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走进我省唯一一家公安所属综合性公立医院 兰州市公安局安康医院作为我省唯一一家公安所属综合性公立医院,在规范犯罪嫌疑人入所体检、入监前体检、处置应急突发事件、保障民辅警身心健康及监所关押人员日常诊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全省公安医疗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补充和完善了公安警务保障队伍,更好的服务保障公安中心工作。今年来,安康医院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全体民辅警思想淬炼、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开展督内警衔晋升培训民警心血管疾病筛查。组织相关医务人员,联合解放军301医院心血管内科、兰大一院心血管内科专家远程技术支持,对参加本年度督内警衔晋升培训的631名民警进行心电监测、血压检测、血氧饱和度检测,开展心血管疾病筛查。进一步强化警医合作,积极与省级医院的联系,畅通民警辅警伤病救治“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慰籍警心,把局党委暖警惠警、从优待警的举措落到实处。 开展疫苗接种公安专场活动。对全市公安机关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督促,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无遗漏。积极联系城关区疾控中心上门接种,先后进行了三场次兰州公安专场疫苗接种,全面提高公安民辅警疫苗接种率。 实现重点人员疫苗接种全覆盖。深入市第一看守所监区为在押人员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切实构建监管场所免疫屏障。截止8月30日,市第一、三看守所完所在押人员两针疫苗接种,接种率达90.15%,剩余未接种的人员均患有疫苗接种禁忌症。 做好公安监管场所排查患病被监管人员专项活动。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医务人员,聘请医疗专家深入监区内进行全员健康体检工作,全面排查被监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做细做实看守所患病在押人员的基础台账,建立在押人员日常规范化诊疗模式和规程,切实做到“小病不出所、大病会诊断、抢救要快速、转诊要果断”。目前,已排查涉及5个看守所,并对体检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高风险患病在押人员进行重点管理。 严守公安监管场所疫情防控不松懈。抽调4名医务人员,深入市第一、三看守所开展被监管人员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完成在押人员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加强内部防疫防控工作。确定专人负责场所环境卫生消杀工作,并分设体温检测点,对来访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严格执行“测温、验码、戴口罩”。在各驻地张贴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提示语及防护疫情健康知识,做好应急防疫物资储备工作。对后勤相关人员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无极5网站_甘肃省一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阶段性进展
原标题:我省一科技重大专项取得阶段性进展 中国甘肃网9月1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经过科研团队两年多的合力攻关,我省科技重大专项“镜铁山式难选氧化铁矿石高效利用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9年,省科技厅经重点凝练、专家论证,立项实施了省科技重大专项“镜铁山式难选氧化铁矿石高效利用研究”项目。该项目由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有关高校科研团队承担。 该项目通过悬浮磁化焙烧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解决镜铁山矿石品位低、矿物组成复杂、常规分选工艺难以获得理想精矿的问题,从而高效利用此类资源。悬浮磁化焙烧是将粉体物料在悬浮状态下加热到一定温度后,通入还原气体,将物料中的赤铁矿、菱铁矿和褐铁矿还原为磁性铁矿物的过程,焙烧后物料经磁选可获得高品质铁精矿。这一技术具有效率高、产能大、热能利用好、劳动生产率高、环保等优势。 悬浮磁化焙烧技术的突破是酒钢悬浮磁化焙烧选矿改造工程实施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环节。由于该工程大规模应用尚属首例,在试生产期间遇到了诸多问题,酒钢公司将其纳入“硬骨头”工程,集中力量进行攻坚,项目团队先后进行了多次改造和生产调试,集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 此次悬浮磁化焙烧选矿技术工艺,与原强磁选工艺相比,悬浮磁化焙烧系统精矿铁品位提高12.48个百分点,金属回收率提高26.03个百分点,每年可增产铁精矿21.86万吨。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酒钢镜铁山难选铁矿石选矿技术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对于提高我省自产铁精矿质量及自产粉矿利用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矿山资源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为酒钢乃至全国难选铁矿资源利用走出一条新的技术路径。
无极5注册平台_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邓秀新致辞 张世珍主持
原标题: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 邓秀新致辞 张世珍主持 中国甘肃网8月27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满福)26日上午,甘肃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工程院在兰召开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专题研究制定合作目标、相关制度,主办方希望把甘肃研究院打造成院省合作典范。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院士致辞,副省长张世珍主持。参加了甘肃研究院成立仪式的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甘肃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会。 邓秀新指出,甘肃研究院要以推动甘肃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赋能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通过共建创新平台、联合技术攻关、培养科技人才等方式,力争突破一批制约甘肃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科技问题,加快甘肃经济动力转换,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服务地方科学决策是院省共建的初衷。与会专家表示,要凝聚院士专家集体智慧,在目标定位、项目立项、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探索实践,力争将甘肃研究院建设成高水平的院省合作示范平台,助推甘肃科技强省和高质量发展。 会上,省科技厅向专家委员会介绍了甘肃研究院首批6个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情况。
无极五平台首页_甘肃省将在企业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
