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谋发展,同心同德谱新篇。在全省人民的热切关注中,在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甘肃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一次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在兰州胜利闭幕。我们对省两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祝贺! 这次省两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会议期间,各位代表和委员牢记神圣使命,依法履行职责,共商发展大计,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担当,展示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大会审议通过的各项报告、作出的决议决定、产生的选举结果,凝聚着全省人民的共同意志,反映了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传递出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的强大力量,必将引导和激励全省上下振奋精神、砥砺奋斗,努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时代篇章。 过去五年,是甘肃战贫困、建小康,促发展、谋跨越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陇原儿女负重自强、顽强拼搏,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全省各项事业取得新的巨大成就,呈现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治理大见成效、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风政风民风昂扬向上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去年,在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我省坚决有力防疫情、迎难而上稳经济、高效统筹保安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4.5%,增速居全国第3位,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呈现承压而上、逆势而进的积极态势。 未来五年,是甘肃蓄势发力、爬坡过坎、追赶进位的关键阶段。随着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和国内国际市场深刻变革,我省生态屏障、能源基地、战略通道、开放枢纽的功能定位空前凸显,资源禀赋、科教人才、工业基础、地理区位的组合优势加快释放,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内生动力、环境氛围不断蓄积升温。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的奋斗目标,加快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不平衡问题,努力推动综合经济实力、科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发展、基础设施支撑、人民生活品质迈上新台阶,始终强化“改革、开放、创新、人才”主引擎,甘肃必将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步之年,也是“十四五”发展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推动全省经济向上向好,努力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必须聚力实体经济振兴,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聚力恢复扩大消费,加速推动市场回暖;聚力科教人才支撑,塑造发展动能优势;聚力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投资关键作用;聚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聚力美丽甘肃建设,加快绿色转型步伐;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夯实共同富裕基础;聚力统筹发展安全,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全省上下要抓主抓重、统筹推进,突出做好“9个聚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开好局、起好步。 人心齐,泰山移。在新征程上续写新的荣光,需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智往一处谋,齐心协力、接续奋斗。要把握方向、砥砺品格,永远保持绝对忠诚的政治本色,切实增强凝心铸魂的政治自觉,牢固树立对标对表的政治意识,持续强化贯彻执行的政治担当,在锻造政治能力上彰显新风貌;要锚定目标、矢志奋斗,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铆足干劲、把该办的事办好,增强冲劲、把能做的事做实,保持闯劲、把定下的事干成,在实现赶超进位上展示新作为;要心系人民、践行宗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怀亲民之心,善谋惠民之策,多行为民之举,在增进群众福祉上体现新担当;要珍视团结、维护团结,更好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着力巩固和加强全省人民大团结、各族各界大团结、军政军民大团结,在凝聚干事合力上展现新气象。 使命如磐,笃行致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以实干唱响新时代的强音,以奋斗谱写新征程的华章,不断把甘肃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无极5登录_任振鹤会见宝丰集团党彦宝一行
中国甘肃网1月21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鑫)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日前在兰州会见了宝丰集团董事长党彦宝一行。他说,甘肃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重要指示,积极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机遇和发展红利,以产业为支撑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希望宝丰集团深度参与甘肃绿色转型,加快在甘项目建设,在新能源、新材料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我们将以更好的营商环境、更优的服务保障推动合作项目提速增效,实现共赢发展。 党彦宝表示,将加快推动多晶硅上下游协同项目早竣工早投产早达效,为甘肃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李志勋参加。
