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召开的2021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围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提出意见建议。据了解,目前全国多地已出台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相关办法。
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不仅已经纳入了许多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而且在江苏、云南、宁波等地已经“开花结果”。
自2019年9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的实施意见》以来,各地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注重向企业家征求意见,积极从“政府端菜”向“企业点菜”转变。比如,宁波市近期出台《宁波市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暂行办法》,要求在涉企政策的研究起草、征求意见、监督实施和评估完善等环节,相关部门应邀请不同企业家代表参与;云南省则要求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企业家代表原则上民营企业比例不低于60%,且中小企业比例不低于50%。
实际上,围绕纳税人需求精准提供服务,早已是税务部门的普遍做法。从基层税务部门的实践看,在开展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积极从“端菜”向“点菜”转变,意义重大。一方面,由纳税人“自己点菜”,服务将更加精准,能够更有效地满足纳税人的痛点需求,帮助其实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税务部门可以将有限的服务资源充分发挥最大效应,“好钢用在刀刃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服务效果。纳税人积极参与到税务管理和服务中,也有助于加强税企互动,增进税企互信,提高税法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
要更好地实现从“端菜”到“点菜”转变,有必要围绕“谁点菜、怎么点菜、点菜之后怎么办”等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并形成制度化安排。
解决“谁点菜”的问题,就是既要鼓励不同类型纳税人提出涉税需求,又要准确区分其“菜单”的不同品类,让“点菜者”更多元。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不同类型纳税人提出的涉税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管理者,多从宏观政策或业务发展角度提出涉税需求;企业的财税人员则多从具体政策和实操细节角度表达诉求。再比如,初创期企业对纳税申报、政策内容等基础涉税问题诉求较多;成熟期企业则对风险防控、合规管理等关注较多……鼓励纳税人“点菜”,必然会出现“酸甜咸辣”不同口味的需求,税务部门既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一锅乱炖”,应当提前进行系统性考量,储备好相应服务产品和服务资源。
解决“怎么点菜”问题,就是要进一步畅通“点菜”渠道,让纳税人更方便、更及时、更顺畅地提出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税企沟通方式日益丰富,税务部门一方面应当鼓励纳税人积极参与座谈会、走访、调研、公众开放日等线下活动,“面对面”地反馈自身需求;另一方面也应当持续拓展和丰富线上方式,让纳税人通过网站、电话、微信、QQ等线上渠道提出需求。
解决“点菜之后怎么办”的问题,重点应该是在把握共性问题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涉税诉求快速响应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作用,对前期获取的纳税人“菜单”进一步精准细化、归类分析,围绕其中的共性特点优化服务资源配置,降低纳税服务的边际成本。以甘肃省张掖市税务部门为例,辖区内共有企业28605户,基层一线服务人员有465人,平均每月接到服务需求10534条。面对如此庞大的工作量,如果不精准分类、把握共性,很难实现有效服务。与此同时,对于大中型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也要备足必要的人力资源应对。