原标题:我省将在企业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 中国甘肃网8月2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文洁)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政府国资委、省总工会和省工商联近日联合印发《甘肃省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我省将在企业全面推行中国特色新型学徒制培训,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联合培养技能人才,合作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养,到2023年,培训1.5万名企业新型学徒。 《方案》明确,以至少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下简称职工学徒);企业可探索将与企业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职工和与企业签订一年实习协议、就业协议的技工院校毕业年度在企业实习学生纳入企业新型学徒培养对象(以下简称学生学徒);企业可结合生产实际自主确定培养对象。 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级工、高级工及技师、高级技师为主。培养期限为1-2年,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年。各类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可结合实际需求和学徒职业发展、技能提升意愿,采用举办培训班、集训班等形式,采取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等管理手段,按照“一班一方案”开展学徒培训,学制和课程学分由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同协商并在培养计划中明确,由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同考核。每年培训的集中授课时间不少于100学时,岗位实操不少于200学时。职工学徒修满规定学分的,由企业和培训机构共同核发培训合格证书,由具备资质的鉴定或评价机构开展技能评价,核发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或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方案》明确,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或就业补助资金列支。补贴标准由各市(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定,学徒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原则上5000元以上(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期间,各地调整完善补贴标准高于5000元的,按照调整完善后的标准予以执行),补贴期限按照实际培训期限(不超过备案期限)计算,可结合经济发展、培训成本、物价指数等情况定期调整。
无极五登陆地址_甘肃省总工会十二届二十次常委(扩大)视频会议召开 吴明明出席并讲话
原标题:省总工会十二届二十次常委(扩大)视频会议召开 吴明明出席并讲话 中国甘肃网8月1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马颖 石丹丹)省总工会十二届二十次常委(扩大)视频会议12日在兰州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吴明明出席并讲话。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一步工作任务,着重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和建会入会工作作出安排,部分市州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 吴明明指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切实解决好他们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障、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吴明明强调,要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和建会入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推动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为推动新就业形态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引导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最大限度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吸收到工会中来,坚持依法建会、依法维权,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优质服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持续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加强检查督导,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无极5平台网址_严把出入关,甘肃“铁公机”疫情防控绷紧弦
交通场站和交通工具是人流、物流集散的重要场所,也是防范疫情传播的重要环节。连日来,受近期多地发生聚集性疫情影响,兰州铁路局、中川国际机场、高速收费站等交通客运站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兰州铁路局 加大疫情防控力度 兰州车站每日对售票厅、候车室、进出站通道等旅客聚集处所,每4小时消毒一次,每2小时通风一次。同时,抽调30名管理人员加强进出站人员测温和健康码查验工作,强化中高风险地区来甘人员卡控,开辟专用通道查验48小时以内核酸阴性检测证明。兰州车站管内中川机场高铁站加强与地方疾控部门协调联动,形成了从信息共享、落地检疫、集中隔离、目的运输、社区防控等多环节的管理闭环,对所有境外来甘人员做到了核酸检测、集中隔离、跟踪管理的三个百分之百。兰州站、兰州西站新增环境哨点监测,定期对环境监测哨点的扶手、把手、座椅等重点部位开展核酸抽检,并对站内承运冷链食品、动植物肉类制品的储存、运输环节设置核酸检测。 省交通运输厅 全面提高防范管控 目前,省交通运输厅已下发我省道路运输疫情防控和运输保障工作的相关文件。 全省各级各交通运输企业、高速公路服务区和交通建设项目,严格按照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最新版疫情防控技术指南要求,落实落细运营场所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测温扫码、一米线、戴口罩、手消毒等防控措施。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甘返甘人员,进行细致排查,落实体温检测,查验核酸证明、健康码等举措。 高速公路服务区人流、车流量大,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之一。各服务区已全面加强管控措施,进出人员均进行测温扫码,并佩戴口罩,工作人员也全面加强了个人防护。各相关运输单位还将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和非冷链集装箱交通运输环节疫情防控要求,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做到人、物、环境同防。 兰州中川机场 严格排查来兰返兰旅客 目前,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对所有中高风险地区来兰航班保障流程进行升级处置,指定专用停机位,提高工作人员防护标准,机下排查旅客核酸检测证明、健康码及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旅客后立即移交新区卫健委排查;其余旅客安排专人、专车直接摆渡到飞行区外,送至停车场指定位置、高铁站,避免中高风险地区旅客与其他旅客混流。 严格落实旅客健康码和测温等工作,在到达厅出口闸机查验“健康码”基础上,新增人工查验“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环节,两道关口排查中高风险区来兰旅客。同时,加大加密航站楼内通风和公共设施消毒频次,在安检、值机、问询、登机、行李提取等环节配备了自动手部消毒机,旅客在登机前或触摸了公共设备后可及时进行手部消毒。在到达厅摆放了通行大数据小程序二维码,可快速查出行程数据。 ■ 提示 乘坐其它航班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旅客,在机场到达厅设立的查验工作区,主动向工作人员出示通行数据行程卡,刷身份证验证健康码后通行。 所有进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航站楼的人员,均需使用身份证刷闸机验证健康码通行。进入航站楼前提前准备好身份证,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在航站楼内应全程佩戴口罩。有需要了解旅途及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的可拨打0931-96556咨询。 ■ 退票 8月3日,民航局下发通知,明确旅客在2021年8月4日0时前已购买乘机日期在8月4日至8月31日的国内机票,自8月4日0时起至航班起飞前可以免费退票,航空公司及其航空销售代理人不得收取费用。 ■ 提示 从高风险地区来甘返甘人员,在抵达地实行集中隔离14天;从中风险地区来甘返甘的人员,抵达后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目的地实行居家隔离14天,无法提供的在抵达地接受“落地即检”。 ■ 退票 8月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自即时起,旅客在车站、12306网站等各渠道,办理8月3日24时前已购各次列车有效车票退票时,均不收取退票手续费,购买铁路乘意险的一同办理。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王思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