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种植的洋芋看起来更像一棵树,每株能结15万粒种子,经过层层筛选,最终保留最好品种……”在甘肃省定西市香泉镇陈家屲村的马铃薯产业园内,定西市马铃薯研究所所长李进福认真讲解着马铃薯的良种繁育。
定西种植马铃薯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为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香泉镇依托良好的水肥条件和产业基础大力实施种子种业提升工程,确定以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为主的种薯产业,引进从事种薯繁育时间长、科研水平高、带富能力强的定西马铃薯研究所等5家主体,与中国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建成占地560亩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香泉镇马铃薯种薯产业园。通过多年发展,该产业园完善党建引领、政策保险、人才三个保障措施,打造“一园生五金”的增收体系,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走出了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兴旺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持续动能。
“我2021年当选安定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这是群众对我的认可和信任,我要用实际行动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李进福说到做到,2022年初,定西市安定区香泉镇人大主席团依托人大代表工作室组建了4个产业链代表小组,推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促进代表作用在产业链全面体现。
“在马铃薯产业园内常年上班的周边农户有160人左右,按每月平均收入2000元左右计算,人均年收入2.4万元。”李进福说,在原种集中收获上市期间,产业园还会增聘临时用工50人左右,按3个月计算,人均可获得劳务收入6000元。
代表小组建在产业链,代表作用发挥在产业上。位于安定区符家川镇兰星村的符川春香农副农资合作社大棚内,定西市第五届人大代表、安定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符家川镇第十九届人大代表党春香正在采摘西红柿。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党春香带领合作社按照“政府引导、自主创办、诚信经营、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三农”、产业带动为目标,集农资商品供应、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副产品购销、种植养殖示范为一体,为当地群众提供农业生产服务和就近务工。“我们按照‘合作社+生产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建成了现代化蔬菜种植基地、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和牛、羊、鸡养殖基地,通过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就近务工,达到了合作社盈利、群众增收致富的目标。”党春香介绍,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和国家级示范社。
如今,合作社在党春香的带领下不断发展壮大,已有成员427户,其中以土地入股农户150户。经营效益也从最初的15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250万元,增长了8倍;社员收入不断提高,入社社员返利从2003年的1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45万元,增长了45倍;3000户非社员农民2019年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0元,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农超对接的纽带和桥梁。
今年以来,定西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中医药加工、马铃薯加工、种子种业等产业链建设,通过在产业链组建代表小组等创新模式,主动融入“企业+项目+产品+平台+模式+品牌”支撑发展体系,为推动定西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