无极五注册平台官网_【甘快看】新春走基层·回乡偶书|回家过年,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杨玉洁 确定好回家的车票后,就迫不及待地告诉了家人归期。大半年没回家的我,对家乡的思念格外深切。 妹妹考完试就化身“大厨”,负责家里的一日三餐,时不时晒晒做好的饭菜,刺激一下我的味蕾,让我快快回家尝尝她的手艺。 当火车终于到达山丹车站,已是午夜十二点,原本昏昏欲睡的我在听到车厢里播报山丹车站快要到了的通告时,立刻清醒了。 走出车站,门口已有很多出租车等候着,司机师傅们热情地招呼着出站的旅客,熟悉的乡音听起来是麻痒痒的亲切。“姑娘,坐车不。”刚说一声“坐”,行李已被大叔从手中接过,妥帖地放进了后备箱。 车子渐渐驶入城区,道路变得越来越宽敞,午夜的大街虽然空旷却并不冷清。在霓虹彩灯的映衬下,节日的氛围被渲染得更加浓烈。 坐上出租车不久,妈妈打来电话说弟弟要来接我。出租车还没开到小区,远远地就看到一个高高瘦瘦的黑色身影等在大门口,大抵是弟弟,下了雪的夜晚格外寒冷,弟弟估计已经等了一会。刚下车,他麻利地从后备箱取出我的行李,又接过我手中的电脑,尽管自己的双手和耳朵因为等待冻得通红,却坚持帮我提沉重的行李,边走边问我冷不冷,还贴心地让我把手放兜里。 因为火车晚点,我回家的时间也被推迟了三个小时。妹妹催促白天上班已经十分疲惫的妈妈赶紧先去睡觉,但未见我平安归来,妈妈怎会安睡,执意要等我回来。 听到楼下传来脚步声,妈妈早已候在了门口。看到我时,笑得眼睛眯成条缝开心得像个孩子,急忙拿过酒精给行李消了消毒,知道我体寒怕冷赶紧又递给专门为我准备的超厚棉拖鞋,催促我赶快洗手吃点东西。 餐桌上摆满了我爱吃的食物:各色的年馍、卤好的鸡爪、鸡腿、猪头肉、酸奶、坚果、醪糟汤……我调侃地跟家人说,“这么多,是不是要把我当猪喂养。”妈妈笑着念叨:“这次回来都瘦了,平时让你好好吃饭,你看你怎么越来越瘦了”,鸡爪还没啃完,低头一看,我的面前又堆满了爸爸剥好的核桃、碧根果……我幸福地吃着,大概这就是最幸福的时光。 回乡过年除了家人团聚,朋友间的相聚也成了不变的仪式。长大后的我们因为工作分散在各地,一年一次的聚会显得弥足珍贵。庆幸的是十三年的友情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淡,见面后的调侃和问候格外亲切自在,中学的青葱回忆是我们聊不完也说不倦的话题,一边吃一边嬉戏打闹。再过几年,也许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小家,但这份珍藏十三年的情谊如同一坛老酒越酿越醇,越品越香。 归家的路途虽然遥远,所花费的心力与时间虽多,却无法阻隔游子对于团聚的期盼,归家的珍贵也在时间与距离中沉淀,成为游子们对于过年的独特记忆。此刻,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但只要身边有亲友相伴,就是幸福!(本文图片由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杨玉洁提供)
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_【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组织书记专访】深学细悟汲取奋进力量 笃行实干建设“五大夏河”——访甘南州委常委、夏河县委书记杨振林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组织书记专访】 深学细悟汲取奋进力量 笃行实干建设“五大夏河” ——访甘南州委常委、夏河县委书记杨振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夏河县将深学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扛牢第一责任、聚焦功能定位、盘活优质资源、聚力民生关切,笃行实干打造‘五无甘南’、创建‘十有家园’、建设‘五大夏河’、争创‘五个示范县’,奋力谱写夏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近日,甘南州委常委、夏河县委书记杨振林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一是扛牢第一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夏河县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县”为抓手,着眼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坚持关口前移、源头防控,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深入落实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总要求。创新推动“8+”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深入推进更高水平的和谐夏河建设。着力构建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工作体系,推动“小联防”发挥“大作用”、“小网格”实现“大服务”、“微治理”释放“大能量”。 二是聚焦功能定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夏河县立足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功能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治理,以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目标,举生态旗、谋生态策、走生态路、吃生态饭。2022年,申报2021年度生态修复项目10个,落实下达资金7840万元,包括9处历史遗留无主矿山治理项目和1处大夏河源头退化草地生态修复项目。同时,追加落实资金2850万元,用于实施造林绿化及矿山地质环境修复治理项目。落实2022年生态修复项目14个,下达资金6582万元,争取落实1400万元绿化资金,实施大夏河沿岸面山绿化项目,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三是盘活优质资源,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夏河县立足资源禀赋,按照“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思路,以发展壮大“牛羊乳草药菌”六大高原特色产业为支撑,以五大产业带建设为抓手,加快牦牛、藏羊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牧户”发展模式,争取更多特色农畜产品得到国家和省州认证。持续加大同科研院所的联动协作,开展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技术培训、遗传资源普查与保护等工作。分层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共培养农牧群众配种员40余人,通过科技干预,生产娟姗犏雌牛5000头,牦牛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近2000头,全面开展“高原奶牛高效繁育暨藏羊本品种选育体系项目”。充分挖掘草原风光、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积极探索“农牧+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 四是聚力民生关切,努力增进人民福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教育强基固本项目,不断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促进教育公平。深入实施健康夏河行动,进一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持续优化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县乡医疗服务能力水平,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高质量医疗服务。大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归属感、幸福感、自豪感。
