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欧阳坚在省政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 持续学党史悟思想扎实办实事开新局 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政协工作实效 中国甘肃网6月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欧阳坚在2日下午召开的省政协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学党史、悟思想,扎实办实事、开新局,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政协工作实效。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指示精神、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听取了省政协党史学习教育进展情况汇报。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政协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部署要求,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领导示范带头、党员广泛投入、委员积极参与,坚持守正创新、丰富载体形式、体现政协特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欧阳坚说,要全面完整准确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保持良好势头,持续深入开展好学习教育。他强调,要持续提升学习实效,通过交流研讨、撰写体会等形式,引导委员和干部把规定篇目学深、把自选动作做实,学出信仰信念信心。要持续为民办好实事,开展好“为党旗添光彩、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导委员参与基层协商民主议事活动,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他们有获得感幸福感。要持续推动工作落实,聚焦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优化升级、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基层治理等省委交办课题,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多提有分量、高质量的对策建议;深化做好秦人历史文化研究,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筹办好政协系统脱贫攻坚展、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活动等,不断掀起学习教育热潮、激发干事创业干劲。省政协党组和机关各级党组织要持续加强督查指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不搞花架子,确保学习教育取得看得见的实效。 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陈青,副主席康国玺,党组成员袁占亭及秘书长王建太出席会议。
无极五注册网站_任振鹤与俄罗斯奔萨州州长就建立友好省州关系20周年互致贺信
原标题:任振鹤与俄罗斯奔萨州州长就建立友好省州关系20周年互致贺信 中国甘肃网6月21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鑫)6月21日,是甘肃省与俄罗斯奔萨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20周年纪念日。近日,甘肃省省长任振鹤与奔萨州州长梅尔尼琴科互致贺信,庆祝两省州结好。 任振鹤在贺信中指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为推动两省州友好关系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甘肃省愿与奔萨州继续推动双方在经贸、农业、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务实合作。 梅尔尼琴科州长在贺信中表示,甘肃省是奔萨州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友好省份。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为奔萨州开展国际产业合作、提升对外贸易合作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期待今后与甘肃在经贸、工业、农业、文化和科技等领域开展更高水平合作。 2001年6月21日,甘肃省与奔萨州正式建立友好省州关系。自结好以来,双方在高层互访、人员交流、互派留学生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杏耀注册平台官网_尹弘会见赵忠贤一行
原标题:尹弘会见赵忠贤一行 中国甘肃网7月27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26日在兰州会见了中科院院士赵忠贤一行。 尹弘对赵忠贤一行来甘考察表示欢迎。他说,当前,我们正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科技支撑作用,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希望各位院士多为甘肃发展出谋划策,帮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赵忠贤建议,甘肃结合国家战略和自身需求,谋划好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中科院院士詹文龙、赵红卫,省领导石谋军、张世珍参加会见。
无极平台网站_甘肃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市场监管组派出检查组要求 未“核检”冷链从业人员一律不得上岗 未“全检”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得入市
