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5注册-无极5测速官网

无极五【Q21149162】平台

无极5注册平台_美化环境 提升“颜值” 涵养“气质”——甘肃省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综述

  美化环境 提升“颜值” 涵养“气质”

  ——甘肃省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综述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杜雪琴

  宽阔干净的村道,美丽别致的景观,敞亮整齐的院落,喜笑颜开的村民……

  走在陇西县权家湾镇郑家川村,这幅徐徐展开的美丽乡村幸福画卷,正是我省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的一个缩影。

  2017年6月28日,全省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现场推进会在甘南州召开后,我省全面开展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改善全省城乡环境面貌。

  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下,省住建厅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各项治理工作,全省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我省城市乡村提升了“颜值”、涵养了“气质”,共治、共享、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良好氛围初步形成。

    健全机制创新方法,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顺民心、合民意,但也琐碎细致,如何做到“谁产生的垃圾、谁清理,谁的辖区、谁治理”?

  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启动后,我省先后制定印发了《全省全域无垃圾工作督查和专项检查制度》《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2017-2020年)考核办法》《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2017-2020年)目标任务清单》等制度措施,划分条块责任、落实督查督办、考核问责制度,从顶层设计上明确了垃圾治理的责任主体,实现了垃圾治理从行业到地方的条块责任层层对接,为全省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为全面排查整治各地垃圾“顽疾”“盲区”问题,推进垃圾治理工作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省住建厅还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航拍技术对全省86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垃圾清理排查工作,建成甘肃省全域无垃圾无人机航拍取证巡查系统。

  截至5月23日,全省共排查清理整治各类垃圾堆积点67716处,实现发现问题、反馈问题、整治清理、对账销号即时传输,排查整治清理效率明显提高,垃圾堆积顽疾得到有效解决。

  “我们还联合省妇联在全省建立了600个‘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示范点。” 省住建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以参加清理垃圾、清理环境进行积分的方式在超市兑换相应的生活物品,可以激发调动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垃圾治理中来,共同为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作贡献。

    各地积极行动,治理工作全面开展

  兰州市的全域无垃圾巡查取证系统可以无死角找到垃圾堆放点;金昌市通过开展“随手捡、随手拍、随时清”活动,养成老百姓不乱扔乱倒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永登县龙泉寺镇 “每天一毛钱、环境美十分”全域无垃圾清洁行动,唤醒群众保洁意识……

  《全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印发后,各级地方政府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不断加大投入资金,完善设施配套,全省全域无垃圾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各地都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组织机构,加大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备设施建设力度,紧盯“三边一部”及村内庄外等重点部位,组织动员市县乡村四级力量,全面开展治理工作。

  同时,在城市探索建立了“巷长制”“楼长制”,在农村建立“路长制”“点长制”等网格化管理机制,对主要街区、道路、村庄,定人、定时、定岗网格化管理,实现垃圾治理长效管理运行。

  张掖市建设了村级收集点663座,动员各方力量累计清理交通沿线、河道河沟、村庄内外等各类陈年垃圾64万余吨;武威市全市93个乡镇、2个生态指挥部全部建立了环卫机构,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9处,乡村垃圾中转设施24处,累计清理整治各类垃圾约72万吨;合水县应用“互联网+”,整合公安、交通、环保、电信等现有视频监控资源,探索建成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垃圾清扫保洁、收集转运的实时监控、动态管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措施,促进我省各地人居环境改善,还给城镇乡村一片净土。

    治理成效显著,爱护环境深入人心

  聚焦重点领域,多措并举治顽疾,换来的是城乡村庄颜值和气质的提升,新发展理念的落实和人民福祉的增进。

  目前,全省已新建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232座,城乡统筹建有无害化垃圾处理设施320座,对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置的行政村数量15033个,占比93.8%。

  各县市区、乡镇、村也分别建设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设施网络,全省垃圾收集、转运、处理闭合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可行、有效、稳定的村庄保洁管理机制。

  各地全面修整改造老旧失管小区、背街小巷,大力整治和美化市容村貌,加快推进农村改路、改水和村庄绿化、全面清理陈年垃圾堆积点,公路沿线、铁路沿线、河道沿线、城乡接合部等重点区域卫生环境得到集中清理,全省城乡环境面貌持续向好,各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

  现在,群众爱护保护环境的意识明显提高,人人讲卫生、家家爱干净的社会风气正逐步形成,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城市文明达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