无极5平台_筑牢精神之基 让正能量更充盈 甘肃省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原标题:筑牢精神之基 让正能量更充盈 ——我省着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迈向高质量谱写新篇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2022年,我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把培养时代新人作为着眼点,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文明培育深入人心、文明实践深化拓展、文明创建提质增效,引导推动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不断推动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以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创新开展文明培育 筑牢精神之基 连日来,平凉市崆峒区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崆峒春官歌传承人精心创作了《党给人民送温暖》《万里河山美如画》《迈开大步向前跨》等27件作品,通过百姓大舞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通俗、生动的形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基层一线,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去年12月29日,2022年度“甘肃好人榜”云发布仪式在兰州举行,12名“助人为乐”类、6名“孝老爱亲”类、6名“诚实守信”类、9名“敬业奉献”类、7名“见义勇为”类甘肃好人光荣上榜。 举行“甘肃好人榜”发布仪式,是我省以典型彰显真善美、用信念传递正能量系列措施之一。近年来,我省持续深化“甘肃好人”“陇人骄子”“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等推评选树、学习宣传活动,崇德向善、明德惟馨的美好风尚蓬勃兴起、蔚然成风。 我省充分借助各种载体、平台,拓展形式、方法,紧扣培育时代新人的目标要求,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明洗礼、文化熏陶,着力打造与共同富裕目标相适应、与社会文明程度相契合的精神家园,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 如今,在大街小巷、公园广场、机场车站,一幅幅活泼形象展示主流价值观的公益广告与城市景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无声地送到百姓身边、送进大家心里。 春节之喜庆、端午之追忆、中秋之团圆、重阳之敬老……我省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一个个传统节日成为传承优秀文化、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立足基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帮助大家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时代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 我省着眼未来,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修订完善《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及操作手册》(2022版),组织开展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旨,不断深化“清明祭英烈”“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红色经典诵读”等特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助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让孩子们从小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得见、摸得着、离得近,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理想信念,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 扎实推进文明实践 夯实乡风文明基层基础 “文艺+宣讲”让宣讲有温度又有“鲜味”。 去年8月,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技术平台正式上线。这是我省构建起“全省一张网、全省一盘棋”的文明实践新格局,进一步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益实践。 近年来,我省围绕文明实践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造了集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文明教育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甘肃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级技术平台,同时推动市、县同步建设文明实践技术平台。实现文明实践由线下到云端的省市县三级贯通,探索“两中心”共同建设、融合发展的甘肃范本。 制度建设、纲举目张。 我省坚持“建机制、管根本”的工作思路,制定甘肃省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方案,以联席会议、部门抓点、评价考核等为重点,研究建立省级负总责、市级抓协调、县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并同步建立起县级定期评议发布、市级月度评价促进、省级季度评比排名、全省年度评估总结的“四评”推进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文明实践整合资源、畅通渠道、集聚力量、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 目前,全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7个、实践所1356个、实践站17395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县级实践中心办公室全覆盖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全覆盖。同时,1228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4573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升级,1703个乡镇体育健身中心逐步建成,886个文明实践基地挂牌示范。各类文艺惠民演出、送戏曲进乡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让群众在文化熏陶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省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项目化、制度化、品牌化、规范化建设。全省文明实践志愿者注册人数达355万余人,共组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5.07万支。