原标题: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市场监管组派出检查组要求 未“核检”冷链从业人员一律不得上岗 未“全检”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得入市 中国甘肃网8月10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8月9日,记者从甘肃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日前,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市场监管组派出检查组,对兰州市重点冷链市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突击检查,检查组要求,要持续落实提前报备制度,充分发挥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首责”作用,严格执行进口冷链食品核酸检测从“抽检”变“全检”覆盖至最小单体的要求。凡是对未开展“全检”的进口冷链食品,一律不得出仓进入市场销售。凡是未按要求进行核酸检测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进口冷链食品相关岗位工作。 检查组一行先后深入兰州市新联友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兰州易货栈商贸有限公司(新货栈民丰)2号冷库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详细检查总仓落实《甘肃省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情况,随机抽查提前报备制度、总仓24小时驻仓值守、消杀、检测、出入仓等记录执行情况。在焦家湾冷冻市场,检查组随机抽查了从业人员核酸检测、进口冷链食品经营者落实“三专、三证、四不”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并要求及时整改到位。 检查组要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清醒认识疫情防控面临的新形势,克服麻痹思想,牢牢掌握防控主动权,毫不放松抓好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一系列安排部署的贯彻落实;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严防疫情经“物”传播风险,落实好省市场监管局、省商务厅等六部门制定的“九项措施”。同时,要督促市场开办方落实主体责任,及时将经营信息录入“甘肃省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做到所有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要全面摸排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落实每7天至少一次核酸检测要求,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无极五平台_【牢记嘱托谱写新篇章 砥砺前行奋进新征程】氤氲书香润读者
原标题:氤氲书香润读者 读者大楼外景。 本版图片摄影: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田蹊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国华 施秀萍 初秋,漫步于南滨河路的读者大道,古柳成荫,柏树苍翠,银杏参天;又因了《读者》的浸染,眼前的风物,似乎又多了一份温润,多了一份绵密而悠远的直指心灵的力量。 读者大道,是以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读者》杂志命名的一条街道。以一份杂志的名字,命名一座城市的一条道路,世上并不多见,《读者》却当得起这份荣耀。 行走在读者大道,穿梭在读者大楼,处处满溢着氤氲书香。 读者不会忘记:2019年8月21日,一位特殊的读者——来甘肃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读者出版集团公司考察调研。 “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为人民提供更多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善莫大焉!”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时隔两年,记者再次走进读者大道,更觉风景这边独好。 大道至简,“此心安处是《读者》” 贾真伏案而坐,面前是一沓沓文稿,整个办公室静谧而书香满溢。 “《读者》不只是一本杂志,她更像一个鲜活的人,有自己的气质、风度与品性,也跟着时代脚步一起成长、进步。”作为《读者》执行主编,贾真与《读者》相伴10多年,有着切身体悟。 每一期内容,贾真和伙伴们优中选优、精中选精,一轮轮筛选,才从3万余篇稿件中精选出50余篇稿件,再经过13次校对,将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零点五以下——如此高标准的编校质量,在出版界堪称“完美”。 读者在装修一新的西北书城阅读。 “的确是万里挑一。”贾真告诉记者,一轮轮的选稿、校对,难免枯寂,但《读者》承载着中国文化基因和文化自信,彰显着中国风度和中国风尚,一代代读者人始终秉承读者情怀,坚持读者追求,接力传承;同时,从封面设计、栏目设置、版式布局等方面反复微调、精心改进,使《读者》烙上鲜明而深刻的时代印记,“所以,每一期选稿,其实是编辑与读者的深情对话,是《读者》和时代的倾心聆听。” 苏东坡以诗言情:“此心安处是吾乡。”读者人用行动说:“此心安处是《读者》。” 四十而不惑。创刊于1981年的《读者》,正盛年,亦不惑。 大道至简。四十年如一日,只为“采百花之蜜,甜万众之口”。 以简驭繁。在纷繁的时代,在浩瀚的文字里,打捞出一颗颗珍珠,镶嵌成一个个传奇。 “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是《读者》长盛不衰的‘密码’。”精益求精自不必说,读者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永升解释道,无论时代如何发展,《读者》的初心不能忘,《读者》的风格不能变,这是守正;但守正不代表守旧,将时代元素潜移默化地融进《读者》,这是创新。“守正与创新,不仅不矛盾,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长久的平衡。” 