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势头良好 中国甘肃网8月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 实习生 李莉)在省政府新闻办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系统谋划民族工作,明确要求准确把握民族工作“四个定位”,统筹落实“五个甘肃”目标任务,守好民族工作“五条线”,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大力推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持续推进、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民族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我省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为重点,着力推动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条例修订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共颁布实施民族工作方面省级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地方性法规74件,民族工作法律法规日趋完善。 截至2019年底,民族地区21个县市中的19个贫困县市已有17个脱贫摘帽,东乡县、临夏县也将于今年脱贫摘帽。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46.69万下降到2019年底的3.82万,贫困发生率从17.61%下降到了1.32%,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民族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6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659.2亿元,增长了约250倍;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0.35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37.5亿元,增长了100余倍。特别是肃北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140个陆地边境县和120个自治县中排名分别为第一和第二。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结出丰硕成果,谋划实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倾力打造“河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走廊”,努力建设“陇东南民族团结进步巩固区”,着力创建“沿黄河—洮河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带”。各片区联创共建工作开局良好、进展有序、成效初显。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50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56名模范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省委、省政府先后表彰1026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922名模范个人。国家民委命名我省42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8个教育基地;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民委先后命名459个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4个教育基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已成为时代强音、全省共识。
无极五注册开户_2020年甘肃省基层服务项目选拔考试举行 张世珍在兰州文理学院考点巡视
原标题:2020年甘肃省基层服务项目选拔考试举行 张世珍在兰州文理学院考点巡视 中国甘肃网7月27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2020年甘肃省基层服务项目选拔考试26日在全省14个市州同时举行。全省共有7.9万人报名参加,其中,三支一扶4.1万人,特岗教师3.7万人,西部计划0.1万人。 副省长张世珍在兰州文理学院考点巡视时强调,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多举措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教育部增加我省“特岗计划”指标400名,要按照要求尽可能全额招募,为教育系统补充新鲜力量,解决教师结构不足问题。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组考工作,全力保障考试安全。后续工作要坚持政治导向,程序上要严谨,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考试和招募工作公平公正,调配服务合理有序,确保待遇落实。 今年人社部、教育部、团中央共下达甘肃省选拔计划7325名,其中,三支一扶1600名,特岗教师5400名,西部计划325名,选拔计划较去年增加543名。为有序推进此项工作,省人社厅会同省教育厅、团省委、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加大项目统筹实施力度,统一发布公告和实施方案,统一组织考试,各项目牵头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岗位需求征集、网上报名、考务组织等招募各环节工作有序开展。
无极5平台网址_甘肃省住建厅与“同济两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李沛兴出席签约仪式
原标题:省住建厅与“同济两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李沛兴出席签约仪式 中国甘肃网7月14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13日上午,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同济两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副省长李沛兴出席签约仪式。 今年4月,“同济两院”与我省联系沟通,意在兰州市设立“同济两院”分支机构,结合兰州地理优势,更好地服务中西部地区及丝路沿线城市,为当地规划设计行业发展带来创新的设计理念及技术支撑,带动相关行业创新发展和人才储备。 5月8日,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赴榆中考察调研,并与榆中生态创新城筹委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研究了同济科技大厦及员工住宅项目具体落地等事宜,并就两院分支机构技术人员配置、设立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培训中心甘肃分中心、开设同济科技大汇堂等意向进行了洽谈。 随后,在听取了省住建厅的专题汇报后,李沛兴指出,要进一步拓展深化“同济两院”和我省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双方共赢发展。
无极5注册平台_【抓“六稳” 促“六保”】甘肃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
原标题:【抓“六稳” 促“六保”】甘肃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 中国甘肃网7月8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我省将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阶段性实施失业补助金政策和阶段性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保障力度,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为保民生、稳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省人社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对参保缴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应及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自2019年12月起计算,延长大龄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失业人员,可继续发放失业保险金至法定退休年龄。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照规定同时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 今年3月至12月,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的失业人员、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参保失业人员,可以申领6个月的失业补助金。根据申领时间,实际发放时间最长可至2021年6月。失业补助金标准按照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的80%确定,按月发放。失业补助金只能申领享受一次,不得跨统筹地区重复申领享受。 阶段性扩大失业农民工保障范围,对《失业保险条例》规定的参保单位招用、个人不缴费且连续工作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要及时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今年5月至12月期间,对2019年1月1日之后参保不满1年的失业农民工,参照参保地城市低保标准,按月发放3个月的临时生活补助,实际发放时间最长可至2021年3月。临时生活补助只能申领享受一次,不与失业补助金等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同时享受,停发情形参照失业保险金停发规定执行。与城镇职工同等参保缴费的失业农民工,按参保地规定发放失业保险金或失业补助金。 今年3月至6月,对领取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人员发放的价格临时补贴,补贴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1倍。各地要优化经办流程,减少证明材料,取消附加条件,让参保失业人员方便快捷得到保障。
无极五登录网站_李荣灿分别会见林存增、雷战奎等一行 发挥自身优势 深化务实合作 争取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在兰州落地生根
原标题:李荣灿分别会见林存增、雷战奎等一行 发挥自身优势 深化务实合作 争取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在兰州落地生根 中国甘肃网7月3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郭兰英)7月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荣灿分别会见了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存增、华为公司中国区副总裁雷战奎一行,就推进项目建设以及全面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在会见林存增一行时,李荣灿对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给予兰州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希望中车坚定在兰州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坚持战略定位,深化互利合作,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力争早日建成早日发挥效益。兰州市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项目建设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双方共同发展,努力实现地企共赢。 在会见雷战奎时,李荣灿对雷战奎一行前来参加兰洽会、在兰考察合作项目表示欢迎。他说,华为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作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为我国乃至全球通信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具有全球领先实力,是中国民族品牌的骄傲。兰州市愿与华为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华为平台、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信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林存增、雷战奎一致表示,兰州历史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市场潜力巨大,对在兰州投资发展充满了信心。下一步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化务实合作,争取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在兰州落地生根,为兰州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市领导王方太、左龙、武和谦及段廷智参加有关会见活动。
无极5注册_甘肃省各级法院举办生态环境司法宣传活动
原标题:我省各级法院举办生态环境司法宣传活动 中国甘肃网6月6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 朱婕)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记者从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全省各级法院今天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司法宣传活动,向公众传递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呼吁大家为建设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家乡而努力。 6月5日,省法院组织法官、干警来到临夏州临夏县尹集镇老虎山村,与老虎山小学师生以及老虎山村干部群众共同举办了“大手牵小手,共建幸福新家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系列活动。围绕环境保护、垃圾分类、节约资源、保护动植物等内容,省法院法官为学校师生做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讲座,让孩子们懂得保护环境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大家把环保知识带回家,带给家长,带给更多人。 与此同时,甘肃省林区中级法院与甘肃政法大学环境法学院举办“甘肃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司法保护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共建协议签约仪式,并在兰州市东方红广场开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环境司法宣传活动。兰州市城关区法院举办了环境资源案件公开开庭宣判和环境资源审判案例系列宣传活动,促进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当天,各基层林区法院在我省主要自然保护区内也开展了环境司法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