2.48万个乡村大喇叭传声乡里,1.7万个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点好戏连台,5238家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累计兑换文明积分260余万分,“高校联盟”“医院联盟”等文明实践创新举措启动探索,“艺术大讲堂”“文化大课堂”“文明礼仪大厅”等志愿服务新形式蓬勃兴起。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一条条爱的小溪,终将汇聚成爱心大潮。陇原儿女时时处处都感受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出的善意与温暖。崇德向善的徐徐清风,轻抚着陇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源源不断的道德滋养。 文明花开满园春。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我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开展移风易俗、整治村容村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注重基层特色亮点培育打造,先后推出金川区“孝善新粮地”、礼县“农民夜校”、两当“民事直说”、肃北“马背宣讲队”、民勤“德治理事会”、天祝“道德储蓄所”、陇西“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户”等一大批标志性文明实践品牌,实现文明实践由基层村镇向城市社区的深化拓展和覆盖延伸。 深化五大文明创建 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我省立足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五大创建“一盘棋”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抓文明城市创建为牵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塑造城市人文魅力、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助力城市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不断改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着力推动全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 我省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评价标准,从日常入手、从细节突破,紧紧围绕提升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小区出入口整洁美观、人车分流,户外健身区域井井有条,改造后的活动中心功能日渐丰富……文明城市创建有标准,城市治理水平提升无止境。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我省坚持抓住治理末梢,下好绣花功夫,充分激发市民参与热情、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格局,文明城市治理精度不断提升。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更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过程,文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需求更加匹配。 经过努力创建,我省现有兰州、嘉峪关、金昌3个全国文明城市,省级文明村镇777个、省级文明单位1447个、省级文明家庭89户、省级文明校园462所。 我省在深刻认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文明村镇。 树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中华美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续写新篇章;整治诚信缺失,不断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社会氛围。加强文化供给,丰富精神生活,和谐人际关系……一系列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百花齐放、百舸争流。 从商场超市到农贸市场,从新建楼房到老旧小区,从每个家庭到各类校园,通过组织实施“五大创建”,全体人民素质共同提升、环境共同改善、生活共同富裕,让市民群众共建精神家园、共树文明风尚、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我省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归根到底是为百姓谋福祉。从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如今的陇原大地,向纵深发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出累累硕果,让陇原儿女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无极五开户_甘肃开启“两会时间” 政协委员陆续抵兰向大会报到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 王梓懿 万及敏 1月12日,出席政协甘肃省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委员怀揣着满满良策、声声民意,陆续抵兰向大会报到,我省开启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上午10时,位于天水路中段的希尔顿酒店,工作人员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省政协委员们前来报到入住。记者看到,省政协委员们意气风发、精神饱满,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签到登记、核对信息、领取材料、办理入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政协委员们精心走访、调研,为大会带来了沾泥土、冒热气的提案。 “能够当选新一届政协委员,心情非常激动,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省政协委员郑礴表示,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问题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省政协委员南振岐说,“我们要切实履行好政协委员的职责,结合自己的工作,反映热点、难点问题,提出更多高质量的提案。” 完成报到程序后,来自陇南成县的省政协委员赵武强佩戴上委员证,迫不及待地翻阅会议资料,畅谈会议期间自己的履职计划,作为“陇小南”电商品牌负责人,赵武强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老百姓关注的电商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今年当选的新一届委员,鲁逢霖说,“作为酒泉集团公司钢铁研究院的专业技术人员,我最关注工业方面的内容。” 省政协委员们纷纷表示,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全身心投入到大会各项议程之中,把群众关心关注的话题带到大会上,认真建言资政、履职尽责、凝聚共识,为推动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