大道三千,万变不离其宗 今年,持续升值的《读者》品牌价值达370亿元。 “品牌就是生命力。”刘永升告诉记者,没有《读者》的品牌,读者出版集团是不存在的;而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提升,却不仅仅在《读者》。作为一家拥有9家出版社的出版集团,多出书、多出好书,既责无旁贷,也是持续扩大《读者》品牌影响力的“法宝”之一。 为此,读者出版集团实施精品出版战略,采取编辑导师制、双月座谈会、加强资金支持、绩效引导等,多轮驱动,合力发力;注重加强协同性、融合性和互动性,打通编、印、发环节与渠道,策划出版了一系列老百姓喜闻乐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品牌图书。 尽管年出版图书近4000种,但与国内优秀出版集团相比,无论市场还是实力,依然存在较大差别。 “体量小,只能另辟蹊径,走专、精、特、融的‘读者道路’。”读者出版集团总编辑马永强介绍,“因为专业、因为品质,才有存在的价值,也才更具持久的力量。” 一方面,着力打造精品出版工程,做好主题出版,表达国家意志,展现时代脉搏,构建意识形态主阵地。2017年,读者出版集团策划出版的《读者丛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巧妙融入12本书,每本书围绕一个词,精选古往今来大众喜爱的文章,娓娓道来,让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再抽象,而灵动鲜活起来,“特别受欢迎,发行了80万册。”马永强甚是欣喜。 读者丛书。 《读者丛书·中国梦》《读者丛书·国家记忆》《读者丛书·百年辉煌》……2018年至2021年,读者出版集团又持续发力,出版了一批精品图书,同时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出版了《庄严的承诺》《八步沙》等主题图书。 另一方面,立足地域优势和文化特色,依托成立的敦煌学-丝绸之路学出版中心、藏学出版中心、简牍学出版中心、西夏学出版中心“四大中心”,先后出版了《西夏学文库》(100卷)《敦煌学通论》《敦煌与丝绸之路研究丛书》等特色精品图书,以“特”与“精”引傲业界。 “藏学、简牍学、西夏学、敦煌学,都是人类的瑰宝,世界的显学,甘肃何其有幸,又岂能辜负!”马永强道出了甘肃出版界的心声。 有文字、有图片、有声音、有讲解,扫码还能看视频……近几年,读者出版集团融媒体出版物《河西走廊》《敦煌画派》《金城兰州》一经面世,就很受欢迎,也全新定义了出版概念:从平面一维向立体多维转变。 “两年时间就‘开花’了,而且是‘多点开花’。”刘永升的话语间充满欣慰。不久前公布的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读者出版集团斩获良多:《读者》杂志社获先进出版单位奖;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藏文通用词典》获图书提名奖;甘肃教育出版社《写给青少年的敦煌故事》入选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这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那就继续往前走。” 大道三千,殊途同归。《读者》杂志也罢,专精特融的书籍也好,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为了让《读者》这块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辉,为了让璀璨的陇原文化在华夏大地绚丽绽放。 大道从心,“为伊消得人憔悴” 每天7时30分左右,西北书城门口总会排起“长龙”,早早赶来的读者只为早点走进书香世界,只为找到一个心仪的座位。 “周一到周五每日4000多人,周末5000多人,比改造前几乎翻了一番。”读者出版集团所属甘肃新华书店飞天股份西北书城有限公司经理宋艳丽告诉记者,投资4900万元重新装修的西北书城,自2020年9月28日开业以来,“越来越受读者欢迎了。” 琳琅满目的书籍、舒适惬意的环境、简餐咖啡的便利……6层、1.1万平方米、300多个座位、400多个坐垫,西北书城还是“一座难求”。 为满足读者需求,增加图书8万余种,还细心开通“缺书登记”,及时补充;为方便读者,进企业、进学校,开展流动售书,让全民阅读空间无限延伸;成立专门配送小组,开展支部联建活动,除把读者“请进来”之外,也将书香“送上门”;定期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不定期开展专家讲座、手工制作、读书沙龙等公益阅读服务活动,让书香之气满溢;开通西北书城微商城、抖音直播,让书香驱散疫情阴霾;通过培训、业务技能比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这一切,只为更好地服务读者。 “西北书城的卫生间,是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刘永升说,有“舍”才有“得”,厕所虽小,却体现出读者人的理念和用心,“就是希望读者在西北书城度过美好的一天。” “西北书城是兰州的文化地标,能在这里做事,是很有意义的。”一有空闲,宋艳丽便会四处转转,看着读者沉浸在书香满满的“慢生活”里,心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为伊消得人憔悴。”为了读者,读者人用情至深、用心至真、用力至极。 “读者出版集团将陆续改造全省220家新华书店,使其成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刘永升说,西北书城只是开始。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建设书香社会,提升思想境界,增强精神力量,读者出版集团尽全力贡献“读者力量”。 读者小站江南书房。 读者小站、读者书房、读者阅读角、读者乡村文化驿站……一个个标上“读者”金字招牌的生活空间、文化空间,在省内外如雨后春笋般点亮城市,成了读者百去不厌的阅读小站、心灵小站、休闲小站。 近年来,读者出版集团创造性地提出“点·线·端+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读者方案”,已初步形成覆盖全省城乡、以阅读风尚引领书香社会的新格局。 因为《读者》,生活方式改变了;因为读者,城市更有温度了。 大道不孤,“总是当时携手处” 大浪淘沙始见金。历经40年,《读者》历久弥香,始终散发着迷人魅力;又紧跟时代步伐,在大潮中扬帆冲浪。 “大道不孤,德必有邻。”融合与创新,是读者人冲浪的必备技能之一。 “文化和教育是天然的结合体,更何况我们有着独一无二的资源。”