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兰州12月15日消息(记者邸文炯)近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关于全力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的若干措施》,提出包括开展专项调研、延长许可证明有效期、“一站式”“直通车”服务、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减收相关费用等23条“硬核”措施,全力支持服务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助力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图片制作:邸文炯
无极5网站_王赋在省公安厅调研时强调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 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原标题:王赋在省公安厅调研时强调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 更好地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甘肃网12月17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马颖)12月15日,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赋在省公安厅调研时强调,公安机关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决策部署,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王赋指出,省公安厅党委压实管党治警政治责任,抓实省委巡视反馈整改,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狠抓公安队伍教育管理,持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为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他强调,公安机关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突出党的政治建设,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要始终把公安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思考、谋划、推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公安力量。要坚持严的基调不动摇,切实履行党委主体责任、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监督责任,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着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公安铁军,为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证。
无极5网站_坚定不移实施强科技行动 砥砺奋进现代化甘肃建设新征程 ——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
原标题:坚定不移实施强科技行动 砥砺奋进现代化甘肃建设新征程 ——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贯通起来,与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锚定构建西北地区重要科创中心这一目标,通过谋战略、优策略、聚合力、强推力,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组织力、攻坚力、支撑力,加快走出一条特色化、差异化的强科技之路。”近日,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世荣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要坚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自信。”张世荣表示,加强科技创新,是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实施强科技行动,我省科技综合实力保持在全国第二梯队。目前,我省既拥有包括兰州大学、中科院“一院三所”和1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一批战略科技力量,也建设有兰白自创区、兰白试验区、2个国家高新区、10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一批区域创新高地;既有一批处于领跑地位的优势学科,也形成了一批产业化工程化技术,完全有基础也有相对优势,在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上大有作为。必须充分认清我省创新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强化创新自信,挖掘创新潜力、倒逼创新压力、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创新合力,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甘肃力量。 “要持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张世荣说,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资源相对富集,要充分挖掘好、运用好这些宝贵资源,持续推动战略科技力量和区域创新力量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加快构建一支使命驱动、任务导向,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战略科技力量。要注重发挥科技“国家队”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完善分类支持机制,强化提升承担重大科技任务和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要持续加强对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培育建设力度,实施国家创新平台培育计划,高标准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争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基地)布局,优化整合省级科技创新基地。要全力推进兰白两区提质增效,统筹资源建设兰州科学城,夯实创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要争取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带动区域创新水平全面提升。 “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张世荣表示,我省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新兴产业规模不够大等问题还比较突出,面对扩大经济规模和促进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三化”改造,支撑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聚焦我省重点产业链梳理形成关键技术图谱,按照“瞄得准、打得狠、攻得下”的思路,集中精锐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要围绕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等,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实施种业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助力我省种业高质量发展。要实施科技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和新能源关键共性技术攻坚行动,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要加强黄河中上游生态系统固碳增汇等技术攻关和示范,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需求导向的基础研究系统布局,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凝练解决一批生产实践中的基础科学问题,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多源头支撑。 “要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张世荣说,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必须采取务实管用的举措,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加速向企业集聚,推动科技型企业量质齐升。要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实施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要持续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靶向扶持“链主”企业,强化创新联合体攻坚合力,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要实施高新区和农业科技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孵化平台体系。要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加强企业研发机构能力建设,选派“科技专员”服务企业创新,试行企业创新积分制,激励企业做大做强。要面向企业常态化开展成果对接沙龙、技术路演、投融资对接等活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进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要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张世荣表示,当前,我省科技创新生态得到持续改善,全社会创新活跃度普遍提升,但还存在一些体制性的障碍和机制性的梗阻,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打通堵点、畅通阻点。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任务落实,加快转职能、补短板、抓落实、增活力。要突出“稳育引用”等重点环节,破立并举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精准实施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完善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力度,加快形成西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要推进科技管理流程再造,推广运用“揭榜挂帅”、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等项目组织模式,全面加强有组织的科研,提升重大项目布局的精准度,提升科技投入效能。要探索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全面实施以信任和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要坚持开放搞创新,拓展科技对外交往布局。要完善科研伦理治理体系,涵养优良学风,营造良好创新氛围。
