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省、全市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议召开后,市政府国资委及时召开党委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全省、全市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提出工作要求,同时安排部署了市政府国资委近期脱贫攻坚帮扶工作。4月20日下午,无极五登录测速市政府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何晓斌带领机关干部职工深入天水镇杏沟村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 帮扶工作组在杏沟村村委会与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座谈交流,详细了解疫情防控、脱贫攻坚、春耕生产、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开展情况。党委书记、主任何晓斌强调指出,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时间紧、任务重,丝毫不能松劲和懈怠。市政府国资委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和倾力帮扶村上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要再鼓干劲、再添措施,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要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合作发展方式,不断发展壮大种羊、养鸡、花椒主导产业,扩大群众增收渠道。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无极五测速注册到户到人开展排查摸底,弄清短板弱项和薄弱环节,采取务实管用措施,防止脱贫群众返贫。要以开展农村“八差”问题集中治理为抓手,全面消除“视觉贫困”,建设美丽乡村。 座谈会后,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帮扶工作组走访慰问了村上贫困户和驻村帮扶队员,同时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开展消除视觉贫困志愿服务活动,打扫了村篮球场、疏松了花园土地、清理了周边垃圾。
暖心!武威市邀请“逆行者”无极五测速注册畅游景区
采摘、植树、滑沙……4月18日,武威市举办“您是人间四月天,武威文旅邀您游”活动,无极五测速注册邀请首批援鄂医护人员及家属和公安干警、环卫工人代表一起畅游武威最美景区,踏青赏花、植树采摘、沙漠休闲、品享美食。据悉,武威市将持续举办类似活动,邀请所有援鄂医护人员参与其中,共同分享“疫”去春来,英雄凯旋的喜悦与美好。 本次活动从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出土地—武威雷台出发,参观全省最大的3P文旅项目—武威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项目;随后参观陇右学宫之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武威文庙,感受武威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蔚然成风的儒学传承;在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卓尔雅农庄体验农事采摘、受赠QQ农场、品尝农家风味美食;下午赴武威沙海第一园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武威沙漠公园踏青赏花、义务植树、亲近自然,感受春天里沙生植物博览园的靓丽风景;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在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头道槽沙漠旅游景区体验沙漠越野、骆驼骑行、滑沙冲浪,感受大漠的雄浑与辽阔,品味沙漠天然食材的特色美食。 武威市文旅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威市广大医护人员和援鄂医疗队员们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公安干警、环卫工人坚守奋战在第一线,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为表达对抗疫逆行英雄们的崇高敬意,回馈抗疫一线的逆行英雄,同时启动复苏武威市文体旅游市场,策划实施此项活动。 此前,武威市已经出台9项举措,无极五登录测速对援鄂医务人员进行激励奖励。
无极5注册平台平凉市中小学无极5注册平台全部开学复课
4月19日、20日,我市小学正式开学返校复课。至此,我市除幼儿园、特教学校和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外,所有中小学(含中职学校)均按照错峰错时错学段要求全部有序开学。其中,共涉及7所中职学校、29所高中、134所初中、1044所小学和教学点,共29.6万学生。 在市实验小学、崆峒区西大街小学门口,无极登录平台记者看到学生佩戴口罩入学,接受体温检测和手部消毒后进入教室。课堂上,老师和学生也全程佩戴口罩。“受疫情影响,今年情况特殊,学校安排并准备了两堂开学第一课,分别给学生从疫情防控,校园安全以及健康饮食方面进行教育,并于开学当天下午进行了校园‘三化’(美化、净化和绿化)检查,让孩子们在更美更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尽早适应新学期生活”,西大街小学大队辅导员张娟表示。 据了解,我市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按照“错时段、错学段、错年级”的要求,科学合理制定开学工作具体方案。从开学当日起,无极5注册平台各级各类学校就严格把好入校审查关,在校门口安排专人值班,确保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在校门口设置红外额温枪,有条件的还设置了红外热成像仪,每天对进入校门者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入校。开学前一周,学校每天对教室、宿舍、食堂、卫生间、教师办公室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清扫和消毒。开学后,坚持晨午检,每日两次测量体温,寄宿生还要做好晚检。学校安排专人每天定时对教室、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和场所、楼梯扶手、门把手等师生频繁接触设施进行消毒杀菌。各班级加强通风换气和清洁打扫。疫情警报解除前,无极5注册平台学校开学典礼、升国旗仪式、报告会、实践课、学生社团等集体活动一律暂停。
无极登录平台兰州车站即将开通普速列车电子客票
