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丁仲礼在甘肃调研时强调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中国甘肃网8月5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8月1日至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率调研组在我省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开展调研。丁仲礼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调研组一行先后赴刘家峡水库枢纽工程、兰州新区引大入秦灌溉工程、景电引黄灌溉工程以及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景泰盐碱渔业产业园等生产现场,采取召开座谈会、现场察看、面对面询问等方式,全面了解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情况。 丁仲礼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研究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要从打造生态屏障、尊重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谋划问题,以水而定,科学规划。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更好地造福人民。 民盟中央副主席田刚、王光谦、曹卫星,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等参加调研。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克恭,副省长张世珍、程晓波分别参加相关调研。
无极5注册_李荣灿在西固区调研时强调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原标题:李荣灿在西固区调研时强调 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中国甘肃网8月5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8月4日上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赴西固区金沟乡,实地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组织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情况。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李荣灿先后前往金沟乡熊子湾村老羊沟社、马家山村郝家山社,随机走访袁儒华、郝占祖等群众,察看人居环境整治、危旧房改造、农厕改造及安全饮水等情况。他指出,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增进人民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持续开展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工作,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着力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农村人居环境。 在熊子湾村委会,李荣灿了解基层组织建设和便民服务情况,与基层干部亲切交流,强调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致富带富能力,组织带领贫困群众依靠勤劳致富,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金沟乡以种植百合为主导产业。李荣灿深入了解百合产业的发展,调研关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察看马家山田园综合体建设。“金沟乡虽在大山深处,但拥有宝贵的森林资源。事实证明,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李荣灿指出,要坚持生态优先,注重从源头治理,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优良生态和自然资源优势,采取保护、治理、利用等措施,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再造一个“关山森林”。要把自然生态与人文旅游相结合,抓好富民产业培育打造,努力让山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让群众得实惠奔小康。 调研中,李荣灿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处理好当前和长远、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切实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积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副市长韦青祥参加调研。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兰英
无极5网站_西北首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落户甘肃
原标题:西北首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落户甘肃 中国甘肃网9月14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曹立萍)中国(甘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近日正式获批。这是全国第八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也是西北首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对我省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促进全省产业创新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近年来,随着甘肃省科技创新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落地实施了一大批省级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产业集群规模日益壮大,企业知识产权研发投入力度逐年加强,对知识产权获权、维权、运营等服务的需求逐步增多。中国(甘肃)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成后,将围绕甘肃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形成集快速审查、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知识产权审查确权、行政执法、维权援助等相联动的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推动构建甘肃省知识产权“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工作格局。
无极5平台网址_《网络安全法》干货解读 会上网的朋友都来看看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请更新您的浏览器! 互联网时代为了保障大家在网络空间的安全和合法权益,三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发布实施了。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4-2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在网络安全周举办之际,新华网通过动画视频带你了解《网络安全法》。干货满满,上网的朋友都来看看。(视频:甘肃省委网信办 文字:郑琬)
无极五注册平台_李荣灿在兰州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优美生态环境
原标题:李荣灿在全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部署会上强调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优美生态环境 中国甘肃网10月2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10月27日,全市2020-2021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分析研判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安排部署今冬明春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出席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张伟文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领导张建平、李宏亚、王旭、魏旭昶、田明、杨军出席会议。副市长左龙通报今年以来空气质量情况,对冬防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省大气办有关负责同志到会指导。 李荣灿指出,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意义更加特殊。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履职担当,在深化认识中绷紧思想之弦、总结经验中坚定必胜信心、认清形势中践行初心使命,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保持空气质量稳中向好态势,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反思差距不足,找准找实短板弱项,精准施策,努力在解决问题中提升工作成效、提高防治水平。要强化刚性治标,把握方式方法,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下大力气“治源”“控车”“抑尘”“禁烧”“减煤”,切实提高冬防工作的治理成效。要注重系统治本,做到远近结合,集中抓好根治大气污染的重点工作,尤其要做好调整产业、能源、空间、运输结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推进综合治理,着力提升城市生态功能。要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履职尽责,严肃督查问责,加强宣传引导,坚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今年冬防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张伟文指出,各级各部门要保持必胜的信心、决胜的信念,强化责任抓冬防,突出重点抓冬防,细化措施抓冬防,统筹协调抓冬防,督查问效抓冬防,全力以赴打赢这场大气污染防治硬仗,全面完成蓝天保卫战各项目标任务,让全市人民在优美生态环境中拥有更多幸福感和获得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兰英 ■相关新闻 今年截至10月25日 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58天 中国甘肃网10月28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10月27日,在兰州市2020-2021年度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空气质量整体情况:截至10月25日,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58天,同比增加5天,优良天数比例86.3%、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未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关于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部署要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兰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于4月1日实施,部门职责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明晰;持续开展了工业炉窑、“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燃煤锅炉房无组织排放治理等四个专项行动;城区6大出入口及重点道路10套远红外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全面投运,并实现生态环境与交警部门联网;中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6项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稳步推进。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兰英
无极5首页_甘肃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接受中国文明网记者采访:文明城市创建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接受中国文明网记者采访 文明城市创建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 中国甘肃网11月24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从2005年到2020年,抒写一座西部城市对一个文明梦想的孜孜以求。15年,为了一个共同的文明理想,兰州人锲而不舍地坚守着、践行着……2020年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会议上,兰州荣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第一时间,中国文明网记者采访到了甘肃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李荣灿,听他讲述兰州文明城市创建背后的故事。 记者:在您看来,“全国文明城市”这六个字意味着什么? 李荣灿:中央文明委对于文明城市创建的总体目标是:崇德向上、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这个创建的总目标恰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文明城市为人民的创建思路。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就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过程。回顾十五年兰州文明城市创建史,有坎坷、有曲折、有辛酸,获得这个荣誉实属不易,这是兰州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份荣誉属于全市人民。 记者:兰州市在创建文明城市这条路上走了15年,您认为兰州的创建“秘笈”是什么? 李荣灿:我们一直在总结前几轮失败的原因,深刻感受到文明城市创建一定要充分体现为民、惠民、利民的创建理念,要把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调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创建当中。 记者:近年来,兰州在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方面,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李荣灿: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兰州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了解黄河治理和保护、堤坝加固防洪工程建设等情况时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群众过得更幸福。我觉得这句话充分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为民情怀,同时也为我们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工作的根本遵循。 文明城市创建实际上就是一个建设美好城市的过程,文明城市的创建指标一共有12类、88个大项、180条标准,涵盖了方方面面,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创建当中,要把老百姓的民生实事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记者:文明城市的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获得荣誉之后,下一步的打算和工作安排是什么? 李荣灿:我们虽然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的荣誉称号,与很多优秀的兄弟城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相比,还有很多不足和差距,我们还要继续努力。首先要总结好创建经验,巩固好创建成果。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创建机制,如考评机制、奖惩机制、监督机制等。第三,要努力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第四,要激发广大市民干事创业激情,要把这一次文明城市创建焕发出来的热情和激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凝聚起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蓬勃力量,让城市气质更亮、颜值更高、魅力更足。 记者:请您用几句话向广大网友推荐一下兰州。 李荣灿:兰州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建城史已经超过了2200多年;兰州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最理想的旅游之地。兰州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现在的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我真诚地向大家发出邀请,欢迎广大朋友到兰州来旅游,全国文明城市——兰州欢迎您! □据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