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5注册-无极5测速官网

无极五【Q21149162】平台

无极五登陆地址_【小康圆梦·看甘肃】“乡村游”促“乡村兴”

  原标题:【小康圆梦·看甘肃】“乡村游”促“乡村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陈多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是康县这个不要门票的大景区的真实写照。在这幅壮阔的山水画卷中,位于长坝镇的花桥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年来,花桥村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壮大特色产业,大兴乡村旅游,走上了一条富民兴村的康庄大道。

  

  过去的花桥村,是远近皆知的“穷沟沟”,全村200多户,人均纯收入不足5000元。没有找对出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花桥人,迟迟没有挣脱贫困的枷锁。

  “过去村里路不好,住房环境也差,村容村貌乱,现在大变样了!”花桥村村民李红霞说。

  早在2012年,花桥村就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先后硬化通村道路1420米、庭院风貌改造215户、拆除危旧房屋89间,配套建设文化广场、村级卫生室、中医养生堂、村史馆。

  更大的转机出现在2015年——花桥村被陇南市确定为首个全市旅游示范村。至此,花桥村增添了许多旅游设施,把家家户户串联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如今,身处花桥村,酒坊、豆腐坊、磨坊,是人们体验农家生活、追忆乡愁的好去处。汽车露营和房车营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

  花桥村已成为集生态养生、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养老旅游、亲水游乐、乡土购物、民俗风情体验、农特产品加工、农耕文化艺术传播等产业链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乡村旅游示范村,群众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村里的巨大变化,花桥村党支部书记田仲虎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下一步,我们将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

  

  花桥村依山傍水,自然条件相对优越。但由于以往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产业效益低,大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

  田仲虎坦言:“美丽乡村建设之前,村里人都想着外出谋生路,村子差点就成了没有人的‘空心村’。”而现在,村里外出务工的人陆续返乡搞起了特色经营。

  卯张辉是最早一批开办农家客栈的村民之一,现在年收入近15万元。村民们看到他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纷纷投身旅游行业,用自己种植的有机蔬果、自家散养的家畜来招待客人,游客尝着美味的农家腊肉,喝着甘醇的“二脑壳”酒,体味农家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让大家鼓起了腰包。

  不仅如此,悟出门道的花桥人,主动出击,探索完善了“协会+企业+贫困户”“龙头企业+产业+贫困户”“支部+协会+贫困户”三种运营带贫模式,盘活旅游资源,强化利益联结,吸纳农户特别是贫困户共同参与、抱团发展,让当地村民参与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就地就近就业,并辐射带动土鸡养殖和蔬菜种植产业发展。

  目前,全村发展农家乐13家、农家客栈20家。2020年,旅游综合收入1600多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

  三

  近年来,花桥村坚持“塑形”和“铸魂”同步推进,越来越多的群众正在享受文明带来的红利。

  “花桥村自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以来,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和不断发展的乡村旅游,持续抓好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田仲虎介绍说,花桥村通过“接地气”“说土话”的方式,开展理论宣讲和形势政策宣讲,提振群众精气神。

  通过评选推荐先进典型,用道德的力量引领新风尚;依托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加强村风民风建设,推动乡村文明行动由提升环境质量向提升人的文明素养延伸;建立“好人榜”,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组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创业本领和致富能力;组织心系乡土、热心公益的社会贤达以及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农村自乐班等,在花桥村开展了各类文明实践活动……

  随着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村中一些长期累积的矛盾化解了,一些因家庭琐事造成的纠纷消除了,焕然一新的环境面貌、和谐文明的村风民风,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人与自然和谐,山水含情相伴。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的花桥村,挥别了往昔的落后与贫穷,美丽乡村建设带给这里的群众如画般的家园和大踏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