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津诚所至 协作同甘”东西部协作产业节8月24日在天津和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庄浪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四地同步启动。藏族姑娘才让拉姆在卓尼县的会场上难掩激动,一年前她从这里出发,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让自己的产品走向了全国。 今年28岁的才让拉姆大学毕业后创办了自己的品牌,主要经营藏族传统服饰、藏元素文创产品等。去年,刚刚接触直播带货的她参加了2020年四地共同举办的东西部协作电商产业节,接受电商直播培训。此后的一年,她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产品销量越来越高。 “最初我并不知道如何直播带货,第一个月只卖了30多单,销售额一万多元。在天津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掌握了直播技巧,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超过了100万元。”才让拉姆骄傲地说,一年的时间里,她不仅开办了新公司,设计制作的服装还将在今年登上北京时装周和上海时装周的秀场。 今年5月,才让拉姆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直播带货。(受访者供图)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和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庄浪县、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三地因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此后,天津市河西区通过技能扶贫、消费扶贫、产业扶贫等多种扶贫方式,助力三地脱贫摘帽。今年,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天津市河西区又推出系列活动,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形成区域品牌。 京东科技集团数字城市天津基地负责人王亭亭介绍说:“今年,我们搭建了‘津诚所至’东西部协作产业服务平台,推出了‘新经济,新农人’星火培养计划,构筑数字时代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此外,我们还将推出‘文旅与产业慢综艺直播’,将甘肃三地的民俗、文化、美食、美景连接在一起,以文促旅,以旅强文。” “文旅慢综艺”的第一站便是卓尼县,才让拉姆也将在直播中展示和推介当地独具特色的产品和藏族文化。“东西部协作让卓尼县的产品和文化能够走出去,我们也将带动周围更多的人走上致富的道路。” 今年34岁的周瑞来自渤海之滨,多年前他曾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他深知甘肃当地有很多优质农特产品,但缺少宣传路径和销售渠道。 2018年,在海外工作的周瑞选择回国创业,2019年他在庄浪县成立了甘肃省津慧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帮助当地农户销售特色农副产品。 “我们收购当地农户的优质农产品,之后进行质量检测并负责后期销售发货等环节。在今年的东西部协作产业节上,庄浪苹果、养生鸡等农产品也将走进直播间,走出大山,走向全国。”周瑞说。 今年5月,周瑞(中)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调研“走地鸡”项目。(受访者供图) 平凉云翔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是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的一家面粉加工企业。2019年8月,天津市河西区以消费扶贫的方式向其采购农产品,15吨面粉从云翔面业公司的生产车间销往了天津市场。这家甘肃企业与天津的“情缘”就此展开。至今,云翔面业公司已经向天津销售面粉2200吨。2020年底,该公司还与天津食品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公司总经理申昊林说:“现在我们在天津有了很多固定客户,产品销量不用愁。由于市场扩大,公司计划再建一条年产值300吨的生产线,预计年底投产。” 平凉云翔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产品质量检测。(受访者供图) 企业效益变好,周边的农户一同受益。此前,云翔面业公司针对崆峒区各乡镇的贫困户建立特聘帮扶机制,直接收购农户原粮。“两年多的时间,我们为农户增收40多万元,贫困户们在东西部协作中脱贫致富。”申昊林说。 根据天津市合作交流办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天津累计安排财政帮扶资金126.2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651个,助力50个结对帮扶贫困县、335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记者:栗雅婷
无极5注册平台_多措并举稳就业 凝心聚力惠民生 1至7月兰州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3万人
西站东路社区工作人员为辖区居民介绍创业政策 赵万山 摄 中国甘肃网8月31日讯 据兰州日报讯 47岁的牟桂莲是七里河区西站东路社区的居民,由于年龄偏大,找工作屡屡碰壁。后来在社区的帮助下,在社区公益岗上当了一名综治员,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她的就业问题。 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兰州市人社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切实转变作风,扎实有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稳就业”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今年1至7月,全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8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8万人的72.82%。 推出优惠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 面对就业形势的新变化,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当前就业工作重点人群,我市推出一条条优惠政策,力求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对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岁至24岁失业青年,参加3个月至12个月的就业见习,给予用人单位每人每月1000元就业见习补贴,用于见习单位支付见习人员见习期间基本生活费、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 甘肃紫光智能交通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被市人社局认定为兰州市青年就业见习基地。近五年,每年吸纳高校毕业生四十多人,尤其是去年疫情暴发以来,公司稳健复工,吸纳了高校毕业生六十多人。近日,该公司副总经理苗葳告诉记者,政府发放的每人每月1000元的就业见习基地补贴,降低了公司的科技研发成本,缓解了公司负担。 据了解,今年1至7月,全市落实社保补贴716.24万元,其中,为23家企业发放企业吸纳就业社保补贴35万元,为1647名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506.45万元,为120家用人单位586名聘用人员发放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174.79万元;向50名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创业群体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5万元;向181家就业见习单位发放就业见习补贴567.47万元;向各类就业创业服务机构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补助495.32万元;向7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放高技能人才培养补助35万元;向10892名公益性岗位聘用人员发放岗位补贴9581.18万元。 帮扶重点群体实现就业 牟桂莲自从在社区公益岗上当了一名综治员后,感觉自己的生活和以前大不一样。“自己的腰杆子硬了,生活的自信多了,也能就近照顾老人和小孩了”。日前,牟桂莲掰着指头,一口气说好几个工作给她带来的变化。 就业是最大民生,重点人群怎样实现就业优先?针对高校毕业生,我市主要通过鼓励企业吸纳、扩大就业见习规模、落实基层就业项目、实行一对一精准帮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等措施,力促全市2020届已注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2.44%。