刘永升说,为教育强国、教育改革贡献力量,读者出版集团不应缺席。 语文,是一个人生命的底色;而阅读与写作,则是语文的核心。读者·新语文阅读与写作教育平台便应运而生。作为平台的运营总监,牛文斌详细阐释了读者·新语文的五个“新”——新理念,专注青少年阅读写作能力提升;新高度,关注读写能力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新尝试,借助科技创新力量实现个性化读写教育;新方法,利用互联网实现阅读写作方法跨时空传播;新思想,着力培养“故事思维”的读写能力。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打开长尾巴月读社主题图书套盒,映入眼帘的一句诗藏着读者人的用心。再一一翻开,好是丰富——一幅可以涂色的主题画;一本主题图书,或是《声律启蒙》《宋词》,或是《宝葫芦的秘密》《最美的诗经》,都是孩子们喜欢的书;一份“月读手账”,按期完成还可更新换代,让孩子们爱上学习停不下来;一套主题游戏,或桌游,或飞行棋,或手工拼图,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还能加深对主题图书的感性认知…… “嗨,小小阅读家,我是闷墩儿,今天和我一起看《鲁滨孙漂流记》……”貌似小黄人的闷墩儿,原来是个憨憨可爱的小小智能机器人,却很不简单:既能当老师,会讲百门课程;还能当家长,陪伴孩子学习;也能做朋友,与孩子互动。 读者杯作文大赛、作文精批精改、作文检测报告与建议……魔法作文课像施了“魔法”般,让孩子着迷,让家长惊喜,纷纷留言“尔东老师讲得真好,孩子爱上写作了”。 读者·新语文上线近两年,全国6万名孩子成为会员,线上课程累计播放量达百万次。 欧阳修说:“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读者+教育”之外,“读者+小镇、+文创、+旅游、+数字”……读者人敞开胸怀,携手“至交好友”,一同游遍世间繁华。 读者晋林工作室展室。 8月21日,读者博物馆、读者插图艺术中心、读者数字阅读中心、读者晋林工作室将同时开馆。 这4个读者“新成员”,将不仅点亮“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也深藏着《读者》及读者出版集团一路发展壮大的“根”与“魂”,更蕴涵着读者美好的希望与未来。 “中国第一个百年梦想实现,文化的春天来了。”刘永升信心满满。过去,读者人日夜赶路,蹚出一条繁花似锦的读者之道;未来,读者人更有信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转型改革,注重融合发展、人才建设,持续激活一池文化春水,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读者大道。 大道无垠,读者人深情款款:“我”在未来等你,不见不散。
无极五平台首页_任振鹤在兰州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强调 弘扬甘肃精神 绘就秀美山川 努力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赋能发展
原标题:任振鹤在兰州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强调 弘扬甘肃精神 绘就秀美山川 努力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赋能发展 中国甘肃网8月25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24日在兰州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扛起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立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实,立足我省缺水干旱、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现实问题,清醒认识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改善生态、治理生态的紧迫性、重要性和艰巨性,坚持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弘扬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甘肃精神,一年接着一年、一代接着一代干,艰苦奋斗、久久为功,努力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 在北龙口陡削坡绿化现场、兰州市野生动物园和北部山区生态治理点,任振鹤实地了解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生态治理等工作。他强调,要发扬兰州南北两山绿化“黄土面前不低头,誓把荒山变绿山”的干劲,充分发挥全民绿化的制度优势,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注重工程造林与社会造林相结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相协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全省动员、全民动手,多元投入、多措并举,持续加大人工造林力度,不断扩大森林面积。要因地制宜、分类治理、科学种植,着眼强基、增绿、添彩、建园,加强绿化设施建设管理,制定绿化行动计划,压实绿化责任,坚持先近后远、先低后高、先易后难,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坚持一山一案、一类一策、精准绿化,以点连线、以线成带、以带促面,逐步变盆景为风景。要保护好每一寸绿色,既要多种树更要管好树,引导全社会爱绿护绿植绿,把建设山川秀美新甘肃化为全省人民的自觉行动。 在七里河区雷坛河综合治理工程现场,任振鹤仔细察看项目建设情况。他强调,要始终绷紧生态修复治理和黄河上游生态安全这根弦,以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综合治理,一体做好治污、城建、增绿各项工作,健全完善管河治河守河护河责任体系和保护机制,高标准抓好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整改任务,提升城市品质、美化城市环境,推动我省黄河流域大治理、大保护走深走实。 朱天舒、刘长根及李志勋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