无需提前换取纸质车票,刷身份证或手机二维码即可秒速进站验票乘车……今年以来,无极登录平台随着电子客票试点车站的不断扩容,乘坐动车或高铁无需再换取纸质车票。4月20日记者从兰州车站了解到,该站即将作为普速列车电子客票开通的试点车站,目前正在从制定方案、设备安装、联调测试、业务测试等方面入手,做好普速列车电子客票推进工作。 据介绍,为确保电子客票工作有序推进,兰州车站、兰州西站对设备进行了更新补强,分别在兰州车站售票窗口新增了22台凭条打印机、2台半自助检票终端、10部手持移动检票终端,在进出站口新增了18台检票闸机,在兰州西站新增了21台半自助检票终端、4台自助报销凭证打印机。同时,无极5注册平台该站还加强人员培训工作,对610名客运员从电子客票相关业务制度、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同时,该站更新完善兰州车站、兰州西站售票窗口、进出站检票口等重点区域的引导标识和业务公告,做好业务解读,并充分利用车站广播、电子显示屏等加强宣传引导,利用现场业务公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重点提示旅客电子客票有关使用和操作流程变化等,无极5注册平台引导广大旅客尽快适应新设备、新功能、新模式。
一步一脚印 走上致富路无极五平台注册登录——平凉市脱贫攻坚工作见闻
4月14日,庄浪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马铃薯原原种种苗的黄叶。该基地以“雾培法”技术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每株种苗可产马铃薯原原种40-50粒。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韦德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朱宇鲲 四月的平凉,郁郁葱葱,一片繁忙。果园里,果农在修剪树枝,松土施肥;养殖场,无极五平台注册登录农户饲喂着圈舍里膘肥体壮的牛羊,喜笑颜开;中药材交易市场,打工的贫困群众很起劲地分拣、晾晒药材…… 脱贫攻坚为地处六盘山特困片区的平凉注入了新的活力。过去贫瘠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曾经靠天吃饭的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摘了穷帽。平凉市通过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一步一个脚印走上致富路——全市贫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40.6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0.9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87%下降至0.52%,7个县市区全部脱贫摘帽。 立足特色 致富有门道 走进崇信县锦屏镇平头沟村,成群的平凉红牛在一孔孔干净整洁的窑洞前悠然信步。“窑洞养牛长膘快,牛还不容易生病。”平头沟村贫困户朱海萍说,放在几年前,她压根想不到返乡养牛不仅赚钱,还能养出特色。 和陇东许多地方一样,平头沟村留存了大量的废旧窑洞。随着牛产业的发展,锦屏镇打起窑洞的主意。“新建一座3至5头规模的牛舍需4万元,改造窑洞仅需1万元,经过认真测算并吸取群众窑洞养殖的经验,我们对230孔窑洞进行了改造。”锦屏镇镇长张云刚介绍,平头沟村还采取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组织、吸引大户、带动贫困户的形式,以及企投户繁、户养企销机制,带动当地贫困户养殖平凉红牛780头。 “我家自繁自育12头牛,每年收入5万元。去年从公司领养了69头牛,3年后把母牛还回去,下的牛犊算自己的,有这样的支持,收入肯定越来越好。”看着窑洞前健硕的红牛,朱海萍言语间底气十足。 近年来,平凉市将牛产业作为全市战略性主导产业和助推脱贫攻坚的首位产业,目前全市贫困村建成规模化养殖场134个,带动贫困户饲养肉牛13.66万头。平凉市立足实际发展特色产业,确定“远抓苹果近抓牛、当年脱贫抓劳务”的产业扶贫思路,推动果产业、菜产业、马铃薯产业、中药材产业等多种富民产业遍地开花。至2019年底,全市90%以上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70%以上的贫困人口依靠产业稳定脱贫。 龙头引领 脱贫有奔头 “家里3亩多中药材卖了3万元,是以前的3倍多,在合作社打工每月还有2000元的收入。”在华亭市马峡镇中药材交易市场,贫困户任彩梅哼着小曲分拣中药材。 马峡镇地处关山脚下,素有“陇东药库”之称,中药材以大黄、独活等53个品种为主。以往,农民种植的优质中药材卖不到好价钱。“钱都被中间贩子赚走了,群众在市场上要有话语权,还得靠龙头企业来带动。”马峡镇党委书记杨军说。 于是,华亭市在马峡镇建立中药材交易市场,结合“三变”改革,采取“公司+联合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由华亭市新康药业有限公司为主体,马峡镇顺义中药材合作社联合社整合各类资金550.4万元入股,带动群众发展中药材产业。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马峡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万亩,人均1亩,农民中药材收入由原来的2630元增加到53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2%。 在平凉市,龙头引领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的模式处处可见。目前,平凉市251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1726个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带动3.88万户10.9万贫困人口发展种养业。 平凉市把农村“三变”改革作为脱贫攻坚的“新引擎”,走出一条发展新路。庄浪县探索出的“党组织+国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三变”改革试点模式,就是其中之一。 “4亩地入股有2800元分红,在养牛场打工收入1万多元,加上儿子在外打工的收入,无极五注册平台今年初我家脱贫了!”庄浪县水洛镇吊沟村贫困户苗坤和,是“三变”改革试点的受益者。 水洛镇党委书记马立强介绍,吊沟村近几年将村集体发展资金60万元、合作社发展资金50万元、64户贫困群众肉牛养殖资金44.8万元,以及182户群众的1058亩土地入股到庄浪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成立肉牛养殖和苹果种植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如今的吊沟村集体每年获得分红6万元,贫困户至少分红62.13万元,从根本上壮大了富民产业,推动了精准脱贫。 补齐短板 发展有底气 “住着山里的土房子,天一下雨就漏水。吃水靠驴驮,出门不方便,从家里去镇里步行需要两个小时。”两年前,崇信县新窑镇西刘村贫困户马秋燕一家过着这样的日子,生活没有盼头。 直到2018年7月,马秋燕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搬进位于新窑镇赤金移民社区的新家,迎来了新生活。