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兰州文理学院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林铎出席并颁奖 中国甘肃网9月21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20日上午,兰州文理学院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隆重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出席庆祝大会,并为优秀教师代表颁奖。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嘉毅出席并讲话。省领导石谋军、吴明明、张世珍、郭天康出席。 兰州文理学院是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院校。其前身是 1950年创立的甘肃教育学院和1985 年创办的甘肃联合大学,2011年甘肃省艺术学校并入。7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致力服务甘肃文化大省、旅游强省建设,聚焦文化、旅游、传媒、艺术发展方向,重点建设文创艺术、旅游管理、新闻传媒三大专业集群,形成了鲜明的学科发展优势和办学特色。 王嘉毅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兰州文理学院建校70周年表示祝贺。希望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文化厚校,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大学,为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省内高校、省属文化企业及合作院校代表;兰州文理学院校友代表等参加庆祝大会。
无极五注册平台官网_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 林铎主持
原标题: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 林铎主持 中国甘肃网9月22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1日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主持会议。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王玺玉、马青林、陈克恭、吴明明、俞成辉,秘书长张建昌及委员51人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通过了本次会议议程。 随着我省工业化、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水污染防治压力不断加大,实践中比较成熟的一些水环境污染治理制度和工作机制需要通过地方立法加以固化,省政府向会议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甘肃省水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的议案,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闫子江作了说明。 为保障学生、教职工和学校的合法权益,强化学校安全工作和责任落实,省政府向会议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甘肃省中小学校安全条例(草案)》的议案,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作了说明。 为适应新形势需要,确保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的有效衔接,省政府向会议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甘肃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的议案和关于提请审议《甘肃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条例(修订草案)》的议案,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闫子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忠习分别作了说明。 会议听取了省教育厅厅长王海燕受省政府委托作的关于全省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报告。报告从七个方面介绍了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和取得的主要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说明。 会议听取了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肖春受省政府委托作的关于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以法治公安建设为抓手,以深化公安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公安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得到不断提升。 会议听取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组长陈克恭作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我省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主要问题,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按照2020年工作安排,省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全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情况进行了检查。执法检查组副组长、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史百战向会议作了关于检查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这部法律在我省的实施情况,分析了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建议。 5月至7月,省人大常委会组织76名四级人大代表对全省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副组长、省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主任委员白瑞庆向会议报告了视察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会议还听取了天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权胜作的关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订)》的说明,听取了省财政厅厅长张智军作的关于2020年新增一般债务限额和第四批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分配计划及省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的报告。 副省长余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海波,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玉,省监察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省人大各专委会组成人员,部分在甘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各工作部门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市州和有关县区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会议。省上各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推派的公民旁听会议。
无极五平台注册登录_马廷礼在有关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领会新论述落实新要求 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原标题:马廷礼在有关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领会新论述落实新要求 推动统战工作创新发展 中国甘肃网9月16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尤婷婷 王虎)9月14日至15日,全省统一战线举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标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专题研讨班,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马廷礼作开班动员和总结讲话。他强调,要全面总结新进展,准确把握新判断,深刻领会新论述,对标落实新要求,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 马廷礼指出,一年来,全省统一战线始终感恩奋进、砥砺前行,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战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书写在陇原大地上,取得了明显成效。他强调,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判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发挥好重要法宝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汇聚磅礴力量。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多党合作、民族、宗教、涉藏、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等新要求,及时跟进、深学细悟,准确把握、对标落实。要以吃透精神、把准方向为关键,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为前提,以解决问题、防范风险为重点,以提高能力、改进作风为基础,以加强党的领导、发挥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作用为根本,努力开创全省统战工作新局面。
无极5注册_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专题美术作品展在兰开展 陈青宣布开展
原标题: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专题美术作品展在兰开展 陈青宣布开展 中国甘肃网9月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伏润之 施秀萍)9月8日上午,由省文联、武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为‘时代楷模’立像——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专题美术作品展”在甘肃艺术馆开展。 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青出席开展仪式并宣布开展。 据介绍,2019年10月,在省文联统一安排部署下,省美协、武威市文联组织了“为‘时代楷模’立像——全国著名美术家及甘肃美术家武威写生创作活动”。28位美术家深入八步沙林场实地采风写生,真切体验大漠治沙的艰辛,精心为三代治沙人画像,完成了写生作品130余幅。美术家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以多样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丰硕的治沙成果和壮丽的绿洲景观,以及武威独特的人情风物,表现了治沙英雄们淳朴坚韧的奋斗者形象和昂扬不屈的“时代楷模”精神。此次展览经过筛选,共展出104幅作品,主题鲜明,昂扬向上,将进一步激励全省美术家积极投身重大主题创作中,激励人民群众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当代愚公精神,为甘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贡献。 此前,该展览在武威市博物馆展出。
