我省境内库容在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和小(一)型水库(电站水库),兰州市、平凉市崆峒区、天水市麦积区、陇南市武都区、临夏州临夏市等5座城市,黄河、渭河、泾河、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白龙江、黑河、疏勒河、石羊河、讨赖河等重要河流重点河段,以及全省易发山洪灾害的沟道、险段及相关区域城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区。根据汛情、险情和灾情程度,将防汛抗洪应急响应由低到高分为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四个等级。 《应急预案》规定,黄河兰州城区段洪水流量超过3000立方米/秒,且有持续或上涨趋势为Ⅳ级响应;黄河兰州城区段洪水流量超过4500立方米/秒,且有持续或上涨趋势为Ⅲ级响应;黄河兰州城区段洪水流量超过5600立方米/秒为Ⅱ级响应;黄河兰州城区段发生6500立方米/秒及以上洪水为Ⅰ级响应。 《应急预案》指出,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其办公室,根据气象、水文预报测报、防洪工程险情态势和应急响应状态,发布防洪预警,动员各地和各成员单位做好启动或提升防洪应急响应的准备。防洪预警共分四级,分别为Ⅳ级(蓝色)、Ⅲ级(黄色)、Ⅱ级(橙色)、Ⅰ级(红色)。一般情况下,防洪预警由低级到高级逐级提升。当出现突发汛情和险情时,直接发布对应级别的防洪预警。 《应急预案》规定,气象水文信息及一般险情灾情信息,由负有报告责任的部门和单位,第一时间报告属地县级防汛部门或同级防汛部门,防汛部门及时向上级报告。发生重大险情灾情可越级上报,县级防汛部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报告省防汛抗洪应急指挥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_甘肃省水利厅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水库“库长制”
原标题:甘肃省水利厅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水库“库长制” 中国甘肃网8月2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记者 李莉)8月25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为进一步提高水库管理水平,切实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大坝安全管理、日常运行管理和库区环境相关工作,参照河湖长制,省水利厅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水库“库长制”,进一步靠实水库防汛、安全运行和日常管理保护责任。 据了解,“库长制”主要以水利部门注册登记的282座水库全面实行库长制。库长由水库管理单位(或代管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主要对水库防汛、安全运行和日常巡查管护总负责;组织编制完善水库防汛及日常管理制度、调度运行计划和应急预案,实施水库调度运用,开展水库日常安全管理与工程维护,组织大坝安全巡视检查、险情处置,及时报告大坝安全情况等。 省水利厅要求各级水库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运行管理单位全面强化库长履职能力。同时,各市州、县区全面梳理辖区内有关水库,按照要求设置库长,并对库长名录实行动态管理。另外,依托部门网站,向社会公告库长名单,同时在水库边显着位置竖立库长公示牌,标明水库概况、库长职责与任务、监督电话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
无极5平台_【短视频】酒钢集团:机器人上岗 提升智能化水平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请更新您的浏览器! 酒钢集团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批新引进的智能机器人相继上岗,在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环境恶劣的生产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的智能化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在酒钢宏兴股份公司,自动喷码机器人在600℃的高温下作业,在钢卷上精准地标注产品的规格、钢种、编号等信息。在酒钢东兴铝业公司,自动码垛机器人“挥舞”着手臂,把一块块铝锭码放整齐。在酒钢西部重工公司,焊接机器人展示超高“技艺”,把一件件产品焊接美观、质量可靠。在酒钢西沟矿,自动除铁机器人可以自动检测矿石运输皮带中的金属,并自动抓取放入固定料斗内。 三年来,酒钢加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力度,高效率、低风险的机器人正给企业带来了显著变化。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酒钢正在加快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甘肃台报道。 甘肃广电总台全媒体记者:范伟 郭芊岐 越友玉 朱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