“只花了1万多元住进了新房,有5间房,宽宽敞敞。”马秋燕说,生活条件改善了,一家人专心谋富路。 “养1头牛政府补贴2000元,去年我购进了10头牛,如今已经发展到17头,再养养争取卖个好价钱!”马秋燕说。 马秋燕的例子并非个例。位于崆峒区南部山区的峡门乡颉岭村山大沟深,76户农户分散在13个梁峁沟壑里,鞭杆、雨鞋、烂棉袄成了当地人出门必备的三件宝。 如今走进颉岭村,2016年入住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里,房屋崭新、村道整洁,4年前栽植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站在安置区的山上望去,只有山沟沟里零散的旧土房依稀可见过去的痕迹。 “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村里人住着新房,走着硬化路,喝着自来水,杏耀注册平台官网用着动力电。家家户户都专心种地养牛,日子越过越好!”颉岭村村民宋万感慨地说。 这样的变化在平凉不止一处。平凉市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9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7万户,实现了农村危房动态清零;实施易地扶贫搬迁953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12户。同时全力补短板强弱项,组织开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和饮水安全“3+1”冲刺清零行动,夯实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基础。
今年共谋划164个重大项目 无极五注册平台总投资逾千亿元建设兰州榆中生态创新城
记者4月19日从榆中县获悉,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生态创新城建设的决策部署,无极五平台注册登录榆中县主动及时谋划生态创新城建设的前期各项工作,紧盯项目用地、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等环节,率先启动了拆迁安置点、生态绿化等重点项目建设,按照“三篇文章一起做”、建设“四园”“四创”的总体部署和“生态优先、人才汇聚、科创引领、产城融合、交通先导、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格局,努力将榆中生态创新城打造成“西部创新新平台、甘肃新兴增长极、兰州城市副中心”。 高起点布局 编制生态创新城总体规划 据介绍,榆中县成立了兰州城市副中心暨生态创新城建设领导小组,并成立规划指导、专项整治、招商引资等三个专项小组,无极五注册平台实施项目承诺制推进工作落实,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改、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每周研究新开工项目手续办理情况,积极解决可研编制、项目审批中存在的问题,顺利保障了生态创新城各项目实施。 坚持规划编制先行,与省上同步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初步成果,按照进度将于10月底前编制完成。配合完成《榆中生态创新城发展战略规划》和《榆中生态创新城总体规划(2019-2035)》编制。配合省市开展榆中生态创新城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体城市设计和14个市政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构建“概念性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的完备规划体系。 高标准要求 夯实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划定核心示范区先行启动建设,按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高站位、高起点、高品质、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先行启动夏官营片区5平方公里核心样板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精致兰州、品质榆中”的核心展示区域。加快科创中心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力争建成区域标志性建筑。谋划三年投资约100亿元,建设8主24次共32条道路,今年计划建设夏官营片区“三纵三横”主干路网(三纵:创新大道、科创大街、金城大道;三横:科一路、科二北路、科四路)和5平方公里的核心样板示范区“四次”路网(四次:科七路、科八路、科九路、科十路),实现夏官营启动区骨架路网成形,5平方公里样板区外部成环、内部贯通。先行设计实施示范区“一园一河”项目,在科创中心周边布局建设城市主题公园,在夹沟河示范区范围内建设生态修复示范段,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借鉴雄安新区绿化工作模式,采取土地流转、苗景兼用的方式,杏耀注册平台官网实施生态创新城春季生态绿化项目,造林约4000亩。实施生态创新城面山绿化增效(一期)项目,总造林面积12728亩,其中白虎山绿化6228亩、青龙岭绿化6500亩。谋划秋季绿化攻坚行动,计划今年秋季造林约4500亩。 高站位谋划 今年拟开建164个重大项目 项目建设是下一阶段生态创新城建设的核心关键。为此,榆中县谋划梳理了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方面项目。2019年申报的生态创新城建设项目12个,争取到专项债券资金11.46亿元。2020年共谋划包括国道312线清水驿至傅家窑段公路项目、榆中生态创新城周前村安置点一期等16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估算1113亿元。 围绕生态创新城建设,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和兰州铁路集团公司对接,推进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高铁小镇等项目前期工作。与上海政法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金盛集团对接,拟在生态创新城建设“一带一路”培训基地项目。与泰康集团对接,拟在生态创新城建设颐养中心项目。榆中县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协调加快推进榆中生态创新城骨架路网、兴隆山旅游高速专用公路、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学院、兰州大学附属学校、兰州航空产业园(一期)、泰康康养小镇、周前村安置点二期、夏官营安置点、污水处理厂、宛川河流域生态修复、秋季绿化等14个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年内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