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长说亮点】
按下发展快进键 跑出幸福加速度
——访武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国斌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奉干
“近年来,武威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打造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基地、西北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全国重要的优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大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武威迈出坚实步伐。”近日,武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国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从现代农业到食品工业,再到新能源产业和开放型经济……王国斌说,武威市经济社会发展亮点频出,成效显著。
——现代农业高质高效。武威市坚持走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路子,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羊、猪、禽存栏和肉类、设施瓜菜、食用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已成为全省乃至西北重要的优质瓜菜、食用菌、草食畜生产基地。推动牛羊猪禽果菜菌草“8+N”优势主导产业园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八大主导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9%。用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建成集种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市场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全市畜禽良种化率达到93%,日光温室优质种苗统供率达到97%,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1%,高于全省17.3个百分点。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331个、居全省第3位,入选“甘味”品牌37个,农产品外销量达到70%以上。
——食品工业量质齐升。武威市奶牛存栏从2.8万头发展到7.9万头,跃居全省第1位,乳制品产值从不足3000万元跃升到10亿元,奶业全链产值突破60亿元。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以肉类屠宰、面粉加工、休闲食品为主的食品工业集群不断壮大,实现产值100亿元,比前五年增加33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5%。
——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去年以来新开工新能源及协同产业项目41项、总投资298亿元、装机规模360万千瓦,累计可达到700万千瓦以上。坚持高起点谋划,规划风光电开发容量7000万千瓦。坚持创新模式,探索实践“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工业旅游”光伏治沙综合开发新模式,在腾格里沙漠集中布局160万千瓦光伏治沙工程,固沙治沙8万亩,板下已种植沙生植物2.1万亩。引进实施的大兆瓦级叶片、塔筒、光伏组件等项目建成投产,风机整装和光伏全套生产能力初步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62亿元。
——基础设施提速升级。兰张三四线铁路中川机场至武威段控制性工程新乌鞘岭隧道正线路基工程完成92%,即将全线贯通。北仙高速西渠至武威段通车运营,武威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凉州区静脉产业园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运营,实现垃圾分类全链处理。雷台文旅综合体和历史文化街区即将建成运营,投资4.8亿元的“凉州会盟”纪念地项目年内启动建设,投资6.8亿元的民勤苏武沙漠大景区基本建成。生态建设大见成效,累计投入17亿元完成治沙158万亩、人工造林225万亩,石羊河创建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美丽示范河湖。
——开放型经济驶入加速赛道。充分发挥武威国际陆港平台优势,举办外向型经济云招商推介会,引进木材加工、跨境贸易等项目,外贸产业加速聚集。今年1月至8月,武威市进出口总额同比翻了一番,与格鲁吉亚互设海外仓及出口产品分拨中心,“天马号”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
——民生福祉交出亮眼成绩单。民生财政投入连年保持在85%以上。4.4万户17万名高深山区群众移居川区。新增教育用地2429亩、学位园位2.5万个,新改建医院11家、新增床位3000多张,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走在全省前列。首台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碳离子治疗系统投入临床治疗。改造棚户区5.4万户、老旧小区535个5.3万户。7.2万户群众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动产权证。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王国斌表示,武威市将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深入实施“四强”行动,聚焦建设“六个新武威”,以战略眼光“掘金”新能源,以全链思维增效新农业,以创塑品牌振兴旅游业,以提升能级做强陆港大枢纽,以生命线意识筑牢生态大屏障,推动综合实力和质量效益整体跃升,奋力打造经济强市、生态大市、文化旅游名市,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