截至7月底,2021届注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911人,已就业774人。针对牟桂莲这样的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机制,采取精准就业援助措施,帮助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至7月,全市已帮助2.28万名失业人员、4539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分别完成全年目标2.3万人的99%和9100人的50%。针对农民工,主要通过组织化输转、东西部劳务协作等措施助力输转增收。1至7月,全市共输转富余劳动力25.1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01.76%,创劳务收入42.37亿元,其中输转脱贫劳动力6.21万人,创劳务收入8.8亿元。 提升职业技能促进高质量就业 张春梅是城关区中街子的一位居民,今年47岁。找了好几次工作,都因为年龄大而被拒之门外。最近她参加了城关区就业局组织的育婴员培训。她说参加育婴员培训,接受到了专业的知识,提升了她的就业技能,对她找工作有极大的帮助。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年以来,兰州市人社局将全市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工程摆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继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完善培训补贴政策、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等举措,努力提升劳动者技能,促进高质量就业。截至7月底,全市各县区(含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共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4.26万人次,其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9.07万人次,就业技能培训3.41万人次,创业培训1.78万人次;支出各类培训补贴资金1.92亿元,其中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1.80亿元,已提前超额完成全年7万人次的目标任务。 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 我市始终高度重视创业就业工作,把促进创业、扩大就业作为推动发展、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兰州实现梦想,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在兰州乐业安居。 “钱从哪里来?”可以说是每个创业者最关注的问题。为破解这个难题,我市不断加强创业担保贷款对创业者的扶持力度,让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得到充分释放。兰州市就业局副局长王伟程介绍说,通过实施“兰州启航——大学生创业扶持行动”、开展大学生创业先锋训练营活动、加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建设、加快创业担保贷款发放进度等举措,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今年“兰州启航”已确定了30个受资助项目;已举办5期大学生创业先锋训练营活动共培训了250人;累计建成就业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49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3家,市级43家,有入孵企业2168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238万元,其中,向269名个人发放5068万元、向16户小微企业发放2170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2.3万人。这些资金如同源源不断的血液,为创业者实现梦想提供了可靠保障。 实现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城乡全覆盖 千方百计稳定与扩大就业,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强调“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为稳定与扩大就业、推动实现充分就业提供了重要遵循。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对于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初步与西安、银川、西宁建立新型人力资源合作模式,实现人力资源信息共享。全面实施增岗、找岗、援岗、送岗、适岗等“五岗”就业促进工程,扎实开展公共就业服务进市场、进网络、进基层、进企业、进高校的“五进”活动,有力扩大就业供给,拓宽就业空间。优化了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设置、岗位职责、人员配备,强化了考核管理和经费保障,实现了规范高效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城乡全覆盖。1—7月,全市共组织各类招聘会231场,累计提供用人岗位10.76万个,达成意向性协议1.09万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无极5注册_中宣部追授邱军、孙丽美“时代楷模”称号
原标题:中宣部 追授邱军、孙丽美“时代楷模”称号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大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中央宣传部以云发布的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邱军、孙丽美同志的先进事迹,追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邱军,生前系甘肃省华池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所属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在脱贫攻坚战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他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革命老区挂职,坚持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千方百计引进扶贫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华池县整体脱贫,受到当地干部群众广泛赞誉。2021年1月8日,不幸病逝在工作岗位上,把生命献给了华池这片红色热土,年仅39岁。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 孙丽美,生前系福建省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党支部书记。她17年如一日扎根农村基层,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任劳任怨、苦干实干,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带领群众把落后的古县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被当地村民视为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2021年8月6日,在防抗台风工作中,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4岁。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 邱军、孙丽美同志的先进事迹广泛宣传报道后,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普遍认为,邱军、孙丽美同志的先进事迹厚重感人、催人奋进,邱军同志燃尽芳华、奉献老区,孙丽美同志扎根基层、不怕牺牲,他们是忠实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榜样,是奋力担当作为的优秀党员干部代表。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从英雄模范身上汲取奋进力量,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发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努力把学习党史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努力做出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邱军、孙丽美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分别为邱军、孙丽美同志亲属代表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证书。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妇联和福建省委、甘肃省委负责同志,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国企职工、青年学生代表参加了发布仪式。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1日 第 04 版)