无极五测速注册_胡焯在省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决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原标题:胡焯在省委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决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中国甘肃网9月5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 尤婷婷)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胡焯昨天主持召开省委政法委员会2020年第5次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精神,传达学习省委常委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胡焯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准确把握人民警察的政治属性和神圣职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落实到行动上,坚决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胡焯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做好新时代西藏工作的重大意义,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挑起千斤重担,全力维护我省涉藏地区社会稳定,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各种风险。 胡焯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精神,找准我省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方面的短板弱项和着力点、突破口,深入研究细化贯彻落实的思路措施,促进执法司法权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努力把我省政法领域改革推上一个新台阶。
无极登录平台_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壮美乐章——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三次会议交流发言摘登
原标题:唱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壮美乐章 ——沿黄九省(区)政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商研讨第三次会议交流发言摘登 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政协青海省委员会 黄河发源于青海,在省境内干流长度1694公里、占黄河总长的31%,流域面积15.31万平方公里,地表水资源量占黄河全流域的49.4%,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 强化水源涵养功能,不断推进青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历届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黄河保护和治理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牢牢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扛起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的政治责任,推进以绿色产业、绿色能源、绿色消费、绿色农牧业为架构的绿色发展方式,不断强化水源涵养功能,积极探索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形成了生态保护建设新的时空格局,实现了对重要自然生态的有效保护。 青海省生态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补短板强弱项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青海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欧亚大陆孕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区域,是中国以及东南亚的重要水源地,发源3518条河流,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全省90%国土面积被列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且生态环境脆弱,同时,还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困难,生态保护压力大,巩固脱贫任务重,发展制约因素多。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不足,生态治理难度较大,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基础设施欠账较多。 保护黄河源头生态,增强水源涵养功能,需国家的有力支持和各省区的大力帮助。因此,建议和呼吁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支持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推进保障、改善民生。 保护好生态是青海最重要的担当,也是来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政治责任,更是青海不断前行的永恒动力。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源头责任,强化干流担当,进一步树牢“不抓生态就是失职,抓不好生态就是不称职”的理念,以生态保护优先、走生态绿色发展之路,与沿黄各省(区)携手共进,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政协四川省委员会 四川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四川省内黄河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虽只占总流域面积的2.4%,但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达100亿立方米,每年为黄河干流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贡献了约40%和26%的水量,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强化上游意识,加强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切实肩负起保护母亲河的重大政治责任。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四川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5%以上,9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有效保护。黄河四川境内干流及支流水质达标率100%,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输入黄河的泥沙量明显减少,确保了黄河出川一河清水向东流。 四川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的主要做法。一是切实担负起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二是持续完善生态治理保护体制机制。三是加强与兄弟省份的协同合作。 黄河上游水源涵养与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态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有待化解。二是生态保护所需资金与现有补偿资金缺口较大。三是现有补偿政策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探索建立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生态补偿顶层设计。二是推动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落地落实。三是探索创新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 担负好黄河上游生态保护重任 政协甘肃省委员会 黄河在甘肃境内“两进两出”,流经913公里,其中流经甘南草原433公里,共补给黄河总径流的11%、源区总径流的58.7%,约60%的黄河水来自兰州以上河段。重要的地理位置,独特的生态功能,决定了甘肃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期间,强调“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 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 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工作推进情况。(一)担好上游责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二)系统保护治理,提升黄河水源涵养能力。(三)开展生态补偿试点,改善黄河上游生态质量。 流域水源涵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主要问题。(一)生态环境脆弱,修复治理难度大。(二)生态补偿政策依据不足,指标体系不健全。(三)生态保护补偿方式单一,资金缺乏合力。(四)生态补偿资金缺口大,市场化多元化程度不高。(五)中央纵向支持和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需进一步加大。 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建议。(一)加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顶层设计。(二)加大水源涵养和生态补偿的国家支持。(三)在黄河流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示范工作。(四) 推动生态补偿市场化多元化发展。(五)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关系。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加强黄河水源涵养 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赋予了宁夏“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时代重任,宁夏人民倍感荣幸,无比珍惜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自治区党委出台了《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贯彻新思想,勇担新使命,既要保证母亲河永远川流不息,又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水源涵养区的人民也共享小康生活。 宁夏黄河流域生态现状。在沿黄九省(区)中,宁夏唯一全境属黄河流域,对黄河水源涵养责任重大。其中六盘山是黄河5条支流的发源地,是黄土高原重要的天然“水塔”。经过多年的努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勇担政治责任,精心呵护黄河,全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总体讲,宁夏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气候干旱,水源涵养退化,水资源严重短缺。加强国土绿化、治理水土流失、提升水源涵养、改善水生态环境,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迫在眉睫的大事。 宁夏涵养黄河水源重大举措。宁夏正在举全区之力,汇万众之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先行区”的重要指示,将采取以下重大举措。一是建设南部水源涵养区;二是实施水源涵养工程;三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修复。 黄河水源涵养和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问题。就宁夏黄河水源涵养而言,一是财政支撑不足;二是补偿标准偏低;三是发展压力很大。就补偿机制而言,顶层统筹协调机制还有待完善,法制建设滞后,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缺乏整体规划。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及加强水源涵养的建议。就生态补偿机制而言,需要加强顶层统筹,加快法制建设,加快平台建设,合理调整机制。就加强黄河水源涵养而言,应开展流域生态环境普查,编制黄河水源涵养规划,统筹保护与发展关系。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政协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 黄河贯穿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7个盟(市),流经段长843.5公里,占黄河总长的七分之一,流域面积15.19万平方公里。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内蒙古段的三分之二位于黄河上游,三分之一位于黄河中游。流域内地形地貌多样,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沙漠及湖泊,山水林田湖草沙生物多样性集中,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祖国北方生态屏障。 