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北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中心开工 尚勋武出席 中国甘肃网9月17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16日上午,“西北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中心”开工仪式在省农科院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民进甘肃省委会主委尚勋武出席仪式。 甘肃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种质资源,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为进一步提升甘肃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夯实种质资源对重大品种选育和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支撑,2018年10月,省农科院向省政府上报立项建设“西北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中心”的请示。2019年7月,省发改委批复项目可研报告。经过紧张的前期准备,于今天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09万平方米,包括种质资源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和预留库,种质资源前处理工作间和种质资源有关的实验室。建成后可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20万份以上,配套种质资源圃1万平方米。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批复,用好建设专项资金,力争把该中心建成甘肃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的标志性建筑,为今后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作物育种、种质创新、粮食安全和农业优质发展等提供有力支撑。
无极五登录测速_复兴路上的不朽丰碑 ——平凉救援大队组织职工收听收看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讲话视频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10月23日,高速公路平凉清障救援大队组织干部职工收听收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讲话视频,大家聚精会神、仔细聆听。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70年前的那个秋天,辽阔的黑土地上,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孕育着丰收的年景。 忠烈千秋,一襟晚照。当年投身抗美援朝战争的那批年轻人,如今已渐入人生暮年。那段历史,对于他们而言,是一段青春的华彩;对于国家民族而言,那是一段奋发图强的家国记忆。 大会结束,大家纷纷表示,总书记讲话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所应有的历史责任和现实担当,大大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我们要在自己岗位上,以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悼念那些永垂不朽的英雄。 (高速公路平凉清障救援大队 肖龙腾)
无极五开户_智慧甘肃需要生态大数据的N个理由 蒙草生态大数据为甘肃省生态建设植入“智慧大脑”
原标题:智慧甘肃需要生态大数据的N个理由 蒙草生态大数据为我省生态建设植入“智慧大脑” 蒙草生态正在打造世界标准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生态数据中心、种业科技中心。 我省是国家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对阻止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汇合、防止沙漠阻断河西走廊、阻挡沙漠南侵威胁青藏高原等有着重要作用,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重要实施区。如何统筹我省各区域生态资源,解决现有的生态问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蒙草生态大数据正通过“数智化”方案着力推进黄河流域治理保护破题见效。 顺应国家战略大势做足黄河水生态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五个方面抓紧开展顶层设计,加强重大问题研究,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作为担负着“上游责任”的我省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构建黄河流域治理保护大数据库和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探索“数智黄河”生态发展新路径。 蒙草生态大数据依托多年积累的海量“水、土、气、植、动、微”监测数据与智能化技术,借助高分卫星“天眼”、物联网“地演”、人工智能“算法”,利用大数据、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精准指导黄河流域甘肃段保护、修复、利用和发展,为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破译沿黄流域生态保护密码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需要合理保护与应用种质资源。目前,我省已成为全国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种质资源不仅能为生态保护、环境修复提供因地制宜的乡土草种,还能为现代农业和大生态修复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好物质源头基础。 今年7月至8月间,蒙草生态大数据团队深入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种质资源采集与调研。同时,为该州搭建的专属生态大数据管理系统即将上线,将为黄河流域甘肃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截至目前,蒙草生态大数据已经建立起13个不同生态类型的科研机构及相应种质资源库。总库小草“诺亚方舟”收集种质资源1.2万余份,有地理标记的植物标本10万余份,各类土样近140万份,已有200余种种质经引种驯化后被运用到大规模草原生态恢复、矿山边坡生态治理、河湖湿地生态驳岸、沿黄流域生态保护等各生态修复类型及生态景观中,并取得良好效果。今年5月,蒙草生态还参与发起黄河流域西北地区种质基因库和现代种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5亿元,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自主管理、独立运营。依托完备的科技化的乡土种质资源“育繁推”体系,蒙草生态为沿黄流域构筑起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大数据平台为沿黄流域生态精准治理导航 黄河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要合理统筹保护和发展问题。推动黄河甘肃段高质量发展,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统筹谋划,创造更多的生态产品”。 为实现黄河流域甘肃段“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空间一体化保护和环境污染协同治理,蒙草生态大数据按照流域特征,统筹山(地形地貌等数据)、水(断面水质、流量、径流量、黄河沿岸用水量等数据)、林(郁闭度等数据)、田(“水肥药膜”等数据)、湖(沿岸湖泊分布、储水量等数据)、草(植被盖度、产量等数据)等生物资源及生态本底数据,建立起一整套生态指标体系,通过数据解码黄河流域的生态内容。 