无极5网站_【甘快看】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94次常务会议,听取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和2023年经济工作安排建议,研究分析全省1-11月经济运行情况,审议2023年省预算内基建资金建议计划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12月20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省长任振鹤今天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94次常务会议,听取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和2023年经济工作安排建议,研究分析全省1-11月经济运行情况,审议2023年省预算内基建资金建议计划。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局面和延宕反复的疫情,全省上下攻坚克难、积极作为,保持了经济运行的态势、韧性,成绩不易、值得珍惜。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要凝聚“全力稳增长”的发展共识,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加快推动各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力以赴恢复和扩大消费,抢抓机遇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主动“走出去”驻点招商、以商招商,面对面为企业把脉问诊、精准开方,持续盘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要实现“由防到治”的平稳过渡,把防疫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立足顺利渡过流行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优化救治工作流程,强化力量物资储备,加快推进疫苗接种,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要把握“开局起步”的工作主动,紧盯“窗口”、抢抓“风口”,超前谋深谋实重大指标、重大产业、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会议指出,1—11月,全省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要抓好“交账收官”的重点任务,锚定目标、精准调度,紧盯欠账再出招、再攻坚、再发力,着力补短板、补弱项、补缺口,全面兑现10件民生实事,抓实抓细安全生产、保供稳价、民生保障、社会治安、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要用足用好省预算内基建资金,聚焦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部署,认真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扩投资、促增长、稳预期,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无极登录平台_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94次常务会议 听取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和2023年经济工作安排建议 研究分析全省1-11月经济运行情况 审议2023年省预算内基建资金建议计划
原标题:任振鹤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94次常务会议 听取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和2023年经济工作安排建议 研究分析全省1-11月经济运行情况 审议2023年省预算内基建资金建议计划 中国甘肃网12月21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省长任振鹤20日主持召开十三届省政府第194次常务会议,听取2022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和2023年经济工作安排建议,研究分析全省1-11月经济运行情况,审议2023年省预算内基建资金建议计划。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局面和延宕反复的疫情,全省上下攻坚克难、积极作为,保持了经济运行的态势、韧性,成绩不易、值得珍惜。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上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坚定信心、再接再厉,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当前,要凝聚“全力稳增长”的发展共识,从战略全局出发,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把实践作为检验各项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标准,加快推动各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力以赴恢复和扩大消费,抢抓机遇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主动“走出去”驻点招商、以商招商,面对面为企业把脉问诊、精准开方,持续盘活存量、引入增量、做大总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要实现“由防到治”的平稳过渡,把防疫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来,立足顺利渡过流行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优化救治工作流程,强化力量物资储备,加快推进疫苗接种,保障好群众就医用药,着力保健康、防重症。要把握“开局起步”的工作主动,紧盯“窗口”、抢抓“风口”,超前谋深谋实重大指标、重大产业、重大工程、重大政策,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会议指出,1—11月,全省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要抓好“交账收官”的重点任务,锚定目标、精准调度,紧盯欠账再出招、再攻坚、再发力,着力补短板、补弱项、补缺口,全面兑现10件民生实事,抓实抓细安全生产、保供稳价、民生保障、社会治安、极端天气应对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会议强调,要用足用好省预算内基建资金,聚焦落实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部署,认真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以项目建设扩投资、促增长、稳预期,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组织书记专访】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访陇西县委书记祁雪峰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创造新伟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组织书记专访】 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访陇西县委书记祁雪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光辉历程,系统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指引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日前,陇西县委书记祁雪峰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祁雪峰表示,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围绕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强县的目标定位,以工业主导型和农业优先型为主布局县域经济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陇西实践新篇章。 一是坚定不移加大项目投资,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全面落实“四强”行动,抢抓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围绕川河经济带建设、高标准农田改造、交通成网、水利成系、生态成林等重点任务,充实完善项目建设“一总六分”清单,谋划实施陇西至通渭高速、陇西至渭源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动中医药信息物流港、液氢生产及碳减排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切实以项目建设成效跑出县域发展“加速度”。 二是坚定不移构建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依托陇西高新区创建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机遇,聚焦推进新型工业化,以铝产业联盟为抓手,建设中医药、铝冶炼及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产品加工、新能源“六大工业产业链”,全力争创国家级创新县。依托李氏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两大特色,加快建设世界李氏文化中心,创建中药材国家产业集群,打造全省特色物流专用基地,谋划实施天马物流陇中物流园、陇西县智慧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等项目,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坚实基础。 三是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坚守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底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聚焦中药材标准化、马铃薯良种化、草牧一体化、菌菜绿色化、种业科技化、劳务品牌化,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坚持以实施“五大振兴”为抓手,深入开展“百县千乡万村”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是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屏障。我们将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统筹做好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渭河源林草生态扶贫巩固提升等项目,谋划实施储备林、碳汇林等工程项目,高质量推进“绿满陇中”行动以及城市生态加密和农村“四旁”绿化等工程,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美丽家园。 五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根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实城乡困难群众纾困解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扎实推进健康陇西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平安陇西、法治陇西建设,全面推行“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手段和“五级九天”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持续巩固提升“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成果,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我们将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委“全周期引领保障”机制,深入实施“中国药都党旗红”领航工程,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加快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下大气力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保障落实、护航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