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建设的基本情况。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站位黄河全流域,始终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积极探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水利防洪除险设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强化政策制度保障,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林草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水土保持工程促进生态修复,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生态环境依然脆弱,水土保持任重道远,矿产开发对生态影响较大,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几点建议:站位全流域谋划;加强区域协调联动,加强沿黄省区交流合作,特别是项目合作,明确各自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协作力度,定期调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重大问题;着力推进黄河流域防沙治沙;强化矿产资源开发补偿费征收;改革林草生态建设投融资制度;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推进黄河流域陕西段高质量发展 政协陕西省委员会 陕西省积极推进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植被盖度大幅增加,水土流失与水体污染基本得到遏制,整体持续向好,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前推进。 黄河流域陕西段水源涵养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采取预防保护、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工作。(一)黄河流域陕西段区域特点。陕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腹地,黄河流经陕西省8市1区13.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总人口和经济总量的65%、78%、85.7%。(二)黄河流域陕西段水源涵养。陕西省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提升黄河流域水源涵养能力。(三)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湖长制体系并向村延伸,全面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考核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节约利用、监管。生态环境实现了从“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到“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转变。 黄河流域陕西段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陕西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多方筹措资金,为生态治理提供可靠资金保障。首创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持续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完善省域内生态补偿机制。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陕西作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保护黄河责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围绕本次会议主题,根据黄河流域陕西段水源涵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二)加大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力度;(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四)加大对陕西的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水土保持推动高标准保护 政协山西省委员会 黄河流经山西省4市19县(市、区),境内全长965公里,流域面积9.7万平方千米,占行政区域的62.2%,占整个黄河流域的12%。沿黄区域集生态环境脆弱、资源开发强度大和贫困集中连片等问题于一体,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定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采取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沿黄区域水土流失防治任重道远,是问题所迫、发展所需、责任所系。下一步,要重点推动以下几方面工作。 站在新高度对水土保持进行科学谋划。山西省把“高标准保护”作为“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的重要内容,以汾河和太行山、吕梁山为重点,部署实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重大工程,包括黄河流域护岸林工程、荒山绿化工程、黄土高原塬面保护工程,以及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等。 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基础工程。山西省将开展以生态植被为主的水土保持林草建设,有效防风固沙,改善生态;以小流域为单元, 坡沟梁峁川综合治理,科学布置各项水保措施,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小流域水土资源,减少入黄泥沙;加强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对病险淤地坝及时除险加固。 全面提升科学造林绿化水平,健全以生态补偿为重点的保障机制,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和手段。抓好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必须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来保障,结合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资源产权、生态红线、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管理体制等制度落地。加强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地方立法工作。以推进林长制配套政策落实为抓手,优化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 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治理 政协河南省委员会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是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河南省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持续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主要做法。(一)提高站位,合力推动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二)多措并举,不断提升水源涵养功能,加快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大力开展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飞播造林,持续加强伊河、洛河等黄河重要支流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营造,极大地提升了涵养水源和调节地表径流的生态防护功能。(三)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政策协同和制度建设,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逐步扩大补偿范围,合理提高补偿标准。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黄河流域河南段保护治理任务艰巨。(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监管机制不健全。(三) 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推进难度大。(四)补偿方式和资金来源单一。(五)流域生态补偿与其他环境保护政策衔接不足。(六)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推进内生动力不足。 黄河流域水源涵养和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对策建议。(一)强化流域统筹、省区负责、协同推进的生态保护机制。(二)支持黄河中下游实施重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三)加强黄河下游滩区生态补偿工作。(四)健全生态补偿保障机制。(五)加大中央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支持力度。(六)强化市场机制支撑作用。(七)建立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沟通协商机制,形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格局。 力争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前列 政协山东省委员会 山东是沿黄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文化大省。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科学谋划山东沿黄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制定完善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重点规划,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扛起主体责任,主动担当作为,扬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龙头,高水平编制规划实施方案,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一批重大事项,努力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事业中贡献山东力量。 突出黄河三角洲保护,打造黄河流域生态建设先行区。山东省坚决落实“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指示,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首要任务,狠抓水体、河岸、河口系统治理和修复,实施黄河沿岸湿地资源、植被、动物等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高标准推进东平湖、单县黄河故道等一批骨干生态修复工程, 加强大汶河流域(黄河山东段唯一入黄河流)治理和水源涵养。 突出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优化提升沿黄生态环境。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一是着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二是重点抓好农业节水。三是优化城乡布局。四是积极探索生态补偿机制。 突出凝心聚力,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问题及有关建议。生态补偿机制需要根据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家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补偿标准太低,还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议:一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二是统筹考虑,探索建立跨省界断面水质水量双控的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三是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加大支持力度,建设长效机制;四是支持南水北调西线加快论证、尽快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