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省网络传播评论工作培训班在陇南举办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全面提升我省网信系统特别是新媒体采编骨干的政治素养、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推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守正创新、作风优良的网络宣传工作队伍,4月20日上午,全省网络传播评论工作培训班在武都开班,省委网信办副主任曹学义出席并讲话,市委网信办主任周立钧出席。 曹学义要求,要充分认识此次培训学习的重要意义,强化思想淬炼,有效提升把握正确传播方向的能力。全省网信系统要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把握好网上宣传时度效,坚持管用防并举,全面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管理,让党的声音成为网络空间最强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要突出实践锤炼,牢牢把握网上宣传的主动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发挥互联网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组织开展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要会议网上主题宣传,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宣传引导。要严密组织管理,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切实把培训成果转化为今后开展工作的能力和素质。 此次培训班为期三天,各市州、兰州新区分管网络传播评论工作负责人和业务科长,省级新闻网站负责人及在编骨干记者共60余人参加。
无极5注册平台_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和火箭运抵酒泉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请更新您的浏览器! [今日环球]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和火箭运抵酒泉
无极五注册开户_【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发展动能】项目有人抓 问题有人管 工作有人促 甘肃省出台《意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
原标题:【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发展动能】项目有人抓 问题有人管 工作有人促 我省出台《意见》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 中国甘肃网4月9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沈丽莉)近日,我省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对重大项目建设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针对项目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协同推进长效机制,确保项目有人抓、问题有人管、工作有人促,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意见》提出建立7项机制,实行20条举措。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和选取机制。明确了重大项目谋划、储备、选取、分类和清单编制实施的要求,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立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滚动储备库,分级管理实施。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领导干部包抓推进机制。明确了包抓工作程序和包抓工作重点,提出对省列计划新开工项目和部分省列续建项目实行省级领导干部包抓推进,省级领导要指导、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每年深入项目现场调研督导不少于两次。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要素协调保障机制。明确对重大项目实行“四优先”,即优先配置土地资源、优先保障建设资金、优先保障节能减排指标、优先保障人才需求。建立健全重大项目部门协调服务机制。加强指导协调,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加强重大项目服务,依托在线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主体责任落实机制。强化属地管理,市州、县区做好项目征地拆迁、要素保障、跟踪服务等工作。靠实建设管理主体责任,项目法人单位积极做好项目前期、资金筹措、环境保护等工作。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督查考核机制。加强调度管理、强化督察检查、实行绩效评价,对考核为前三名的市州在安排重大项目前期费、地方补助资金时给予倾斜,对后三名市州进行通报。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同配合,狠抓责任落实,营造良好氛围,确保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下一步,各市州将结合实际,细化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协调机制的措施和办法,编制本级年度重大项目清单,落实好《意见》各项要求。
无极5网站_什川古梨园景区千树万树梨花绽放成花海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记者4月7日采访看到,什川古梨园里,千树万树的梨花已经盛开,三五成群的游客徜徉花海,流连忘返。 “每年梨花开的时候我都会来什川看梨花,以前旅游旺季,开车过来就堵在路上,好不容易到了什川,停车也是大问题。”游客李先生是个摄影发烧友,每年梨花开的时候都会到什川古梨园拍照游玩。说到前些年来什川的经历,李先生的言语中充满了无奈。“今天过来感觉交无论通环境还是景区建设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开车过来一路通畅,停车也方便。” 记者注意到,赏花现场游人秩序井然,以往路边随意停车的现象并没有出现。据皋兰县文旅局副局长陈大名介绍,今年什川梨园景区建设了道路智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人流量状况,实现对车流量人流量的掌控。当游客的出行量大于景区承载量时,通过短信温馨提示让游人错峰出行。同时,按照疫情常态化条件下景区最大承载量的规定,景区将通过公共媒体发布预约二维码,游客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扫一扫“兰州什川古梨园”二维码进行免费预约。
无极5注册_这才是这个时代我们该追的星!
19岁时,你的愿望是什么? 任继周的愿望是“营养救国” 1943年,战火连天、饥荒遍地 这个体重40公斤的小伙子思考着 国家要富强,国人得吃上肉喝上奶 想要有好肉好奶,得让牛羊先吃上好草 于是,他考取“国立中央大学”畜牧系 并专门学习牧草学 如果拿到发达国家的博士后邀请,你会留下吗? 南志标没有 1984年赴新西兰留学时,他立志 学习先进技术,回去提高中国的草原生产能力 5年后,他博士毕业并接到博士后邀请一句“国家需要你们” 南志标便卖掉家具、汽车 带着100公斤学术资料毅然回国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的小草 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任继周、南志标眼里 小草虽小,学问很大 我国是世界“草原大国”,草原占国土40% 草不仅是助民增收的“牛羊饲料” 更有固碳、保水、调节气候等诸多功能 微微小草,也能强国! 抱着这样的信念 他们接续奋斗 成为我国草业科学领域 仅有的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选择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背后却是少有人吃的苦 少有的坚毅、少有的担当 你是否愿为事业身穿“毒甲”? 20世纪50年代,任继周在青藏高寒草原开展调查 闯风雪、睡帐篷、钻草窝 被虱子、臭虫和叫不上名字的毒虫 叮得坐立难安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 他用666粉、敌百虫溶液浸泡衣物 晒干就穿上下乡,一去几十天 艰难困苦中,任继周创造了诸多“中国第一” 并为我国草业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你是否会选择不确定的荆棘之路? 草原有什么问题,我就研究什么问题 南志标这样回答 他防治病虫害、选育新品种、治理退化草原 历时10年选育出的牧草新品种已在西南广泛种植 冬季牛羊缺少饲料掉膘、死亡的情况大为改观 他从事的禾草内生真菌研究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如果能活到97岁,你是否已在颐养天年? 任继周却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他关注对外开放、生态文明、粮食问题 思考农耕文明背后的精微伦理 探索农与牧、种与养、中与外的平衡 希望寻找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草业钥匙” 如果身患严重眼疾,你还会继续工作吗? 南志标仍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 靠着放大镜和超大字号的文印材料 他组织编写教科书、推动学科建设 “草原需要我们,哪怕筚路蓝缕,也要奋力前行” 韶华竟白头,为草不知愁 带着家国之爱、草原之情 半个多世纪来 这两位兰州大学教授带领大批“草业人” 将论文写在高天厚土之间 “山水林田湖草沙” 如今的小草已与大山大水并列 草原退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无名的小草遍及天涯 茫茫草原,如云牛羊,烟火人间 构成神州大地最迷人的风景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无极五注册网站_甘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原标题:甘肃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建立 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中国甘肃网3月26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记者近日从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省加快转变国土开发利用方式,加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基本建立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初步形成甘肃省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目前,我省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已初步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有序推进城镇开发边界试划,提出“系统保护、核心引领、全面开放、城乡协调”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战略,形成了省级国土空间规划框架性初步成果。14个市州78个县(市区)启动本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省级村庄规划编制试点,制定村庄规划编制导则。今年9月底前将形成全省四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同时,我省已开展省级自然资源“十四五”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利用、矿产资源、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测绘、科技创新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在此基础上,我省将进一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细化主体功能区划分,科学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着眼兰州-西宁、关中平原、河西走廊三大城市群建设,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以兰州都市圈为核心,天水、酒泉-嘉峪关、平凉-庆阳为支撑,加快培育金昌-武威、张掖、敦煌三大城镇圈,形成一带一廊、一主三副的城镇开发格局。加快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县域城乡发展空间布局,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科学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