无极5登录_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举行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孙伟出席并讲话
原标题: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举行秋季学期开学典礼 孙伟出席并讲话 中国甘肃网9月2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9月1日举行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校(院)长孙伟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重中之重,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做到学学相长、教学相长,切实增强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孙伟从十个方面为学员们作了系统辅导。他强调,要从重要讲话精神中体悟和汲取党的领导的力量,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体悟和汲取建党精神的力量,坚定不移地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体悟和汲取信仰信念的力量,坚定不移地坚守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体悟和汲取人民的力量,坚定不移地树牢党的根本宗旨;体悟和汲取创新理论的力量,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体悟和汲取道路的力量,坚定不移地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悟和汲取优良作风的力量,坚定不移地强化党的作风建设;体悟和汲取敢于斗争的力量,坚定不移地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体悟和汲取自我革命的力量,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体悟和汲取英明领袖的力量,坚定不移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孙伟要求,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以高水平的干部教育培训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甘肃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闭会
原标题: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闭会 尹弘主持并讲话 中国甘肃网9月30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张富贵)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在完成各项议程后,29日下午在兰州闭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主持会议并讲话。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马青林、陈克恭、吴明明,秘书长李德新及委员46人出席会议。 会议表决通过了《甘肃省反餐饮浪费条例》;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修订);表决通过了《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修订);表决通过了《甘肃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修订);表决通过了《甘肃省测绘管理条例》(修订);表决通过了《甘肃炳灵寺石窟保护条例》(修订);表决通过了《甘肃省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订);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甘肃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决定;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定西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的决定;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定西市元明汪氏家族墓地保护条例》的决定;表决通过了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决定;表决通过了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个别代表的代表资格的报告;表决通过了有关人事任免事项。 尹弘在讲话中强调,要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着力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聚焦全省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保障重点领域,强化法规制度精准供给。要坚持人大监督的政治定位和法律定位,依法开展正确有效监督,围绕社会关切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不断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创新与代表的沟通机制,不断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和满意度。 副省长孙雪涛,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朱玉,省监察委员会、省高级人民法院负责同志,省人大各专委会组成人员,部分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各工作部门和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州和有关县区人大常委会负责人列席会议。各民主党派省委会和群众团体推派的公民旁听会议。 会后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本次会议决定任命的省自然资源厅厅长丁巨胜、省应急管理厅厅长韩正明进行了集体宣誓。
无极五测速登录地址_尹弘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人才队伍建设和“三农”等工作
原标题:尹弘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研究部署人才队伍建设和“三农”等工作 新甘肃客户端兰州9月29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省委常委会今天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研究我省贯彻落实意见,安排部署人才队伍建设、“三农”工作等。省委书记尹弘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各方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动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为全省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机制和政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完善人才队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质量和规模。要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精心培育人才,注重用好人才,加大力度引进人才,让各类人才在甘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管人才,不断提高全省人才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会议强调,全省各级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紧扣国家战略,结合甘肃实际,重点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成果、保障改善民生、弘扬革命传统等方面做好工作,有效落实“三新一高”要求,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向全国广大农民和“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的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