蒙草生态大数据将种质资源和大数据技术紧密结合,参与实施黄河流域内蒙古乌海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等多项黄河流域生态工程,探索实践黄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的生态格局。 如今,蒙草生态大数据正不断将“大数据+种质资源”精准指导生态修复的智慧模式拓展到我省不同地区。“智慧甘南生态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统筹黄河上游智慧化监管,为甘南州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示范提供数据评价依据,以“一张图”方式可视化地展示甘南范围内的生态资源、黄河流域甘南段的湿地保护等生态和产业情况,为生态体检,为产业导航。 生态数据思维为沿黄流域生态产业注入持久动力 为了构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2018年,省委作出了《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提出要培育发展十大生态产业。随后,省政府制定出台了《甘肃省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并逐个制定印发了十大生态产业专项行动计划,谋划设立了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梳理形成了系统完善的生态产业政策汇编,搭建起“1+1+10+X”的政策框架体系,明确了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作战图”“施工图”。 蒙草生态依托大数据搭建的“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有效监控农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并分析判断农作物产量的走势,针对性地指导种植需求数量。平台还能提供农牧业实用技术、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内容信息,为农民答疑解惑,打通农牧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五原县农业大数据平台”启动运营,蒙草生态大数据通过实践,有效推动了“智慧三农”发展,促进了创新产业大融合。 随着与我省各地区战略合作的稳步推进,蒙草生态将进一步运用数据精准管理生态资源,择机建立示范样板区,为黄河流域甘肃段、祁连山沿线进行全面化生态治理,全方位提升区域生态保护力度、速度、精准度,全链条服务绿色生态产业与绿色经济发展,为“山川秀美”新甘肃注入绿色持久动力。
无极5平台_民建甘肃省九届四次全委会议召开
原标题:民建甘肃省九届四次全委会议召开 中国甘肃网11月3日讯 据甘肃日报报道(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崔亚明)中国民主建国会甘肃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全委会议2日上午在兰州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民建甘肃省委九届四次全委会议届中调整选举办法》,讨论、选举了有关人事事项。民建甘肃省委会主委宁崇瑞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刚刚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蓝图。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地方组织和广大会员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凝心聚力、团结拼搏,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无极平台网站_图解丨一组数据看甘肃脱贫攻坚 “挪穷窝 奔富路”搬出新生活
农村基础设施和易地搬迁脱贫攻坚工作既关系到甘肃省发展改革,社会和谐稳定,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保障。基础设施和易地搬迁专责工作组组长单位甘肃省发改委最新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甘肃省累计易地搬迁49.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并通过产业、就业、培训、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帮扶措施帮助搬进新家园的群众过上好日子。 就让我们通过这组数据一起看看“十三五”期间甘肃省是如何实现从“住有所居”迈向“居有所美”。 来源:视听甘肃·丝路明珠网
无极5平台_第七届甘肃省道德模范拟表彰人选公示 耿文麟郭万刚等30人榜上有名
原标题:第七届甘肃省道德模范拟表彰人选公示 耿文麟郭万刚等30人榜上有名 中国甘肃网11月27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梁峡林)今年3月起,省委宣传部等6家单位启动了第七届甘肃省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经过逐级推荐、资格审核、征求意见、网络投票、评委会综合评定等程序,组委会办公室11月26日公示了30名拟表彰人选,接受群众监督。 公示时间:11月26日—12月2日;监督电话:0931-8928852;监督邮箱:gsswmb2c@163.com 一、助人为乐模范(6名) 代桂芬 金昌市金川区金川路街道金芝里社区居民 屈玲玉 山丹县大马营镇夹河村村民 于若飞 甘肃蓝天救援队理事长、队长 卓 尕(藏)碌曲县玛艾镇红科村牧民 陶 鹏 甘肃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一级主任科员 王 莉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武威南车务段财务收入科副科长兼党支部书记 二、见义勇为模范(4名) 商思秋 景泰县一条山镇泰玉路社区居民 杨 雪 宁县和盛小学教师 许玉鹏 生前系高台县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职工 钟成荣 武山县石磊小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三、孝老爱亲模范(5名) 樊雪霞 甘肃医学院护理系护理专业2019级学生 罗红梅 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齐楼村村民 刘小凤 甘肃省广播电视局微波传输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小宏 定西市安定区符家川镇高阳村村民 杨翠兰 榆中县贡井镇吕家岘村妇联主席 四、敬业奉献模范(12名) 杜丽梅 甘肃省中医院脊柱微创骨科、国际医疗部病区副护士长 李生寿 敦煌市公安局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景区治安派出所所长兼雅丹公安检查站站长 陈嘉俊 嘉峪关市中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医师 佘小梅 宕昌县公路段大堡子养管站站长 周 强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网源协调研究所副所长 郭万刚 古浪县土门镇八步沙集体林场党支部书记、场长 李宏亮 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郭旭生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陈建军 生前系玉门油田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阎 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副所长 多 拉(藏)西北民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教授 贺玲玲 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少年法庭一级法官 五、诚实守信模范(3名) 李桂梅(藏)临潭县城关镇杨家桥村村民 耿文麟 兰州新区秦川镇六墩村文书、麒麟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秦文生 兰州鑫银环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