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 万及敏
走过静静矗立了千年的麻柳树,已有200年历史的朱家大院便逐渐展示在眼前,穿斗式转角楼古色古香,雕刻花纹清晰精美,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扑面而来……这座坐落在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的国家4A级景区朱家大院,有很长的时间里因道路不畅“养在深闺人未识”。
千古百业兴,先行是交通。
陇原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公路的建设。2021年开始,甘肃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将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纳入为民办实事之一,每年以1万公里规模推进,计划到2025年实现具备条件的自然村(组)100%通硬化路,让更多的乡村因路而兴、因路而旺。
全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大幅提升
两年来,全省交通运输部门自我加压、一路赶超,累计建成自然村(组)通硬化路2.2万公里,新增约1.1万个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至2022年底,全省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已达81%。
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多举措发力——
自主开发农村公路计划管理平台,建立动态滚动项目库;开展国省干线支持自然村(组)道路建设帮扶行动,动员14个省属公路发展中心通过技术、材料、检测、培训、督导帮扶,提升农村公路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
组织14市州督导帮扶组对1万公里自然村(组)道路建设情况进行详细摸底调查,逐个摸排“空心村”“搬迁村”“撤并村”等不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适时动态调整项目库,有效确保了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为民而建、因需而建。
……
截至目前,全省已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建成自然村组道路1.1万公里,完成改造危桥153座,完成村道安防工程3645公里,完成县乡道通乡镇三级公路312公里。
近日,省交通运输厅2022年度陇原“最美农村路”名单发布,天水市秦安县X523线莲花至四十里墩湾公路等12条路被评为“最美农村路”。连续两年,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开展全省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组织农村公路“十县百路”示范创建、陇原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建设样板县创建、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示范县创建、陇原“最美农村路、最美路长、最美护路员”评选等示范创建活动,累计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0个、省级示范县39个、省级示范市2个,在全省形成了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竞相发展、全域提升的工作局面。
“路长制”全面落实,确保农村路可建、可管、可养
农村公路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为发挥好多部门合力,共同协同建好村组路,省政府成立农村公路“路长制”领导小组,建立14个部门联席工作制度,构建起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省、市、县、乡、村五级组织领导体系。
全省14个市州及兰州新区也都成立了领导小组,推动全省86个县区全面实施“路长制”管理。清水县在建立“路长制”的过程中,成立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路长的“双路长”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党委政府齐发力,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被交通运输部列入全国“路长制”典型案例的县区。目前,全省县乡村三级路长覆盖率已达100%。
此外,甘肃交通运输部门还制作了“路长制”工作手册,开发上线“路长制”手机APP,为“路长”线上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过去一年,甘肃交通运输部门在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中早下好“先手棋”。在全国率先出台《甘肃省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南》,明确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标准。制定《甘肃省“四好农村路”信息化监管和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指导方案》,推动农村公路“调度一体化、数据应用一个库、过程监管一条线、建管养运一盘棋”发展。当前陇南市、凉州区等11个市县已经搭建起了农村公路信息化平台。
行百里者半九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未来3年,甘肃交通运输部门将持续加大自然村(组)硬化路建设,并加快城乡运输一体化发展,实现群众“出门硬化路、抬脚能上车”,打通“工业品下乡入户、农产品进城上网”最后一米,当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清水县农村公路日常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