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2年全省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全省干部群众中引发热议。大家纷纷表示,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乘势而上,奋力拼搏、奋勇争先、奋发有为,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奋力书写甘肃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答卷。
兰州新区工业厂区。
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经济发展赋能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2023年定为“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重点实行“包联”制度、推行“六必访”、加快“数字化”、做到“亲而清”,引导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真正同投资者和企业家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加快打造更有吸引力、更具竞争力、更加富有活力的营商环境。
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力落实金融惠企纾困、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推动金融让利实体经济,全力支持企业纾困恢复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和困难群体渡过难关。深入实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推动信息共享,破解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缺抵押难题。用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质押等业务,全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重大产业创新等领域发展。完善融资对接机制,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我们将准确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和目标要求,立足职责使命,谋在新处,干在实处,进一步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力度,紧盯优惠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努力打造优质税收营商环境,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为促进甘肃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赋能陇税力量。”甘肃省税务局企业所得税处副处长聂磊说。
中国科学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聚力提升产业实力,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扎实推进强工业行动,加强初级产品保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力新兴产业培育,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们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不我待的责任意识,担当作为、躬身实干,勇毅担当科技工作新使命,坚持科技政策聚焦自立自强,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以强科技行动的有效实施为经济发展赋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省科技厅政策处副处长蔡斌表示。
“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将积极塑造统计学学科新动能新优势,充分发挥甘肃省数字经济与社会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作用,深挖数据科学价值,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进程,赋能经济发展,优化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做好社会服务。”兰州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甘肃省数字经济与社会计算科学中心主任黄恒君教授表示,学院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的“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实力,全力以赴、用心用情用力扎实做好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
省科技厅高新处副处长辛水平表示,全省科技工作者将紧紧锚定建设创新型省份这一重点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持续为我省优势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赋能;围绕我省传统产业实际,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加速提质增效,不断拓展传统产业存量。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一批“甘肃所能”产业,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量,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民用产品中试基地。
夯实民生基础 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千方百计夯实民生基础,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优化医疗资源配备,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省文旅厅资源规划和乡村旅游处副处长王兴海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统谋划乡村旅游,把乡村旅游作为全省旅游复苏振兴的突破口和主阵地,深入挖掘乡村风光、民风民俗、遗产遗存、生产生活的特色元素,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努力把资源价值转化为产业优势,积极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全省经济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之年,是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李兴祥表示,将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准确把握当前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千方百计夯实民生基础,将工作重心从“防”转向“治”,优化医疗资源配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我们将紧紧围绕服务‘三农’、立足乡村文化振兴,着力解决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不均等突出问题,重点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持续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供给。”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负责人薛占平说,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以标准促进均等,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基本一致、文化产品供需基本对等,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乡村延伸,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全面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凝聚精神力量。
(参与记者:张燕茹 施秀萍 王睿君 苏家英 曹立萍 杜雪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